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内涵,关注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显现了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和成全生命等一切为了生命的价值取向。在当下,面对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对生命主体的不尊重和漠视的异化现象,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需要在尊重主体的前提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教育真正成为润泽生命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论生命教育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立足于生命教育的重点应该是精神生命的觉醒与成长,针对现代社会普遍的颓废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对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侵蚀,生命教育应该有三重境界与目标:最低层次是反对颓废主义、珍爱生命;第二层次是反对功利主义、丰盈生命;更高层次是反对个人主义、超越生命.人对"生命"的体悟是这样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生命教育也应是针对不同的生命成长需求而层层递进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开展生命价值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漠视生命、责任意识淡化、信念缺失等不良现象将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应从教育本质出发,在尊重人的价值、尊严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大学德育,探索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教会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掌握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珍爱生命、提高生命价值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却表现出生命教育缺失,否定自我生命、漠视他人生命等与生命教育含义相背离的现象。生命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加强生命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提高大学生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兴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关键在教育。而近年来大学生暴力伤害、自杀、他杀等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屡有发生,生命教育正在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乃至未来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教育要从关注生命出发,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高校有必要将生命教育列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开展专门的生命教育,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7.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可是,漠视生命的教育,将这种潜能压抑得越来越少;而生命教育,则为这种潜能的喷薄而出开启了一个活力通道,让生命展示了其应有的精彩。但是,生命教育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与发展生命的过程中,还要继续升华。生命不只是人,还有动物与植物,还有宇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而如果只是为了人的发展而对宇宙生命置若罔闻的话,大宇宙就会给小宇宙一个无声的回击。所以,从以人为本到以宇宙为本,将是未来生命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8.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时期,必备的法律素养应当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然而,现实中不断发生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却时刻提醒我们:高校的法制教育并未让学生们真正懂法守法,更没有达到对学生予以"观念改造"的效果.这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重要、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因此,高校应从生命教育视角重新审视当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珍爱和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及心理素质。加强高校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的反思,实际上是质问我们的教育是否有意义,有何意义。在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呼吁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一个人认识生命的意义,珍视生命的可贵和热爱生活,尊重生命。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民族教育理论宝库中十分可贵的遗产时代在进步,学校顺应教育发展需求努力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针对教育现状,有效提出"三生教育"的德育教育框架与概念:"生命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极其生动而丰富的,可以多学科以及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划分与确定,但根据大学阶段的突出特点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教育应突出地使大学生了解生命之本,悦纳自我,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理解生命之义,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认识生命的真谛、价值,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超越生死;珍爱生命的美丽,善待自我,学会生存、休闲与交往,注意自我保护、自我保健与自我保养。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掘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的素材,借助于文本、通过师生情感交融、思维碰撞而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濡染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是新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师的呼唤。在教学中诗性地呈现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课堂达到油然而化的境界,是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5.12”四川大地震距今已将近一年了,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我们也重新认识到了生命给人们的意义和价值。地震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思考,给我们大家尤其是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由此,对我国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也要势在必行,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开始考虑将生命教育纳入到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和谐是人们所有活动的根本和最后归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中漠视生命、伤害生命、自杀、杀人的事件频频上演,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基于和谐的视角下,分析了大学生生命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实施的紧迫性,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从而达到教育的三个"和谐"的目的,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自然万物和谐。  相似文献   

17.
珍爱生命     
生命有多长?生命有多高?人们常说生命是人活着的时间。时间有多长,生命就有多长。我认为:生命只有五米长,两米高。洛桑从酒店出来开车从桥上掉了下去,后测量从起动到桥边只有五米;黄家驹在开演唱会时,演唱太投入,以至从两米高的舞台上摔了下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试论人本化教育发挥潜能关注人性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要培养自我实现的人,而自我实现的一个显特征是富有创造性。珍爱生命,关爱生命,使教育成为受学生喜欢和欣赏的、真正促进其幸福和完善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那些使人区别于动物、使人成其为“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于人除了有低层次的动物式的快感外,还有高层次的美感;二是人的生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物质性的生命与精神性的生命的高度统一;三是生命的自由境界是共产主义,它是对群体生命即类生命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天堂。  相似文献   

20.
佛教临终关怀思想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轮回不止,生命不息;因果报应,悔过念善;解脱生死,超越三界;不住涅粲,不舍众生.从临终关怀的角度来看,佛教生命教育特点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即尊重生命,顺应自然;珍爱生命,发展人生;解缚生命,永灭苦恼;生命超越,自度度人.对于现代临终关怀运动而言,佛教独特的生命教育思想及其丰富的临终关怀理论与实践操作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