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实现职业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力措施,是实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笔者就如何做好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一、职业指导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原有的"统招统分"的分配制度被"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新制度取代,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对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培养目标由技能型工人向知识型工人转变,另一方面培养方式由阶段性教育向符合个体需求的终身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3.
一、机构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实现职业指导的系统性,职业学校应成立职业指导委员会,设立专门职业指导机构。职业指导工作要有章程、有制度,要明确指导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要配备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4.
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做好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出来.职业指导是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和继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过去我们在进行职业指导时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强调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只在毕业前夕进行强化训练,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引导和职业发展指导做得远远不够.要真正完善和提高职业指导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搞好以下五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一、培养公关意识,树立礼仪规范是当今时代给技校生提出的新课题 公共关系学及礼仪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人们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6.
7.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任务
原国家教委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中指出:"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新时期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教育、国情和近现代史教育、法纪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职业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学习知识和传授技能,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在职业教育改革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今天,专业课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掌握技术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全方位、社会性的教育改革,它一般包括文化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和劳动素质教育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学生管理工作者是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而思想道德素质在形成人的综合素质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这就对现有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目标。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做事和做人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强人文陶冶和基本公民素质训练,在教育方式上让德育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笔者结合当前职业学校的实际从三方面浅谈一下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2.
13.
电子技术课程是职业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器件、新技术、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引导学生学好理论、练好技术,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是电子技术课任教师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由于生源问题,职业学校中有不少文化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大多在中学养成了自由散漫、不认真学习、不求上进、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因此,班主任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外在表现,注重学生个性品德的培养,做到因材施教,力求实现最佳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德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德育课教学改革还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正确认识德育课教学改革,确立科学德育课教学改革观,探索可行的德育教学方法是当前德育课教师的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职业学校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战胜困难、推动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计算机的系统设置、操作系统优化及使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同时指出职业学校需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必然要求.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学校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应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为平台,坚持教育性、人本性、全面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