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 ,也是促进学生人格现代化的世纪。只有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才能积极地履行所应尽的义务 ,并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 ,才能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适应 2 1世纪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高智能、创业型英才。人格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 ,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大力进行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2.
论学校在人格教育上的不足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教育之根本首先在于培养人,而且是培养拥有健康人格的人.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人格教育上的种种不足:教育目标方面的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格教育、智育第一的教育、片面的人格教育,助长了学生不良人格的形成;教育方法的失误直接导致学生形成不良人格;教师人格不完善也是学生不良人格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最近的一些调查显示,目前在大学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严重人格缺失的现象,并且人格障碍的极端行为时有爆发.再一次提醒我们:学校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的切入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学校教育从根本上重视人格教育;重视民主平等精神的传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的人格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独持的文化形态 ,具有独特的人格教育功能优势 ,主要表现为人格的价值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审美需要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和全国人民在21世纪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和谐校园建设中如何进行大学生人格教育,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试着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作好大学生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高等素质教育要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潮流 ,必须把健康人格作为其重要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基本良好 ,但存在诸如自卑、害羞、狭隘、抑郁等人格缺陷。要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有如下五种途径 :确立人格教育观念 ;正确认识自我、优化人格整合 ;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栋梁,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祖国的未来.对高校德育过程中大学生出现的道德判断迷茫、知行分离、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心理疾病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锻炼身心、道德教化、创新人格及制度规范等应对之策,以推动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德育工作中的人格教育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世纪之交,德育工作中的人格教育问题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本文认为,人格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并提出了实施人格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格教育不同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着重于对个体的政治规范和社会规范教育,忽视了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格教育侧重于以个体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为根本,社会需要为标准,对个体进行个性化教育,使个体的发展和个性形成更符合自我角色的特征和社会角色期待,以弥补传统德育内容忽视个性教育的不足,从而使德育的内容更加充实、完善、科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长,大学生中患有人格障碍的人数也在增加.患有人格障碍的比例高,人格障碍类型多样化,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多样化,诱发大学生人格障碍发作的因素突出.各高校应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增强心理咨询的互动效应等方面做好大学生人格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民族教育中,人本德育的核心是如何在与外族的世界性交往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文化竞争力,使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在立足于本土化植根的基础上,通过保全自身传统德育内在规定性,促进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与德育价值取向上的引领性。在民族教育中,德育理念人本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本质要求,德育内涵人格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德育方式人性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与健康人格的心理结构相比师专学生的人格发展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障碍。坚持不懈地开展健康人格教育既是师专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师专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认为,民族高等院校的发展,要从民族地域、民族经济需要出发,发展现代教育,走具有民族特色的个性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改革是我们国家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重点及方向,而培养完整人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鉴于高校人格教育实施现状,结合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借鉴中西方完整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追溯高校实施完整人格教育的理论渊源,以期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建构及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过去,学者们一直遵循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等角度来分析研究人格的形成,然而柏拉图《理想国》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他从政体的角度论述人格的形成关系,认为政体最初产生是由人格决定的,政体又反作用于人格的形成。该文分析了这一思想的局限性,同时也阐释了这一思想对当今的人格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当今中国的理想人格,强调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以多民族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探索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及行为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目标,对各民族大学生展开、运行、延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它既遵循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在机构要素、矛盾形式、过程模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人格教育需融合运用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从价值观和方法论角度实现学生人格培养的“情理兼修”。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建构适应学生异质性、由学生内在需求驱动的多层次人格教育体系,建构有趣的人格教育情境,提升人格教育课程吸引力,增强人格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文化是人的社会成果,其表现具有民族性,而文化传承正是文化民族性的内在机制。从一个民族人们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对民族文化传承作这种定义的研究,将有且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传统,把握文化。  相似文献   

19.
略谈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舞蹈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它是各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缩影,是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经过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体验和不断完善,民族舞蹈的可塑性、可创性及直观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真实地反映了各民族特有的生活内涵。它以特有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舞蹈语汇向世人展示每个民族的特点,叙说着每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沧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深入。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格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