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进展,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著作,但从深层次、多视角、多侧面地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理论命运的关系则显得不够。这一点是现实性课题: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具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潜力与生命力,它的自身调节机制和扩张能力尚未衰竭。那么,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呢?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的未来命运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2.
透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汇  吴涛 《学术界》2005,46(6):157-16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广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唯物辩证地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本质,以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强 《理论界》2008,(12):22-23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在实事求是地肯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要辩证地分析这些新变化,从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矛盾上分析,看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质并没有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客观规律并没有变,因此,只有正确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揭示了的客观真理。二战以后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它的深层危机并没有消除,它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根本改变。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变与不变,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必然趋势就会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管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漫长,社会主义终将替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一球两制”的当今世界 ,如何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及其相互关系 ,已成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理论课题。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论述 ,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吴涛 《兰州学刊》2006,46(12):52-54
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一些阶段性和局部性的质变。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透视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及其主要特征,明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意义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作用,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新变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对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时代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先后爆发了新的技术革命,引起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种种变化,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出现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因素.由新技术革命所造成的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新变化、新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目前,我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历史阶段给予了重新的认定.同时,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还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完全有必要对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时代给予重新的认识、深入的探讨.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所出现的新发展、新变化的正确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而且对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面临着时代提出的种种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当今世界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新中间阶级”、“新小资产阶级”、“专业——管理阶级”等一系列“中产阶级”理论。主张这种理论的人把绝大多数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商业、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人都划归中产阶级,称作“白领工人”。由于战后这一阶层的迅速扩大,他们便得出结论:西方社会已经“中产阶级化”,无产阶级将逐渐消失,其社会作用日下。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结构的变化,不仅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当代无产阶级的发展变化,而且关系到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在  相似文献   

9.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这些变化和特点引起了理论界如何界定当代资本主义的思考与讨论。本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马克思的社会资本理论是否含有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2.由当代资本主义全面社会化现象能否得出“社会资本主义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陆彦明 《学术界》2003,(2):270-275
本文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和变革而产生的新发展、新变化的考察 ,论述了这些变化只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改良 ,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他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说虽已成为历史,但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仍然是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现实特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是否过时,要历史地、客观地看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要正确理解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就必须认真研究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承认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生产关系自我调整仍然存在较大余地.我们既要积极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也要承认并克服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文本与实践:马克思资本主义理论的当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华 《文史哲》2003,42(5):158-162
当代资本主义借助高新科技 ,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造就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新经济”。资本主义历经危机而不衰的生存能力 ,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不断受到质疑。但是 ,不管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多少马克思未曾料到的新情况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揭示 ,时至今日仍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是关系到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战略问题。解决如何研究当代资本主义这一问题,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须明辨理论是非,端正政治方向,防止和避免在考察与研究中出现片面性、绝对化和简单化。  相似文献   

15.
黄力之 《中国社会科学》2012,(4):23-45,205,206
面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种种复杂现象,丹尼尔·贝尔以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为研究出发点,指出晚期资本主义阶段文化与社会断裂的矛盾是由于结构性和机制性两个原因,这有助于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然而,贝尔试图在否定的意义上超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文化问题的深度揭示。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从未忽视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的理论关注,并鲜明地提出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问题的解决思路。同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性质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危机的出路的相关探索,对贝尔思想的超越和对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推进同样值得重视。因此,认真清理、研究包括贝尔的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学术成果,科学认识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问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趋向问题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核心问题之一。从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围绕“两个必然”论断进行政治经济学论证,到20世纪由资本主义“适应论”和“变质论”引发的一系列论争,再到21世纪资本主义危机频现推动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复苏,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对资本主义结构体系的分析不断深入,对资本主义未来走向的认识也愈加清晰。对这一问题研究总体经历了由预判资本主义消亡结局向全方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体系的转变过程,贯穿这一思想史发展过程的主题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导逻辑的批判,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衰落趋势和资本积累极限存在的客观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制长期共存竞争的格局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7.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科技革命的推动、自身的制度调整功能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巨大压力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动因。新变化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调整,而不是社会性质的改变,它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带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鲍德里亚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础已经从生产性劳动转移到非生产性劳动领域,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工作模式,这使得传统革命理论的现实基础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动摇,因为基于”生产的幻觉“即产业工人作为革命主体的阶级力量已经消失,在他看来,资本主义新的社会变化将使传统形式的社会反抗和革命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阿多诺与达伦多夫在1968年关于当代社会性质的争论,是德国战后社会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对我们今天的理论探讨仍富有启发意义。达伦多夫认为,马克思之后的西方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并动摇了马克思资本主义理论的基础,因此西方社会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的后资本主义阶段。阿多诺首先从社会理论的方法入手,认为达伦多夫的非辩证理论忽略了社会的客观结构,固执于个别的和主观的要素,因此不能把握当代社会的本质。按照阿多诺的辩证的社会理论,当代社会仍然处于马克思诊断的有效范围之内,仍是资本主义社会。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表现出了诸多新的特征,如技术向生产关系领域的渗透、需求被操控、阶级关系的国际化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中产阶级化"是资产阶级理论家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从业方式、收入水平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而提出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已经超越马克思两大阶级对立的理论,赋予"中产阶级"独立实体性。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总体性理论,从最抽象的层面揭示了总体资本与总体劳动的对立,从而指出了"中产阶级化"的实质。从总体性理论出发,有助于我们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