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要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存在着以下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够;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雷同现象;专业设置过于盲目,新设专业缺乏前瞻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河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的相应对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正确引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2.
陕西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优化有利于地市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实现地市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针对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应以认识论与政治论相统一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地市本科高校自身的功能定位为依据,探索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量增设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对接的目录外专业,建立专业设置预警与退出机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优化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构建服务型本科专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的互动性问题,分析了淮海经济区16所应用型高校的专业类、专业建设及专业布点情况,并对样本院校专业结构与所在城市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其专业发展不均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提出相关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建议,以期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校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专业建设保障机制,是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控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专业自评工作,是建立专业建设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其目标是为了保证学校用好专业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学校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专业设置是否合理 ,不仅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同时也影响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 ,合理调整、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 ,是高教研究与改革的核心课题。为了摸清河南高等工科专业设置、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研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的具体对策 ,在省教委高教处的具体指导下 ,我们对全省高等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各工科高校分别提交了对自身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优化对策的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 ,课题组通过查阅国家和省的教育统计、年鉴及各校的总结等相关资料 ,比较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建设的经验 ,对我省高等工科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提出了“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变革,探索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道路,提高新建本科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至关重要。优化和调控新建本科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避免专业重复设置和同质化现象,是提高学校办学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影响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控的相关因素很多,应加以系统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专业是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对接口,如何使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以重庆市为例,从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就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分析。找出目前重庆市各高校专业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课程结构体系,鲜明地体现出其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和相关执业资格制度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对江苏省地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与分析,藉此对办学时间短、无行业支撑的地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这个指标来分析云南省沿边州市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吻合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云南省沿边州市出现了服务第一、第二产业的专业结构性短缺和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结构性过剩的突出现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调控预警机制,学校进一步加大专业设置的市场调研力度,使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吻合。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滞后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滞后分为朝阳专业和夕阳专业设置及其招生滞后,前是因为高校缺乏调整专业设置及其招生的自主权,后是因为路径依赖和高校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解决对策之一在于扩大高校对朝阳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同时限制高校对夕阳专业设置和招生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1.
专业设置是高校办学思路的重要体现。我国当前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导致在办学过程中产生了专业特色定位不准确、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贪大求全等一系列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严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根源性问题。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支撑点。积极探讨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对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促进高校的持续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应用型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做出调整,以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专业设置依据,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特点,完善专业建设保障机制,以保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形成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受利益驱动和盲目追求学科专业齐全,以及增设专业时缺乏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和预测所致。因此,建立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供求的预警机制,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增强企业在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减少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学改革全面而深入地开展,高校会计专业,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议培养合格会计人才的重任.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涉及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专业设置,研究专业培养目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是通过设置专业、进行专业教学完成的?专业是支撑地方高校发展的基础,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前提下,要强化自身和地方特色,加强课程内容调整,增加实践比例,加强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历史演变表明,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原因是在专业设置上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误解、专业设置权的不足和存在巨大的专业调整成本。因此,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正确认识人文主义教育和专业设置市场化的关系,同时积极稳妥地扩大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权和理性对待专业调整成本。  相似文献   

17.
非医类新专业的开设,在给医学院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教育培养带来新的实际问题。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教育管理工作实际,在分析医学院校非医学类新设专业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专业认知教育的实践途径,对新设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才预测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已经再次充分显现出来,调整专业结构已成为高校必然的选择。人才预测是通过对历史现状的调查,研究社会经济内在的发展规律,科学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人才的发展趋势和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高校的专业调整提供依据,再造人才预测体系促进高校专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结构比例失调,教师知识背景影响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设置的市场化与功利化倾向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回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变化,地方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积极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比例,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交融以及提升课程的实用性,以期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历史演变表明,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原因是在专业设置上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误解、专业设置权的不足和存在巨大的专业调整成本.因此,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正确认识人文主义教育和专业设置市场化的关系,同时积极稳妥地扩大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权和理性对待专业调整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