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与法律,能够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名城三个层次。该保护方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对城市发展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加以更好的解决。为此,本文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立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海岩 《城市》2004,(4):44-47
在法国,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考察了一些城市后,会发现法国城市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即使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镇,法国人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刻意地保留着城镇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像里昂这种大城市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学者倾向于把城市国际化分成三个层次:国际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城市带。国际性城市是指一个城市所辐射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区域或本国,而是在世界或世界某一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发挥较大作用,具有多种国际功能或某种国际功能的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是指不只在一个区域内有较大影响,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不是在一方面功能突出,而是在国际上享有综合的、全面的中心地位。国际城市带则是城市国际化的更高层次,多个相毗邻的国际化都市连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城市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我们认为这种考察存在两个充满张力的内在逻辑维度:第一种逻辑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出发,建立在分工、交往、所有制等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历史逻辑;第二种逻辑是立足于资本主义批判,对城市经济和政治进行批判的批判逻辑。在历史逻辑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城市视为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文明形态,客观上高度肯定城市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并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将这一思想发展完善。而在批判逻辑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演进来说明城市发展,将城市视为私有制的产物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从而在价值和道德维度批判资本主义城市的弊端。两种逻辑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增长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低碳城市”不仅需要产业转型和技术革新,也需要生活方式逐步向“低碳”方式转变。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的生活碳排放,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综述国内外有关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空间蔓延三个标志特征)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国内的研究,简要介绍当前中国城市生活碳排放的构成及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6.
钟无涯  颜玮 《城市观察》2013,23(1):169-174
基于PM2.5的视角,阐述了PM概念、背景及其在我国当前城市的PM2.5基本现状,并就城市发展与PM2.5关系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生产方式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三个不同层面进行探析,认为改变城市生活方式对于缓解城市PM2.5问题作用有限,而根本出路在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并且以法制形式将环境成本内生化于单一的城市经济绩效考核标准,才真正有可能解决PM2.5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郑勇  刘子操  梁兴辉 《城市》2005,(4):24-26
一、城市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城市区域的含义 城市区域是指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城市建成区和与其具有内在经济及社会联系的城乡地区,在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中,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在生产、流通等方面紧密联系、互相协作,具有很强经济集聚性的经济综合体.城市区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区,相当于县级市及其影响区域;二是中等城市区域,相当于都市区;三是大城市区域,相当于都市连绵区域,即以某一大城市为中心,由若干都市区形成的具有紧密社会及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8.
尤坤  王华新 《城市》2012,(1):57-60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城市文化就是在为城市保留特色与发展的根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管理者的重视,各级历史文物、历史风貌建筑逐步得到维护与修缮.在以土地换取经济发展、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当下,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越来越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一、国外经验总结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单体建筑的保护,用整修的方式应对建筑的现有功能;二是环境与街区的完整保护;三是历史街区的振兴、功能复兴与经济复兴.  相似文献   

9.
如何考察一个城市的经济效益,目前的考察形式是否科学,这涉及到一个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战略决策的制定的城市功能的发挥,也是建设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统计与考察的实践中,分析一下目前我国对城市宏观经济考察方式的现状和矛盾,进而提出改进对城市宏观经济效益考察的一些思路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留学生在华学习、生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通过深度访谈法,对广州某高校的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进行了采访调查,从人际交往、时间观、空间观三个方面,对跨文化交际冲突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高校和留学生两方面,为跨文化交际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宋金全 《城市》2008,(9):35-37
一、城市化的再认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这种转化并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而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产生于70年代的新城市社会学是对传统城市社会学———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的反动。新学派主要由三个流派组成,其中,法国的卡斯泰尔和美国的哈维是该学派的奠基者和中坚人物。他们借鉴马克思的知识传统,以集体消费为基石,解说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城市并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都是更广泛的经济结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1983年,苏联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40年的33%上升到64%。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就是人口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和研究的课题。1928年,苏联理论界发表了第一部关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著作,自50年代起,这类著作日渐增多,目前苏联学术界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已经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考察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港·街·楼--浅析香港城市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蕾 《城市》2003,(2):59-61
香港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也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自由港,被誉为"动感之都",香港的城市独具特色.笔者在对香港城市进行了4个月的考察之后,从港、街、楼三点出发,对其物质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香港如何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自身的城市特色,希望对中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文辉  张琳  丁琳 《城市》2003,(6):50-53
城市景观的形成和演进是在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中,由历史的“合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主体是人。因此,城市景观表现为社会景观、物质景观的总和,载体是物质景观。从景观涵义上讲,城市景观不仅仅指城市形态的有形表现,还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有机统一。这里提出的“生态城市景观”就是在生态观念的指导下,利用生态学的一些思路和原则,同时注重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从总体上分层次对城市景观进行把握,从而塑造出反映自然、人工、社会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一、观念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观念对思维起着指导作用,是…  相似文献   

16.
《看不见的城市》出版于1972年,是卡尔维诺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实际上是对于《马可·渡罗:簿记》以及马可·波罗来华历史的一次重写。通过马可的叙述以及.马可与忽必烈之间的对话展开关于城市的一个个想象.卡尔维诺认为他“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梦想。”文中将从对城市的抒情、关于城市的幻象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著作进行浅显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城市现代化改造和建设。当成片的“国际化”风格的摩天大厦、遮天盖地的高架道路、形象雷同的街区、粗陋模仿“欧陆风情”的住宅区,在旧城区轰然倒塌的废墟上,在市郊原野上迅速崛起时,各城市独具的历史风貌、地域特色、文化风情也随之迅速消失。缺乏个性的现代建筑,毫无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设计,日益趋同的城市生活方式,使城市的历史记忆、文化脉络、环境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急剧丧失。城市现代化的深层意义究竟是什么?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我联想起赴西欧一些城市考察的情景。西欧诸多城市理性地遵循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的《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佛罗伦萨宪章》和《建筑遗产的欧洲宪章》等国际公约,在保存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的同时,成功地提升着现代化的文明生活水平。上海将于2010年举办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为期已近。反思西欧城市保护与发展经验,对于我们超越“城市现代化”概念的肤浅认识,营造具有本土特色和保持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城市风貌,也许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万宇艳 《城市》2014,(3):15-18
正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向农村渗透的历史过程。认真研究和总结国外城市化的基本模式、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一、国外城市化的基本模式(一)英国: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模式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吴强 《城市观察》2013,27(5):176-186
19世纪90年代至一战前这一美国历史上的进步时代不仅是美国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的大转折年代,同时也是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的时期。进步时代美国的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源自19世纪下半叶工业化进程中的生产活动和人们不尽合理的生活方式。从结果来看,城市空气污染一方面直接影响和损害民众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能成为引发其他问题的导火索,甚至激起剧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可以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是世纪之交美国社会自身运行状况的真实反映,同时也鲜明体现了美国社会的转型特性,对其进行研究或将助益于省思当下中国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会救助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是城市社会救济工作的改革方向。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社会救济对象和救济金支出在九十年代的变动分析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实施进行一点探索。一、贫困人口、城市社会救济对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人口是指无法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低于社会公认的一般生活水准的那部分社会成员。贫困总是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落后联系在一起,因此,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或者说经济发展的总水平低下是造成贫困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市场经济发展所固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