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人类是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因此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在语言被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和传达信息的过程中,口头表达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因此,要提高学生“说”的素质,培养“说”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愿意说,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向别人通报自己已知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具有高中以上蒙古语文程度的蒙古族学生运用汉语表达思想、进行交际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为材料,对双语人的言语特点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一 高中毕业的蒙古族学生,绝大多数都具有用汉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他们经常根据不同的对象运用汉语或者蒙古语进行交际,所以在其语言神经中枢里同时储存着两种语言的不同规则和词汇,表现出与操单一语言的人的不同思维特点。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通过听觉理解汉语的能力往往高于汉语表达的能力,听与说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的。所以,家长应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情绪是人在参与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原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恰当地表达3种不良的情绪。当孩子愤怒时 *坚持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帮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孩子有时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因为兵兵拿走了你的小汽车才对他发火?”  相似文献   

4.
【理念提出的背景】学生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是大写的人。写作是将伴随他们终身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说是自己人生的“史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放开手脚,自由表达。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必须是能让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自由地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飞扬。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已从理念到行动真正贯彻这一点了呢?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表达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把反映现实生活,真实地表达学生的思想感情放在重要的地位。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为我们并没有把学生表达真实的自我,表达自己独特  相似文献   

6.
英国著名作家康拉德的小说<特务>因其洗练的语言和严谨的结构而著名,描写了伦敦的一群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借革命为幌子,整天无所事事,高谈阔论.虽然他们都过着穷困潦倒的落魄生活,并有几人相继丧命,但依然执迷不悟,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在从事一件高尚的事业.究其原因,他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当中: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世界和一个用谎言建造的虚构世界,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小说所营造的荒诞气氛.而语言恰恰起到了把人们隔离在现实之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构成,不论是书写形式、语法规则,还是使用得体与否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同民族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因文化上的差异,往往会有一些理解和表达上的障碍,使交际者产生某些误会,甚至于文化震颤(cultureshock)。一、文化因素对词汇指称意义的影响语言作为思维和表达的工具,在用有限的词汇描述和表达无限的客观世界与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时,必须对现实进行切分。而每种语言所属的文化都是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和兴趣进行这种切分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播音语言很自然涉及并提出播音语言内外特征播音创作等问题。在一般规律上,播音创作是唤醒激活文字生命力的过程,而传播主体只有将所理解的一定语言意义,传播视角,见解态度融于言语形态,才能真正让接受主体有所感悟。它是帮助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把稿件变成自己要说的话,从播音语言的内部和外部特征入手,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运动起来,找到恰当的表达语气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言表达新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表达是人类的日常行为之一,然而这概念却往往不为人们所正确理解。人们通常称那些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和文笔流畅、词藻华丽者为语言表达能力较高——这是一种误解。造成误解的根源主要在于对表达二字的领会上。表达,顾名思义,应当包含两个内容,即表和达。表,原指穿在外层的衣服,后引申为表面、外表等,用为动词,指使深层的东西再现出来,如中医学上的表解疗法;达,达到、传达,其趋向和目标的意味较强。表达之于语言运用,不仅指某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再现出来,让他人知道了解,起一种告知作用;更在于怎样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到对方心中,以引起一定的语言效应,促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主观意图,并按自己的意愿对其行为作出某种调整,从而达到自己的表达目的。所以,表现和表达是两个概念,正确理解语言表达这一概念,应该首先区分它们的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10.
注重语域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交际只能在社会集团中进行.人说哪一种语言也是社会所决定的,他必须使用自己所处的社会集团所使用的语言。由此可见,语言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中、具体地表现在每个社会成员的交际行为上。因而生活在不同社会集体中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在同一社会集体中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也会因各自的身份、职业、地位、文化素养不同,使用语言的形式也不同。谈话者间的关系以及所谈的题目决定他们的谈话方式、态度以及所选用的词.如果要使自己表达清楚、言语得体、适应多种情形,同样一个人也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和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成人看儿童和儿童文学类似殖民者看殖民地的人民和文化。成人为了确证自己文明、理性的现代人身份而创造了具有野蛮、幼稚、不文明、未开化等特征的原始人/乡野人/儿童这个他者形象,以将自己和他们、自己的文学和他们的文学区分开来,这自然赋予儿童文学某种保守性质。保守于儿童文学并非都是负面的。现代“并喻社会”“后喻社会”的到来也为儿童文学挣脱保守主义的羁绊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2.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了儿童语言的发展情况,他们认为幼儿期的原语言只涉及包含内容和表达两个层面的简单符号系统,因而少有出现隐喻;而进入成人阶段的语言,在语义层和表达层之间多了词汇语法层,语义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词汇语法形式得以体现,隐喻表达式随之出现。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成人语言的显著特点。但实际上儿童语言中也并非没有隐喻现象。从儿童语言到成人语言的发展并非两个泾渭分明的阶段。文章通过梳理Halliday等功能语言学家对语言个体发生的研究,发现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对隐喻的使用伴随其语言发展的始终;因而我们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其隐喻能力的发展过程。这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贽诗歌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童心说” ,在诗歌创作中也实践着自己的文学主张。他的诗歌以抒发真实的思想感情为主要内容 ,自述身世 ,咏物抒怀 ,亲情流露 ,甚至事佛之作 ,都服务于思想感情的表达。诗歌语言通俗朴实 ,以“俗”见长。诗歌形式不拘 ,话随情至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人与社会、与世界的联系纽带。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意识和无意识,即文化哲理心态来影响语言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自己的文化哲理。文化哲理和语言构造之间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在语言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反映,呈现出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破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不同的表达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说到表达效果,就不能不说文本中的言语形式。所谓言语形式就是用以承载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句、段,“言为心声”,从感受表达效果中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句式的言语形式,感受表达效果,关键在教师的精心指导。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实际上是一种语言常规的变异现象,也是使用语言的艺术。为了更好地赢得客户,树立尽可能完美的形象,给客户以满意和信心,商务人员常借助委婉语这一重要修辞手段,礼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把有时不宜直说的愿望和意见,婉转、得体地表达出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商务英语中的委婉语表达手法巧妙而多彩,文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主要为时态倒退法、语态被动法、语气虚拟法、否定弱化法、表达间接法、词语替换法等。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加工过程 ,是学生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 ,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 ,从学习写作来说 ,是一个人开始形成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 ,抓好这个形成阶段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 :“学生练习作文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技能。”小语《大纲》中也指出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说 ,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善于…  相似文献   

18.
陈为诚 《新天地》2011,(12):198-199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学生只要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用典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一种写作技巧,它能够使诗词在有限的文字中,增加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使作者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使诗词语言典雅凝练。读者透过这些典故,不仅能够深刻体会作者含蓄、深沉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学到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说话人因有所顾忌而避免直截了当的表达,代之以婉转的词语,通过含蓄曲折的方式传递说话人的信息、意图、思想感情等。英语的Euphemism和汉语中的委婉语意思相近,可解释为good spee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