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禅学,是印度佛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与改造而演变成的中国化佛学。它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古代诗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诗学史上,形成了一种诗禅相通的奇特现象。早在40年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就已提出,要考察这种奇特现象,要研究诗禅关系,才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学及中国艺术精神。然而,从50年代到70年代,诗禅关系研究一直很薄弱。近几年来,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诗禅关系研究,已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而且已发表了一些论此课题的文章;不少文化史丛书中,也有论此课题的篇章。但全面研究诗禅  相似文献   

2.
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鸦片战争研究》,是鸦片战争史专家姚薇元(已故)、萧致治教投和他们现已毕业的四、五名研究生们近年来研究鸦片战争的论文结集。全书30余万字,收集了他们关于鸦片战争史的研究文章13篇。它们分开来是一篇篇很有份量的专题论文,合起来便构成了很有系统的鸦片战争史专著。全书内容显然是经过较周密的考虑,进行有计划安排的。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鸦片战争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鸦片战争研究》,是鸦片战争史专家姚薇元(已故)、萧致治教授和他们现已毕业的四、五名研究生们近年来研究鸦片战争的沦文结集。全书30余万字,收集了他们关于鸦片战争史的研究文章13篇。它们分开来是一篇篇很有份量的专题论文,合起来便构成了很有系统的鸦片战争史专著。全书内容显然是经过较周密的考虑,进行有计划安排的。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鸦片战争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发生原因、性质的分析,闸述码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断,并对西方某些学者的谬说进行批驳。  相似文献   

4.
近年的《金瓶梅》研究,开始活跃并取得一定进展,据统计国内发表的有关论文百余篇,专著和论文集近十部。其中蔡国梁著《金瓶梅考证与研究》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在同类著述中,显示了鲜明的特色和开拓精神。 这部专著的重点,不是一般考证感兴趣的作者问题,而是较系统地探究作品本身的底蕴和客观价值。通观全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较全面地论述《金瓶梅》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茅盾文学奖是新时期文学进程中出现的重要事件,目前对茅盾文学奖的研究一直处于某种边缘位置。任东华博士专著《茅盾文学奖研究》打破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界限,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这一重要的文学事件进行了客观化、总体化和历史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是唐雪凝先生1999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新著。其特色可以用“新、实、活”三个字加以概括,即“锐意创新”、“新颖实用”、“炅活生动”。...  相似文献   

7.
龙文玲的新著《汉武帝与西汉文学》从特殊读者和特殊作者影响文学的角度,把汉武帝一生分为几个阶段,探讨了汉武帝不同人生阶段对西汉文学的影响,由此揭示了帝王影响文学的一般规律及原因,为学术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当今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并卓有成就者,大多不外乎这三种类型:1.把比较文学当作一种研究方法,旨在运用这种方法,力图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有所突破,有所建树; 2.致力于此较文学本身的理论探讨和学科建设,旨在为中国此较文学的全面复兴和发展作出开拓性的工作;3.自觉地运用国外文艺学的新理论、新思潮对中国文学史上的老问题作出新的解释,或用中国文论来印证一些外国文学现象。可以说,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取得成绩者恐怕寥寥无几。读完北京大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文学史》的出版,是土家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填补了中华民族文学史总体性建构中的一大空档,很值得庆幸。初览之下,感到它有内容,有特色,益于世者甚多。在思辨方式和筹画框架等基础方面,它恪守我们通常运用的原则,但较之近年问世的不少民族文学史来,思路更明晰,视点亦颇集中,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尽管它有自己的弱点。  相似文献   

10.
读吴士欣同志的《知行集》有三点感受 :一、以平等的同志式姿态参与实践 ,所以能像群众一样敏锐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二、追求很执着 ,努力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学风很踏实、严谨 ;三、以“乐”统率“知”和“行” ,始终充满着不倦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搞古典文学的人.大多对明人小品情有独钟.本世纪三十年代的林语堂在《言志将》中说:“我要一套好藏书,几本明人小品.壁上一帧李香君画像让我供奉.案头一盘雪茄—……”可见他对明人小品的喜爱之情。文化艺术出版社适应这种学术要求.于1996年出版了“明人小品十家”。最近我读完了“十家”之一的《袁伯修小品》.这个由赵伯阳先生选注的15万字的木子.从《白苏带类集》所收300篇散文中精选出的101篇小品佳作,使人读后受益匪浅.入选作品真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的:“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南腔…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的同志给我送来一本师文华、牛崇辉等人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与山西抗战》。翻开一看,从章节的结构和标题就感到很有特点。由此,引发了我的兴趣,一睹为快。看过内文之后,觉得这本书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不仅是一部史论结合的党史、抗战史的学术佳作,也是一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 我们知道,在抗日战争中,山西是华北敌后战场的中心,山西军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八年抗战中,山西人民在  相似文献   

13.
全面考察晚唐著名诗僧齐己及其《白莲集》,揭示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中晚唐诗歌中的独特的诗禅交融的艺术境界.以齐己与《白莲集》为内容,介绍齐己生平梗概及"白莲"意象的精神意义;统计分析《白莲集》,探讨齐己诗风的"清"、"苦"特征;齐己调和诗禅的努力以及《白莲集》独特的审美意象,揭示齐己《白莲集》所体现的诗禅境界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面考察晚唐著名诗僧齐已及其《白莲集》,揭示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中晚唐诗歌中的独特的诗禅交融的艺术境界。以齐已与《白莲集》为内容,介绍齐已生平梗概及“白莲”意象的精神意义;统计分析《白莲集》,探讨齐已诗风的“清”、“苦”特征;齐已调和诗禅的努力以及《白莲集》独特的审美意象,揭示齐已《白莲集》所体现的诗禅境界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豳风·东山》一诗,描写久戍的士卒在还家途中思念家室的感情,读来感人至深。仔细体会,原因就在于诗人采用悬想和回忆的手法,不烦琐屑地具体地描写了他久别家园以后,既思念亲人又忧虑家庭变故的畏惧怆恨之情。诗人着重通过征人假想住宅的荒凉冷落、妻子居家的思念之情以及三年前幸福快乐的新婚情景等几个场面的描写,虚实结合,对照强烈,刻划了征人思乡的急切心情。虽然,作者掇拾到诗中的材料,都是日常的平凡小事,但具体生动,富有生活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时代久远 ,对诗歌内容的诠释 ,分歧很大。而“美刺”说与“淫诗”说是传统的对《诗经》认识的两大误区 ,用历史的民俗的方法 ,辩驳了“美刺”与“淫诗”说。指出《诗经》中许多婚姻诗情诗 ,反映的是当时原始乱婚遗俗的孑遗。而儒家的礼教 ,就是对乱婚现象的纠正  相似文献   

17.
一、“君子好逑” “君子好逑”的“好”字,毛传以来都训为“美好”,是形容词,似无歧义。但细味整首《关雎》所表现的主题,是描述一个男青年爱慕、追求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字,在这里应训为动词才是。 “好”字,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从女从子,一种是从母从子。“女”字“母”字在左或在右,都是面向“子”的,表示妇女抱着孩子非常喜爱的意思,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女、母两字常通用,如母庚,又写作女庚。“好”字从母,可见其本义是母亲喜爱孩  相似文献   

18.
秦风《黄鸟》诗三章,章十二句《黄鸟》诗的辨正交交(咬)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以下二章,仲行鍼虎,略。) 统观全诗,描写了三个奴隶给予秦穆公殉葬的惨景,辞意悲切,读之令人鼻酸。可是历史学家把三个奴隶作为“良臣”“三善人”或“皆秦之良也”去看待,就是把奴隶阶级变为“统治阶级”一员看待。事之颠倒悖理,孰甚于此?是不可以不辨。中国奴隶社会,盛行着奴隶殉葬之风,这是“买卖屠杀”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须对《黄鸟》诗排脱旧说,另行做出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政治史,从某种角度观察,似乎表现出“治”与“乱”的交替循环。由“乱”而“治”的历史过程,往往因开国君主及其功臣集团对自身建立政治功业、实现政治成就的实践的宣传而历来备受重视,但是,由“治”而“乱”的历史过程,其实也以富有启示意义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在探索历史规律时,得到某些接近历史真实的认识。东汉末年,是社会由“治”而“乱”的典型的历史阶段。近年来,方诗铭先生从事东汉末年政治史的研究,屡有大作问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曹操·袁绍·黄巾》一书,就是方诗铭先生在这一领域多年研…  相似文献   

20.
王事教我(《坤凤·北门》) 王力《古代汉语》(以下省作《汉语》):“敦我和适我同义。”“适我,投给我。”按:《汉语》不用毛传训敦为厚,是对的。但从郑《笺》释为投掷,依然不对。据《经典释文》韩婴是训敦为迫的。又《常武》“铺敦淮濆”,韩亦云:“敦,迫。”敦训迫,义顺。《后汉书·韦虔传》:“以礼敦劝。”李贤《注》:“敦犹逼。”逼与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