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碧英 《统计与决策》2007,(10):103-105
银行不良贷款是产生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高不良资产对银行和经济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在不考虑市场风险和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3.
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淼 《上海统计》2002,(11):34-35
目前西方银行界通用的方法如信贷计量法等都是假定不存在经济的周期波动或经济周期的波动对借款者是否如期归还贷款不存在影响。但实际上,借款者对经济周期的波动非常敏感,而且信用等级越低的借款者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就越敏感。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发展状况是否存在依存关系呢,两者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如何呢?本文将从我国实际出发,利用我国上市银行的数据资料,对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进行宏观模拟。一、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1.不良贷款率的界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主要指标,它可以反映银行资产…  相似文献   

4.
倪健惠  阮加 《统计与决策》2023,(19):158-163
影子银行体系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密切相关。文章基于2008—2022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ΔCoVaR方法测算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分散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当影子银行规模超过拐点时,对系统性风险具有集聚传染效应;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U”型影响主要通过期限错配和稳定程度两种路径传导,而通过信贷水平和非利息收入两种传导途径则呈“倒U”型关系;商业银行个体微观特征和外部货币政策调整,导致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次使用待处理资产作为反映银行不良贷款的指标,并以信达公开的形成于1990~2005年间的各省区约65278项不良资产为数据样本,对区域经济影响下的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其不良贷款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相关性越显著,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本区域不良贷款形成的方向及其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对银行股作投资分析时应充分重视银行贷款的区域分布并注意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影响差别.  相似文献   

6.
银行信用卡客户群信用安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万忠 《统计与决策》2005,(10):121-124
本文在讨论单一现象动态总指数与多现象静态总指数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针对伴随银行信用卡信用安全的变量多为定性的非数值型变量的特点,怎样运用静态总指数方法编制信用卡信用安全评估指数,并通过案例实证了运用指数评估金融安全的实际意义,最后对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作出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于经济实体,文章探讨了信用传导机制理论从金融信用的角度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CC-LM模型分析基于信贷传导的金融信用效应以及通过信贷配给模型分析基于监控成本的金融信用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8.
一、信用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下滑的影响,我国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乏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稳定国民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财政扩张代价一年比一年大,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在1995—1997年之间不到0.5%,1998年为0.97%,近几年不断上升,2000年为2.7%,2001年达3%,达到一般国际认同的赤宇安全上限。 我国投资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我国民间投资没有跟上,继续依靠国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可行性很小。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居民消费决策的双重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影响力可能存在空间差异.因此文章首先采用聚类方法对我国进行科学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VAR模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测算货币政策冲击下不同区域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中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入世即将带来的强大外来金融资本的冲击,为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以增强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建立并规范起一个在风险管理中起决定作用的银行内部风险评级制度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的制约作用就是企业文化对企业思维和企业行为的约束力度.企业文化是否具有制约作用就要看企业是否把自己所提出的文化理念渗透到了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去,是否把企业文化变成了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准则.企业及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及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理念积极地和自觉地反映.如果企业的思维和行为不受企业所提倡的文化理念所制约,那么我们所提出的文化理念必然是虚假的企业文化.虚假的企业文化不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债务的融资成本与银行竞争和政府隐性担保有密切联系。文章采用2008—2018年地级市银行数据,利用银行分支机构的集中度衡量银行竞争程度,研究银行竞争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引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研究发现:一方面,银行竞争能直接降低城投债的融资成本,但其作用程度受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调节,隐性担保能力越强,银行竞争降低城投债信用利差的程度越大;另一方面,银行竞争还通过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降低城投债利率。对银行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股份制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增多能降低城投债的利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新《预算法》并没有打破城投债的隐性担保。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结果,文章认为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业结构性改革,推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适度加大法定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打破市场对融资平台的隐性担保预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为研究对象,通过美国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危机传导的现实分析和传导的机理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辜子寅 《统计与决策》2016,(22):151-155
文章以2005-2014年55家银行为样本,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银行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模拟了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并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分析了银行网络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网络逐渐趋于密集,国有商业银行仍居于核心位置,但中心度在下降;风险源来自以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为首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但一般不会发生多轮次、大面积的风险传染;网络密度、中心度均与银行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银行网络风险传染机制效应强于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降低信用风险承担水平的同时提高盈利能力是各国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内容。2010年中国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银行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能够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从而改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6.
企业贷款难与银行放款难——论中小企业资产信用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由过去的信用贷款改为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这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但表现为企业贷款难,而且也表现为银行放款难。企业贷款难,主要是因为抵押难和担保难,同时还由于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功、事程序复杂。银行放款难,主要表现为不少银行贷款占存款的比例逐渐下降,资金放不出去。其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抵押担保落实起来困难,对贷款责任人追究过重,基层银行授权、授信不足以及金融环境有待改善等。 对这些问题,银行企业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资金的供应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DAG方法和动态因果检验研究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机制对农产品价格存在弱传导效应,市场利率对农产品价格几乎没有影响,工业品价格对农产品价格长期传导显著.  相似文献   

18.
绥远省银行的前身是绥远平市官钱局,绥远平市官钱局成立于1920年.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绥远平市官钱局交由绥远省地方保管委员会接收办理.1939年,绥远平市官钱局建制在河套恢复.1941年1月1日,又奉令改组为绥远省银行.尽管刚组建的绥远省银行实力还比较薄弱,但作为绥远省地方组建的银行,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绥西的地方经济发展及各项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金融信用失缺的主要表现 一、历史包袱沉重,银行呆坏帐多,资产质量低下,金融秩序受损。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积累的问题十分严重,银行呆坏帐多,不良资产比率甚高,使金融风险增大,金融秩序受损。  相似文献   

20.
康辉 《四川省情》2008,(9):27-28
随着近期我国CPI的逐月走低,高位运行的PPI格外引人注目。当前通胀压力似乎已由CPI转移到PPI上。PPI价格上涨究竟有多少传导到CPI,时间需要多长,已成为各界关心的问题。从历史上看我国PPI和CPI的走势,可以发现,二者的运行大体上吻合。这一点应不难理解,因为在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