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环境中“信息茧房”负效应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个体信息碎片化下的认知偏差;第二,个体“情绪偏爱”下的选择性接受;第三,群体效应影响下个体的非理性共享。具体表现为网络谣言、“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论发酵;网络泛娱乐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消解;多元文化圈对个体特别是青少年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传统人文精神塑造的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式,面对“信息茧房”负效应,亟须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转变话语方式、思想价值引导突破网络社群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信息“把关人”和议程设置;强化网络法治意识;树立网络用户正确的文化消费观,促进拟态环境下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信息茧房”在我国互联网情境之中出现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产生了影响。就其生成和发展的脉络来看,“信息茧房”的条件是“回音室效应”也即同质化信息的反复传播,受众被困于同质化信息中从而形成“信息茧房”,其可能的后果就是“群体极化”。“信息茧房”可能会阻碍主流意识形态的社群传播,也为负面信息的群体传播创造了条件,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狂热化的网络舆论事件。为了降低“信息茧房”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负面效应,必须要从思想层面唤醒网民的公民意识,以尽可能消除“茧房”的壁垒,从文化层面针对不同类型的“茧房”进行不同的文化传播,还要从法律层面构建网络监管机构,以保障紧急情况下对信息的及时监管。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的传播环境变迁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一方面,多元载体、媒体融合和科技赋能催生的多样化表达,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叙事空间;另一方面,制度模糊、“去中心化”和圈群固化的现实困境,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分化、消解的潜在弊端。学生圈群“信息茧房”效应是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消解的外化表征,也是重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着力点;“信息茧房”的瓦解与预防,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守正与创新的重要战略。唯有严把信息入口、整合信息出口、强化精准供给,才能为夯实意识形态话语权占据主导地位提供现实基础;唯有推崇表达创新、强化氛围营造、发挥技术效能,才能为实现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创新开辟更大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为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资源、技术手段和治理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舆情治理的全面化、自动化、科学化、精准化和个性化,增强了网络舆情治理的效能;同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治理中仍存在着算法呈现舆情与真实社会民意存在偏差、舆情预测干涉和情绪分析复杂性导致舆情误判、虚假新闻和信息茧房问题误导舆情引导决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隐私伦理、数据垄断、数据滥用信息管理风险等新挑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优化技术升级,推进网络舆情治理综合化技术发展;完善舆情治理法制和理念,实现舆情数据管理应用机制升级;壮大人才队伍,培养复合型舆情治理专业人才;加强平台自律,提升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和算法素养.  相似文献   

5.
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舆情信息机制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掌握社会动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目前舆情信息工作存在“报喜不报忧”、舆情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工作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改进现有工作,需要健全和完善舆情信息机制,应运用先进方法技术,完善舆情信息汇集机制;扩充舆情网络单位,完善舆情信息分析机制;制定“好信息”评价标准,完善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群文化是网络共同体共享的价值观、仪式和精神意趣,而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符号,品牌则是网络社群文化的外在表征。网络社群文化形塑并引领着成员观念与行为的同时,还催生了社群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它体现为成员间交流与交换行为的互渗、信息共享与分享模式的对流,并推动品牌由“物格”向“人格”的价值转向。因此,网络社群背景下的品牌建构理念应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品牌开放”为导向,品牌传播策略也应向“链接社群”的方式转换。  相似文献   

7.
乡村社群记忆承载了乡民的思想观念与认知习惯,是乡村文化的直接凝结和体现。数字技术的普及为乡村社群保留和传承记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但数字技术造成的社交隔离、知识流失和媒介表达受限等问题也给乡村社群记忆的构建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使得乡村社群内部记忆相对封闭,存在“茧化”与“失忆”的风险。因此,要借助建立数字化社群平台、构建乡村社群文化数字档案库、组织社群庆典活动等手段解封乡村社群记忆,铭记乡村社群历史,以传承乡村社群文化,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更迭实现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选择权。这一现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发展的同时,也充满了新的挑战。一些媒体的无序竞争、算法推荐机制的个性化和大学生主体意愿的选择性接触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自己构建的“信息茧房”而无法自拔。“信息茧房”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阻碍大学生全面发展,降低大学生道德底线。对此,应通过创新媒体管理机制,严格把关内容推送;优化算法推送机制,唤起大学生破茧意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立足实践促进大学生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预防“信息茧房”形成等路径助力大学生破除“信息茧房”。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日臻成熟,通过“网络算法”推送个人感兴趣的信息形成的“信息茧房”却让受众成为“信息孤岛”的“原住民”,它桎梏了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传递;导致“沉默的螺旋”不断增大;削弱了“把关人”的作用。计算机通过大数据隐性地给个人匹配相似的信息,并为用户推荐相似的传播方式,这些现象都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消解和孤立的作用。个人慢慢会处于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困境中,因此,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监管者牢牢掌握话语权;转变话语的讲述方式;提高网络信息的供给侧改革;占领网络领域的主战场,防止意识形态领域主体空间的挤压和缩小。 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网络语境中媒介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以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为自变量,社会认同为因变量,自我概念与群际识别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发现:(1)网络语境中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分别通过自我概念及群际识别的中介作用,对用户社会认同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语义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效应最大,表象沉浸次之,情景沉浸最小;(3)语义沉浸、表象沉浸及情景沉浸对用户社会认同的影响效应,在用户的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该研究结论,可对媒介沉浸类型进行甄别和分类,从而实现网络空间的差异化监管、引导和治理。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视域下信息传播呈现内容碎片化、形式精细化、结构扁平化及主体复杂化等特征,暗含着信息茧房的潜在风险.把握各类信息茧房的形成风险及其表现,分析数据鸿沟、信息割裂、主流式微及话语隔阂等现象出现的本质原因,从信息的生产供给、话语表达、评估保障及管理互动四个维度入手,探讨信息茧房风险防范的制度规制,既是基于时代发展特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日本战后文学派的代表作家安部公房在小说《红色的蚕茧》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异化现象,人的存在的不舍理性这种病态、畸形的社会现状。小说中的几个主要象征性事物:“无‘家’可归的‘我”’、“女人的‘笑’脸”、“手持棍棒的‘他”’、“红色的蚕茧”及“发现蚕茧的他和孩子的玩具箱”,影射了战后的日本人对日本前途的迷茫、悲观绝望、孤独无助的普遍心理状态及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冷漠,影射了战后日本社会的种种不合理制度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使人民处于更加悲惨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了订单农业中机会主义的治理。认为公司守信在先、树立信誉是治理机会主义的先决条件。公司进一步采取措施预防、甄别、约束和惩罚机会主义,并对守信者予以激励。通过重复博弈,使非合作均衡走向合作均衡,实现公司、农户双赢。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6.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7.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