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课题《云南与东盟经济贸易关系对策研究》在昆明通过评审验收。该课题经费55万 元,由云南财贸学院院长姚大金教授担任顾问,云南财贸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学鸿教授和中国APEC研究院院长宫占 奎教授(南开)担任组长,中共保山市委黄毅书记、云南财贸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定华教授担任副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导下的救灾工作做到了充分发动群众,突出表现在深入灾区调查研究,评估灾情;发动群众生产自救,社会互助;组织群众民主评议,阳光施救这三方面.然而群众路线在地方政府的救灾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地方自然状况和经济实力等现象,需地方政府做出从一般到特殊的制度设计转变.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元细胞而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地处西部、面向东南亚的区位性,要求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给予充分重视.在分析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希望对地方政府及对此项工作有兴趣的理论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许多问题,无不与各级各类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有关,都可以从各级各类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去寻找原因,因为各级各类地方政府实际上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重要主体。所以,研究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不能不研究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一、地方政府与“块块经济”地方政府首先是与一定的行政区划相联系的。一定的行政区划确定了一定的地方政府在行使国家权力方面的地域范围。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由于各级各类地方政府在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内行使国家权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愈来愈广泛和深入地介入该区域之内的经济事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也随之扩大.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资金供需之间的矛盾,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已是大势所趋.对美、日发达国家地方公债的发行情况进行研究,会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经费为公共事业的根基."地方经费"是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社会公共事业的支出."地方经费",非"地方财政".清代地方用于公共事业的经费,与中国传统社会独具特色的双层统治有关,与上层政权的国家财政有别.参与基层社会经费收支活动的人员,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社会的管理,推动了地方社会的运行.长期以来,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宋代江南地区的水利出现兴盛,与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水利从财力上积极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透过水利所需经费的筹集,亦能看出政府对水利的管理。宋代江南地区水利建设经费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在兴修水利筹集资金方面,出现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地方与民间合作或民间独立承担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所是直属于云南财贸学院的以科研为主的教学科研单位 ,目前与云南财贸学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云南财贸学院跨国公司与技术创新暨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云南财贸学院APEC暨WTO研究中心合署办公 ;目前主管领导为甄朝党副院长 ,所长王学鸿教授兼任后两个中心主任 ,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由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易守宽副教授兼任。经济研究所下设世界经济研究室、国际贸易研究室、区域经济研究室、金融研究室、市场营销研究室和证券研究室等 6个研究室 ,有教授、副教授 1 6人。经济研究所目前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经济管…  相似文献   

9.
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涌现与地方债务危机快速膨胀现象,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将其产生的现实动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的公共财政体制;二是以 GDP 为中心的晋升锦标赛式的官员考核机制.然而,仅有这两方面因素的解释力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地方官员组建融资平台借债搞建设的经济激励因素.经济激励的效果包括扩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官员个人通过腐败来谋取私利两个方面,而地方官员的经济激励已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涌现与地方债务危机快速膨胀的重要现实动因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作为联系国家与企业的纽带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地方政府的功能与目标的多重属性 ,决定了其生态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因而研究地方政府生态经济行为 ,建立地方政府生态约束机制是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在研究地方政府目标与行为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地方政府生态经济行为的法律约束机制、行政约束机制及生态补偿机制 ,以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1.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能性述补结构是我们从语义上界定的表示“能够”“可以”意义的述补结构。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有很多种:V得V得O V得C V得OC V得CO V不得VO不得V不得O V不C VO不C V不CO(V是述语C是结动词O是宾语)。在本文我们只选择其中既带宾语又带补语的比较复杂的四种形式V得OC V得CO VO不C V不CO进行考察。我们选择《三言》这一近代口语性较强的作品进行考察,可以看出这几种形式在此期的大体面貌。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以比较的方法对各形式的数量、述语的音节情况、述语的性质、结动词出现的次数以及宾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动物叙事”这一特殊叙述方式与表达形式成功地介入到“底层文学”当中,无疑给“底层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陈应松的努力与尝试就是一个很好的表征,他的《太平狗》很具有说服力,也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备的写作范式。当然,还有诸多优秀的作家参与到该题材类型的创作当中,并呈现出了底层“动物叙事”所可能达到的向度。作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一个重要考查维度,“底层写作”中的“动物叙事”显示出了其特有的题材优势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5.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墨经》的学者大都把“效”理解为“说”的一种具体论式或者理解为“说”的原理。本文通过分析前辈学者对“效”的研究成果 ,认为“效”不是对某种具体推论形式的论述 ,也不是对“说”的原理的概括 ,而是一个与《墨经》逻辑研究的方法论直接相关的重要范畴 ,“效”决定了《墨经》逻辑研究的对象、性质和目的 ,在《墨经》逻辑学中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小逻辑》"导言"不是对其随后展开的逻辑学范畴、内容及阐述顺序的事先交代和理论规定,而是全面阐述其本人的哲学观。这既是真切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理论前提,也是准确把握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关键和要害。概括而言,黑格尔主要是将哲学理解为:哲学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哲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理性和现实的和解";以及哲学是"一个自己返回自己的圆圈"。  相似文献   

19.
<墨子>引<诗>论<诗>数次,考察其对<诗>、<书>以及对<诗>不同部分的选择,可管窥<墨子>的<诗>学观.将其与其它诸子进行横向比较,可发现<墨子>的<诗>学观的独特性.将其纵向研究,亦可丰富完善先秦的<诗>学系统,尤其是<墨子>在<诗>经典化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而“有”“无”则是“道”的核心问题。对《老子》“有”“无”的考察,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和“道”统“有”“无”两种见解。作为一种合理的诠释方式,从断句、词性、义理等方面来考察“有”“无”,可以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从本质上来说,“道”是“无”“有”的统一。“无”是指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为实有,是万物之母,万物同出于它,“有”与“无”同出而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