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诗歌是一种具有高超语言表现力而又深受读者欢迎的文学样式。它的体裁较浓缩、短小、能敏锐、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它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在教学中,必须围绕着诗歌的内容及特点进行分析、讲出诗歌的诗情画意,以形象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无产阶级革命情操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写作和鉴赏水平、这是诗歌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谈点个人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2.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无诗的社会,必将成为精神沙漠。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通过高度浓缩、跳跃的结构形式.丰富的想象。鲜明的意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读来如沐春风,如浴雨露。欣赏诗歌,创作诗歌,既继承传统的文学样式,又能陶冶情操,给人美的享受.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诗歌创作的指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抒情性极强的文学形式,它承载着诗人的情感诉求,读者的欣赏过程也是心灵感应的过程。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语言的特殊性。作为一种经过锤炼的话语,一种浓缩的书写形式,诗歌自有其创作的规律。诗人创作手法就是理性思维的体现。蒙太奇将诗歌中的意象群组合在一起,它连接了诗歌的感性和理性两因素。  相似文献   

4.
诗歌形式、诗歌精神、诗歌语言构成了诗歌翻译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诗歌语言是连接诗歌精神与诗歌形式的桥梁。由此可见,诗歌语言是诗歌翻译中最主要的因素。诗歌语言主要包括节奏、词语选择、修辞。为了使诗歌的翻译更加准确、完美、传神,我们首先应就诗歌语言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一般地讲,戏剧也不例外,是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语言作为第一要素的,是以语言作为雕塑描写的艺术,是以语言作为主要工具的。和诗歌、散文、小说相比较,戏剧艺术对语言的要求,又是以其艺术样式的差异性而具有鲜明的特殊性。黑格尔曾经指出:“不容许戏剧用史诗方式去描写地点环境之类外在细节及动作和事迹的过程.”(《美学》)高尔基也就这一艺术样式的特性,讲:“剧本——正剧和喜剧——是最困难的文学形式,其所以困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一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楼居文化,渗透到诗歌中,形成了诸多楼意象。从不同角度,可分为有出典意象与无出典意象、显性意象与隐性意象、静态意象与动态意象等,涵数10种之多。从语言学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看,能指无限,所指有限,中国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语言的狂欢。对中国诗歌的欣赏与阅读,必须超越诗歌的当下性、现场性,超越语言形式上的狂欢,去寻找隐于其后的历史的、文化的意蕴,开拓所指的有限,实现与无限能指的对应。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中国诗歌的魅力所在、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体偏离的讨论由来已久,尤其体现在诗歌研究领域内。然而,这些讨论大多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很少涉及语言层面之外,故而对文本分析的解释力有限,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偏离理论的发展。故本文将以中英两首悼亡诗歌为例,指出诗歌的感人魅力和艺术价值不仅在于语言层面上,也存在于非语言层面上的偏离,进而说明偏离的范围应该包括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对偏离的认识与把握也应该从语言形式的偏离扩展到题材偏离、视角偏离、图式偏离等非语言层次。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语同其他语言一样,可以用来创作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但汉语还可以用来创作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作品——对联,西语是难于做到的。本文就汉语为创作对联这种文学作品提供的条件,从词汇、词类、句法、修辞、声调及文字等方面作初步的探索。这样,既可以从汉语的特点中认识到对联这种文学样式形成的语言基础和特殊格式,又可以从对联的创作中,进一步认识汉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中文还是外文,文学形式的变化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逐渐改变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英语诗歌的演变,来解释诗歌形式变化的因素,并从中考察中国新诗散文化现象.从英语语言史和诗歌传统分析,古英语诗歌语言特征和基本诗歌形态与现代英语诗体裁相距甚远,并没有真正被后世英语诗人继承下来,这其中诗歌进化的演变和选择表现出的规律似乎对探讨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形式变化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古英语文学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其最主要的形式是头韵体诗歌,从7世纪到之后的400年间出现了许多杰作,像<贝尔武弗>这样的史诗性创作成为英国文学史辉煌的开端.虽然头韵体诗行仍然出现在后来兴起的尾韵体诗歌中,但作为一种诗歌形式,头韵体似乎在书面文学中消失了[1],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在14世纪以乔叟为代表的诗人创造的尾韵诗歌,并影响了后世的许多杰出的诗人,乔叟也因此确立了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被17世纪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德莱顿誉为"英语诗歌之父".[2]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西方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诗歌在其历史演化过程中曾经与哲学、宗教和科学等对立。在古希腊古罗马诗歌与哲学二元对立,被哲学视为理性的扰乱者和社会秩序的颠覆者;在中世纪诗歌被宗教视为谎言散播者而被宗教桎梏,沦为宗教的工具和奴隶;在现代诗歌与科学激烈地论战,认为科学逻辑扼杀了语言的艺术性,诗歌试图恢复语言的艺术。从诗歌与其历史上的对立面的研究出发,阐释诗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主导意识下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诗歌和其对立面,这一矛盾共存体引导诗歌的发展走向,促进了诗歌主题内容和形式的更新,谱写了西方诗歌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11.
论诗歌形式的结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式的创造标志人类意识的诞生。文学作品的多种价值潜在地存在于其形式结构中。诗歌词语和韵律的内隐关系是呈示诗人苍茫之思与委曲之意的重要形式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派及结构主义诗学关于诗歌及诗歌语言“阻遏智力的阐释”的隐喻特征和“以象喻义则义丰”的诗学理论。文章强调了形式因素是诗歌表意的重要媒介与手段,在最后部分,对几首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词语结构和音韵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以展示形式因素中潜隐的诗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一直都非常重视语言问题,但传统的研究多把语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形式因素,故对于语言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其认识及评价就非常有限.朦胧诗在20世纪80年代的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恢复了诗歌语言的敏锐,使其思维和表达充满弹性和活力.朦胧诗以其大胆的批评精神和新奇独异的语言特质,为诗歌及整个新时期文学开辟了新的景观.本文以朦胧诗的语言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朦胧诗的两个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   

13.
诗歌语言研究中普遍存在两个层次、四个要素之间的混淆问题,第一个层次是声与音、韵与律的混淆,第二个层次是声音与韵律的混淆。在符号学上,声与音原是两种不同的符号,诗歌语言的语音兼备表情功能而使两者混同;韵与律原是分属语言与音乐,诗与歌的原始结盟使语言在音乐的影响下形成纯形式的格律,韵与律自此难解难分,并演化为格律。在新、旧诗更替中,韵律或格律的去留问题成为焦点,诗歌整体声音问题被狭化为格律问题,而中外诗歌写作史上声音与格律一直是两个平行的话题。现代诗放逐格律,但没有放逐诗歌的声音,反而释放了诗歌声音的潜能,在声音语象的创造上与中外诗歌传统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4.
韵律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诗歌押韵方式有所不同。在我国北方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的一些民族,如蒙古族、满族、裕固族、柯尔克孜族等,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均出现了回鹘文诗歌常用的押头韵形式。这些民族的头韵诗来源可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族之间的关系相关联。诗歌中押头韵的形式并不是回鹘后裔或是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共性,而是民族之间在历史长河中经历对立或相互融合从而影响之结果。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各种文学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诗歌是一种与语言的音、韵联系密切的文学形式。音韵学的发展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又使得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音韵和格律各有千秋。本文从语音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两种语言诗歌韵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形式是确定诗之为诗的重要艺术因素之一,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因此诗的形式建设(包括诗体建设)是诗歌艺术探索的重要方面.这当然不是说,诗歌与内容无关,而是说它们的关系比较特别,对于诗,没有形式,内容将无所依附,而形式主义的形式探索同样不具有诗学价值.优秀的诗是以形式为基础并与内容达成和谐整体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日常语言是各种汉语诗歌语言的母体和基础 ,由于审美活动的需要 ,诗歌语言要在社会语言规则的前提下进行有效而有限的创造 ,这涉及诗歌语言构成技巧等许多问题 ,也体现了人的创造本质。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日常用语背景下的汉语诗歌语言进行了分析 ,来说明诗歌的世界是超越我们的日常生活物象的 ,然而超越不是无限的 ,诗歌有它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8.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本质的论述,对诗歌语言分析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能指与所指、聚合与组合的关系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语言活动的共有机制,语言与思想、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之间并不存在截然不同的对立,诗歌语言的意指活动存在于语言的本质之中。空间语法是阐释诗歌语言美学特性的有效手段,语言空间分为形式空间和语义空间,在特定系统中的空间大小决定了一首诗的质量高低。  相似文献   

19.
优语,是一种表演语言,诙谐、铺排,讲究形式和韵律的美感,对后世的很多文体产生过影响,优语在被记录的过程中较好地保留了俳优语言的原貌。分析优语的语体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古典文学样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和优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关于"突出"(foregrounding)的三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既包括对常规语言的偏离 /变异 ,也包括对常规形式的使用或频繁使用 ,即广义上的排比。突出与常规是相对而言的 ,尤其是在标准语言和诗学语言之间。诗歌语言中对常规语言的偏离在诗歌范畴里是常规 ,而不是突出。因此 ,突出是有相对性的。值得注意的是 ,并非所有的突出都是文体特征 ,只有那些被意义促动的特征才是具有艺术性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