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凌  陈玲 《小康生活》1997,(7):24-25
近年来,各地发展养鳖的势头十分迅猛,但采用常规方法养鳖,一般需3年左右才能养成商品鳖。如何快速高效养鳖,我们借鉴他人经验,摸索出两头控温养鳖新法,结果只需14—16个月便可将稚鳖养成商品鳖。每只商品鳖体重达350—400克,可获纯利70—80元。现将两头控温快速高效养鳖新法介绍如下:一、基本原理。两头控温养鳖,是在鳖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增温、保温,在越冬前后期推迟冬眠和提早结束休眠,从而达到延长有效生长  相似文献   

2.
张德珠 《小康生活》1995,(12):30-30
全国闻名“养鳖致富”的潢川,已有2万个养鳖户,年产量75万公斤,产值2亿元。其主要经验是“加强鳖的越冬保护与加温促鳖生长”,使养500克商品鳖周期为16个月,缩短44个月,速见效益。其具体作  相似文献   

3.
全国闻名“养老鳖发鳖财”的潢川,大力开发农业资源致富,现已拥有15000个养鳖户,年产鳖20万公斤,走俏海内外,创利1000余万元。黄岗乡养鳖大王李开同,近两年售鳖3000公斤,获纯利10万元。鉴此,他们并不满足,又积极闯市场贩鳖远销,如每公斤商品鳖收购阶140元,售至沿海边疆高达500元以上。其作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致富好门路     
湖南省桃源县盘塘多董家坪村青年共产党员董叔平.1991年建甲鱼池96平方米,自繁自养和收购仔甲鱼育肥.1992年出售商品甲鱼63公斤,收入1万多元,获纯利5000元。他坚持科学养鳖,按照甲鱼食性较杂和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鳖,价格昂贵,人工养鳖有利可图。养鳖周期是发展养鳖业的关键所在,而缩短养鳖生产周期的根本问题是水温。鳖的适宜生长水温是25—34℃。若能满足这一要求,则鳖可打破冬眠而常年生长,从而大大缩短养殖周期。使原来一只500克左右的需3—4年才能养成的商品鳖缩短为13—15个月养成商品鳖出售,从而提高养鳖效益。现将缩短养鳖周期的几点对策介绍如  相似文献   

6.
夏民安 《小康生活》1997,(10):32-34
甲鱼养殖不神秘。近年笔者根据对汉川县几十户高产养殖甲鱼的调查将他们的经验。总结如下。一,甲鱼池要建好。甲鱼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因此,应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塘作为养殖基地。按高标准建设养鳖场。如是自繁、自育、自养场,要考虑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三龄鳖池、成  相似文献   

7.
人工养鳖是一项高效益的养殖项目,目前国内的先进水平是:在14个月内能将刚孵化的稚鳖育成400克左右的商品鳖,666平方米产鳖1吨,投入产出比1:2以上。纯利10多万元。但多数养鳖场的效益离这个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袁昌兵 《小康生活》1999,(12):26-26
目前,农村养鳖户逐渐增多,一些养鳖户形成了由种鳖、鳖蛋、稚鳖、幼鳖再到成鳖的养殖生产线,优良的鳖蛋是提高稚鳖孵化率、成活率和质量的先决  相似文献   

9.
农民范海庭的养鳖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东冶村,全场占地2百亩,大棚温室31个,露天池塘35个,现有鳖30多万只。从明年起每年可提供成鳖十万斤,价值2千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工养鳖发展迅速。但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病害日趋严重,值得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日本的人工养鳖业曾因腮腺炎病的流行蒙受巨大损失,致使鳖养殖业一度衰落。湖南省水产所采用温棚养殖试验,每平方米放养稚鳖6只,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养殖一年,鳖死亡率高达28%。许多事实证明,鳖病预防的好坏成为人工养鳖成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瑛 《小康生活》1997,(8):29-29
普通稚鳖在7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壳,10月中旬水温降至15℃以下时,进入冬眠期到第二年4—5月份停止生长。如果利用温室加温饲养、改变了当年稚鳖冬眠不长的状况,使鳖整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一般经过一个冬眠的加温饲饲养,一只鳖可长到200克左右,如外界气候适宜时再转至室外饲养,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鳖。  相似文献   

12.
章剑 《小康生活》1998,(2):23-24
我国养鳖起步迟,发展快。八十年代末,湖南科技出版社首次将日本川崎义一先生的“养鳖新方法—加温养鳖”介绍给我国读者。受此启发,湖南利用地热水养鳖试验、杭州采用锅炉加温养鳖均取得成果。九十年代初工厂化养鳖在我国各地迅速展开,特别是近几年来养鳖产量连年翻番,速度惊人。94年全国鳖产量9360吨,95年17445吨,96年达3万多  相似文献   

13.
目前,淡水成鱼及鱼种压塘较多,有的地方高达50%,就江苏省射阳县来说,尚有500多万公斤的成鱼和鱼种没有销得出去,大量的投入无法收回,银行的贷款无法偿还,广大养鱼户一愁莫展。成鱼压塘的原因: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养殖水平提高,增加了产量。前几年,由于养鱼的比较效益较高,不少地方把低洼地由种植业改为养殖业,  相似文献   

14.
《小康生活》1995,(11):33-34
湖南益阳县农业局熊谱成人工养殖鳖是一项高效益养殖项目,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地面养鳖很有开发价值。为此特提供庭院快速高效养鳖新模式供参政,该模式是根据湖南省水产所三年的试验成果,并综合洞庭湖沿岸群众养鳖的先进经验而成。它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在6个月内,可将50—100克的幼鳖育成400克以上的商品鳘,100平方米水面产鳖200公斤,总投入  相似文献   

15.
甲鱼快速养殖技术是目前采用全人工成套综合养殖方法,将稚鳖至成鳖的养殖周期缩短到14—16个月,是自然生长状态周期的1/4,而且产量可达亩产1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甲鱼分段快速养殖新技术,即在14个月内能将刚孵化的稚甲鱼育成400克左右的商品甲鱼,比常规养殖周期缎短2-3年;甲鱼群体产量每平方米养殖池可达1.5公斤(最多可达2.2公斤),即每亩产商品甲鱼为1吨左右;甲鱼人工养殖全过程的投入产出比为1:2—3。每商产值20万元,纯利至少1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年近古稀的县政协委员刘金鹏。是一位退休在家养病的老教师。家住凤台县毛集镇大郢村,因脑溢血留下半身不遂,腋挟双拐。但他身残志强坚持发展家庭养殖,现家养长毛兔120只、牛5条、肥猪130头、母猪15头、肉鸽60对,精养鱼池水面8亩、鱼鳖混养塘水面550平方米、商品鳖和亲鳖塘水面各200平方米,栽植果树400棵,年纯收入4万元,人称“水陆空三军司令”。  相似文献   

18.
王志迁 《小康生活》1995,(11):32-32
(一)稚鳖的越冬管理。稚鳖在当年的养殖时间一般只有2个多月个体的增长速度十分有限,其耐寒力也远不如幼鳖及成鳖。在越冬休眠期间,当稚鳖的潜伏场所的温度下降到-4—-5℃时,就可能因受冻而死亡,所以必须加强越冬管理。例如,在越冬之前,投喂足够数量的营养丰富的食物,使稚鳖储积脂肪  相似文献   

19.
通州市有两个养龟鳖的大户在省内外很有影响。一位是恒兴镇的朱云龙,养龟已有6年,现有2000多只,目前已扩建200多平方米龟池,可养龟2万只;另一户是先锋镇义成圩村的杨新康、杨新平弟兄俩,养鳖已6年,鳖池4口,占地3亩,现有鳖3000只。这两个养殖大户部有多年的养殖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自然条件下,龟  相似文献   

20.
鳖价现已涨到700元1公斤、有不少人在购鳖养殖时,不会识别“优劣”而受骗上当。潢川3万养鳖户选购优鳖之经验是:(一)雌雄识别,雌鳖比雄鳖价高30%以上。识别方法:雌鳖尾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外;雄鳖则相反。雌鳖背甲为椭圆形,中部平。雄鳖背甲为长椭圆形,中部隆起。雌鳖体厚,腹为十字形,后肢间距宽;雄鳖体薄,腹为曲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