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我国慈善事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于社会的需要,其发展比较滞后。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分析,对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反思,以期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发挥我国慈善事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应有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硕士研究研究生王峰和公共管理学院张彦丽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路径探讨》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消除贫困、扶助弱者、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可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平抑社会矛盾,凝聚弱势群体,加强社会的共容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高度的道德水平为目标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弘扬传统美德,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前提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可以分担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政府的…  相似文献   

3.
张謇举办慈善事业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行为与近代社会的变迁具有一定的耦合性。清末民初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使张謇的慈善理念向近代化转变,爱国情结是其举办慈善事业的第一要旨,实业的发展为其举办慈善事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多元的人格特征则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张謇的慈善事业在清末民初的转折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发展现代慈善事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1994年中国慈善总会的成立为标志,慈善组织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民间组织中一支重要力量。但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一些影响中国慈善事业的因素也凸现出来,如中产阶层缺位,公共诚信度不高,政府职能过度介入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社会因素的分析,能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朝慈善事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朝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主要表现为官方主持的慈善事业、个人行为的慈善事业和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三个方面。该时期的慈善事业有深受佛教思想影响 ,产生了中国古代已知最早的官私慈善机构———狐独园和六疾馆 ,施行慈善者遍及社会各阶层 ,慈善活动形式多样等自身若干特点 ,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后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公民慈善意识的一个子系统,大学生的慈善意识问题既有其特殊性,又与整个社会的慈善事业密不可分。本文将结合目前大学生对慈善事业的认知不足,尚未形成自觉慈善意识等问题,探讨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路径选择,从而使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成为慈善事业的重要倡导者、宣传者和参与者,保持我国慈善事业的稳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倡导自利利他,佛教布施思想中蕴涵了丰富的利他、助人内容,为其慈善事业提供了价值基础,同时也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尊重弱势人群、慈善不分阶层、关注心灵成长等。笔者力图通过对佛教经典中布施理论的梳理,阐发布施观对于当代慈善事业的意义,以期对公益事业的研究者和践行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现行教育缺乏对于慈善的关注。以教育促发展,推进慈善事业的进步是必然选择。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在教育,科研是慈善教育和慈善事业发展的先导。慈善教育科研需要机制的保证,应建立多元投入与研究机制,慈善教育科研是为慈善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先导和决策参考的更高层次的教育救助方式,支持教育科研是慈善对教育的深层呵护。  相似文献   

9.
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教育的缺位是我国慈善事业滞后的根本原因,青少年教育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学校应是青少年慈善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我国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内涵、目的和功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法进行了实践性探索,旨在为我国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是西北地区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常态慈善和灾荒救济作为传统慈善的延续和发展,仍然是这一时期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教会慈善的传入为该地区传统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客观上推动了这一时期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尽管西北地区慈善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同时期京津地区和江南地区,但它在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方面,仍然起到"安全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益慈善是宗教发挥社会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道教界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道教界的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广泛好评.研究道教公益慈善事业的思想根源、开展形式、活动特点以及文化推广意义,是总结和深化当前江苏省道教公益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善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传统慈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南地区是慈善事业发展最为充分的区域,形成了庞大的善人群体,他们不仅数量众多,参与度高,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并构成一定的社会网络。这种网络以善举为中心,有相对固定的关系网络,还存在内在延续与传承性,这是传统慈善中最闪亮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慈善事业是弘扬互助友爱精神、建设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然而,近年来在一片慈善繁荣背后,"慈善丑闻"层出不穷,致使慈善事业公信力大为下降。本文以反思近年来慈善事业失范现象为切入点,提出造成我国慈善事业失范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体系与监督机制的缺失、政府的全面渗透与定位不清、慈善文化与慈善公信力不足、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治理慈善事业失范现象的途径可归纳为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明确政府定位、营造慈善文化、促进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慈善法律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慈善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慈善立法的滞后已经制约了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正确处理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以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汇江 《南都学坛》2006,26(5):111-112
慈善事业是一项民间的社会救助事业,当代社会需要发展慈善事业。从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国慈善事业不发达的原因,既有文化环境的因素,又有制度环境的因素。因此,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就需要从营造有利于慈善捐赠的社会文化环境、培育慈善组织以及推进发展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这几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慈善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郭美美事件""嫣然基金丑闻"成为引发慈善信用风暴蝴蝶效应的那只翅膀,慈善组织公信力受到了空前的质疑与考验,导致慈善组织公信力陷入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普及,人们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对慈善组织的公开度、透明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慈善模式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以电子技术平台为中介,将有关慈善的所有环节都置于阳光之下,不仅有助于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建设与维护,还能进一步提高慈善组织工作效率,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全部财富是东西方社会都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其实现途径之一即是慈善事业。西方的慈善观建立在严格的私有财产基础上,即财富共享的前提是私人所有,这使得西方的慈善事业获得了一个有力支撑点。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私有财产观念的淡漠,使得我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展开受到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中美慈善思想及现状的比较研究,对正确认识中美慈善事业,加强慈善事业的交流、沟通和相互借鉴,加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慈善事业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一项崇高而又有生命力的事业,加快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社会保障活动进入制度型时代之前,社会救济活动可以统称之为慈善事业。进入清末民初,中国慈善事业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巨大变革,慈善思想在社会巨大变革背景下发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慈善事业是一种慈心善行的社会行动,是以人道主义为行动依据、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动员为基本形式、以增强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行动体系。慈善事业作为正式的国家福利与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介和桥梁,更是立足于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慈善事业的发展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积极的社会建设、扁平而非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均等化的国家福利和服务、“去市场化”或“去商业化”的慈善行业以及特定的慈善文化,这些要素分别构成了慈善事业何以可能的社会价值基础、结构性基础、制度性基础、内在品质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米尔斯关于“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论述、鲍曼的个体化理论与共同体建设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可为理解利他即利己的慈善行动提供理论依据。总体而言,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理想走向应是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募款规模稳步提升、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项目,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慈善事业不能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