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与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深受荀子的思想熏陶。他看到韩国之“削弱”,就四处鼓吹自己的学说和主张。他愿以伊尹、管仲、商鞅为榜样,多次向韩王宣传法治的理论,主张外抗强敌,内锄奸臣,使韩国富强起来。然而他的建议被韩王拒绝了。  相似文献   

2.
韩非(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出身于贵族家庭,和法家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从小就受到了法家思想的熏染,后来又受到荀子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全面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把前期法家思想的法、术、势三者有机地结会在一起,形成了一整套法家思想体系,为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说的杰出代表。他汲取百家思想之精华,是先秦儒家中最后一位大师,是一位很重视教育问题的思想家。历史上著名法家李斯和韩非都出自他的门下。他有著作《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性息》,《解蔽》和《劝学》中。他对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以及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道德等问题,都有较详细和深刻的论述。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加以  相似文献   

4.
韩非(约公元前二八○至公元前二三三年)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和李斯同向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荀子求学。他继承了荀子思想的积极部分,并且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是战国后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著作有《韩非子》五十五篇。在这些著作中,他评论时政,对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儒家思想进行了严正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从他的思想、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战国后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反对奴隶主贵族复辟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5.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约公元前三一三--前二三八年),战国晚期赵国人。他一生主要活动于齐、楚二国,曾在楚国任多年地方官吏,并在那里培养了韩非、李斯两大弟子。他留下的著作收在后人整理过的《荀子》一书中。荀子是战国晚期从儒家分化出来并对儒家发动批判斗争的法家的杰出代表。荀子同儒家的斗争,是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两个阶级、封建制和奴隶制两种制度的斗争在思想政治战线上的反映。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尊孔反法思想的影响,这场斗争的本质常被歪曲与颠倒。有的以儒家卫道士自居,把荀子斥为“异端”而大肆诋毁;有的把荀子思想说成是儒家的继承与发展,抹煞儒、法两家的阶级界限。今天,在批林批孔斗争中,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弄清那一家是主张革新,反对复辟的,那一家是反对变革,搞复辟倒退的,对于批判林彪及其死党的滔天罪行,反击开倒车、搞复辟的逆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思想家,杰出的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具有反潮流的革命精神,他的哲学思想是在同孔孟之道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有力地批判了孔孟鼓吹的反动复辟思潮。  相似文献   

7.
战国百家争鸣,法家力主君主专制集权。韩非揉杂法、术、势,集法家学说之大成,主张绝对的君主专制,深为秦始皇所倾慕,韩非的思想学说事实上成了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实施统治的理论指导。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表明,秦王朝在仪文制度上为其后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但韩非的理论体系在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却随着秦王  相似文献   

8.
韩非(前280—前233年)著有“刑名之书”十余万言,后人汇集成《韩非子》一书,是我国先秦思想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韩非被杀的原因,本来史有定论,当今史学各家的著作如: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林剑呜著的《秦史稿》、杨宽著的《战国史》、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等,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也基本是一致的,即韩非是被李斯等人进谗言害死的。但是近来有几篇文章对上述传统看法提出异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举忠同志写的《李斯杀韩非原因考辨》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该文提出:“韩非被杀是因为他阻碍秦的统一。”笔者以这为个论点值得商榷,现试从五个方面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王举忠同志。  相似文献   

9.
韩非(公元前280——前232年)是法家杰出人物荀子的学生。他继承并发展了荀子以及前期法家李悝、吴起和商鞅的思想,成为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者。他的学说为新兴地主阶级创立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共五十五篇。代表作有《五蠹》、《孤愤》、《显学》、《说难》、《定法》、《有度》、《用人》等。  相似文献   

10.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韩非的思想学说,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其思想主要渊源是对前期法家的继承,是战国末期法家之集大成者,同时也适当采择各家学说而加以引申或改造,为自己阐述法治理论所用。韩非的思想也确曾服务过他所处的时代,为秦的统一做出贡献,但他的思想学说,即使是那些属于精华的部分,也都烙上时代和阶级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
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荀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同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儒家在政治思想上和在教育战线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革新的主张,反映了时代精神。他从事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在当时齐国学者集中的稷下“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就是那些学者的首领。他培养出了象韩非、李斯那样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写  相似文献   

12.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后期韩国诸公子,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斯自以为不如非”。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读后颇为仰慕,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攻韩而求韩非,非遂入秦。李斯、姚贾害怕韩非得秦王任用,进谗言道:“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韩非在狱中被迫服毒自杀。  相似文献   

13.
韩非对荀子的接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对荀子思想的“接受”主要有两种方式:对荀子的唯物论和认识论,性恶的人性论,抑商重农的经济思想是顺接受;对荀子的仁义礼治思想和法思想则是反接受。韩非这种接受取向受他生活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从接受学视阈出发,厘析、考辩、梳理他们之间的学说承继关系,论述接受主体创造性阐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伦理思想史上,荀子的性恶论和韩非的自然人性论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人们在考察韩非人性思想的时候,总是从韩非师从荀子,是荀子的继承人出发,认为荀子主张人性恶,韩非也必定主张人性恶,将韩非的人性论也定位为人性恶。笔者认为这不符合韩非人性的本意,曲解了韩非对于人性的理解。韩非其实主张一种价值中立的比较客观的自然人性论。  相似文献   

15.
对李斯的历史评价涉及到对秦朝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评价 ,影响李斯评价公正性的问题在于对其人格的认识。本文认为“老鼠哲学”不是统贯李斯一生的处世态度 ,而是随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李斯要求改变生活现状、提高政治地位是无可非议的 ;李斯杀韩非 ,不仅是为了个人利益 ,也是为了秦国的利益。因此 ,我们不能对李斯的社会人格持完全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6.
荀子(约为公元前298—238年)名况,战国末期人,先秦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批判和改造了以前许多流派的思想学说,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作了总结。这在当代哲学界是公认的。但时下的某些论著有一个缺陷,就是忽视了对荀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研究。也有人说,荀子哲学具有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只能算作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在我看来,这是把荀子思想过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17.
韩非,生于约公元前二百八十年,死于公元前二百三十三年。他是战国时代韩国贵族的后裔,荀子的学生。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的大成,并有选择地吸取了儒家、道家、墨家等学说,成为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思想家。 韩非是一位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思想家。他常在立论或驳论时,用一些短小精悍、含蓄的寓言故事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韩非的著作《韩非子》一书记载的寓言故事有几百  相似文献   

18.
荀况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荀卿学派的创始人。由于他推崇仲尼、子弓之学,而继承他这个学派的人后来成为汉代的儒家经师,因此人们长期把他划入儒家的派别;又因在他的门下出了韩非、李斯这两个反对派,人们又把他奉为后期法家的导师。凡此,都不符合荀况的本来面目。荀况在学术上能打破门户之见,融裁了各家的思想加以新的综合,而取得很高的成就,他是一个富有开创性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9.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与李斯同是荀况的学生。他曾向韩王安献策,要求在政治、经济上进行改革,但未被采纳。于是他退而著述,总结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思想,系统地建立了法家的思想体系,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为新兴地主阶级创立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共计五十五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五蠹》、《孤愤》、《显学》、《说难》、《定法》、《有度》、《用人》等篇。  相似文献   

20.
荀子生活在战国晚期,他持自然天道观立场,改造宗教神灵为“形具而神生”的身心和谐论;他最早从认识角度分析了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提出了礼乐制度的人性根据。他融合儒法学说为一体。在探索生命终极价值和政治合法性问题上,荀子以“神道设教”思想汲取了宗教凝聚、提升感情、信仰的方法,但也使他的部分学说侵染了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