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两种主要倾向及其思维模式的一致性在我国哲学和其他思想理论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所谓“本体论化的倾向”,为数众多的哲学家认识到,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仍然是一种“自然本体论”或“自然主义”。近年来,哲学、美学或文学、历史等一系列学科急切地转向另一种倾向.即“主体化”的倾向,转向与自然或客体直接对立的另一极即人或主体的研究,“哲学主体化”、“文学的主体性”、“历史的主体性”成了十分时髦的术语,有人甚至模纺“文学即人学”的说法提出了“哲学就是人学”的命题。人的问题或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作为对机械主义或自然本体论的反动,作为对把人性完全等同于阶级性把人完全当作社会工具和手段的庸俗社会学的批判,的确在一个方面深掘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空间。但是,人的问题的研究或所谓人学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主体热”后的思索前些年,学术界掀起一股“主体热”,研究人的主体性成为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美学各领域的热门课题,一时间主体性研究被认为是历史性的文化要求,是世界学术研究的现代趋势。这股“主体热”,在文艺界发展迅猛,活跃异常,提出的议题,引起的争论,举国瞩目。其中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就是一篇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效应的长篇大论,他建构的“文学主体论”,被视为是文学观念革新的滥觞,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文坛上,很多理论工作者都在探讨文学主体性的问题,并认为这是文学观念的一种新变革。其实,文学主体性的主张,在我国历代文论中早已存在,并不是“舶来货”。为了使这一探讨有所借鉴,本文就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对创作主体的认识提出一点简单的看法,以求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以主体性资本的理论弱化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政治结论,不是对《资本论》的科学解读。说资本是主体,并不意味着人(无产阶级)不是主体,资本不可战胜。资本的主体性既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绝对的客体性”,也不是被设想出来的“虚假的主体性”。资本寄生于人,并把具体的工人个体“整合”为无产阶级来剥削。资本的主体性始终源于人对主体性的让渡,但人的主体性并没有就此退场,反倒一次次被赋予又一次次被抽离。“工人是自由人”、资本的人格化具有必然性。资本要不断增殖,工人就必须始终作为主体,以更大规模的产业后备军,即阶级主体的形式被再生产出来,“自由”地出卖劳动力。作为主体的人以去主体性的主体活动,始终实现自身和外部环境的更新。在这一过程中,“自由”作为变革的目的和条件得以清晰,变革的心理基础得以奠定,理性精神的启蒙和历史性实践的启蒙得以会盟,它们将一同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统治的革命性实践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5.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题是什么?不少人把这个问题归结为突出主体性。毋庸置疑,突出主体性,强调价值观对认识论的选择和导向功能,把人置于哲学研究的中心,表现了反思学科的重点由辩证唯物主义的领域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领域。这种侧重点的转移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本意的,也顺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哲学需求的主导方面。但是,唯物史观所研究并突出的主体从来不是一种抽象主体,而是一种在具体历史时期中生长  相似文献   

6.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文本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作为“能被理解的存在”之语言和文本有不可化约的关系,“在解释的基础之上,文本的概念在语言性结构中才成为一个中心概念。”更在于此在(dasein)就是“走向文本的存在”。从文本和理解的关系入手把文本定义为“被理解的真正给定之物”。伽达默尔文本观的贡献至少表现在:文本和解释共时存在,相互参与,使得文本获得了无限的开放性;文本意义的方向性和没有终极性的统一。这些观念极大地影响了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主体性问题,首先要了解主体性的内涵。什么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性的进一步具体化。所以,主体性乃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正是这一规定性,使主体不仅与动物(有人把它叫“动物主体”)、与“人工主体”区别开,而且又与客体区别开来。可见,主体性的内涵,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的主体的基本属性。其内涵包括着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与上述属性对应的尚有主体的变动性、依存性、意识性(有人也叫主观性)、个体性和平凡性等。在主体的上述属性中,最能体现主体性本质的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主体的上述属性,便构成了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它们在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曾军 《社会科学》2004,(5):116-120
本文对发生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国的巴赫金思想的接受者钱中文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提出者刘再复之间一场“暗中的论辩”进行了分析 ,认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中关于主体性的论述与中国 80年代中期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既有某种相通之处 ,但同时又有较大的差异。正是论辩中差异性的体现 ,使得 90年代的学界能够摆脱文学主体性的历史局限而转向接受巴赫金“主体间性”的“对话主义”。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理的确立主体范畴,在古代哲学中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使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作为性质、状态、关系的承担者是主体;霍布斯说,“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近代哲学由重点探讨世界本原转向重点探讨认识主体,于是主体范畴开始在认识论意义上使用.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从主体能够思维推出主体的存在;贝克莱认为,主体是以观念为对象的精神实体,它具有意志、想象和记忆能力,观念的产生纯粹来自主体的创造,从而把主体认识能动性夸大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一些热中于“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的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代之以抽象的人的“精神主体性”,主张“构筑一个以人为思维中心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研究系统”。本文对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主体性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指出了两种主体性的三点根本分歧。认为近年来一些人所宣扬的主体性理论,就其实质来说,是康德、黑格尔,乃至基督教神学家等唯心主义主体性理论的变种。所不同者,只是对康德等人的唯心主义错误理论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把文学的主体性升华到万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武克勤 《兰州学刊》2010,(5):181-184
英伽登的文本结构观立足于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理论,他将主客体交互意向的现象融入作品“固有结构”和主体“意识结构”的关联域,却在根本上遵循“以主体为中心”的认识论原则;他将主客体交互意向的作用显现于“意识结构”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张力场,却无法回避“以作者意向活动为先导”的主体倾向。英伽登在强调主客交融的同时却又割裂了主客体关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他试图从主体内部来解决文学本体存在与认识的根本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一些错误论理的影响下,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深人生活、反映生活的提法受到某些人的批判、非议和嘲弄。他们认为这样的提法是“并不触及任何文艺创作中的内在规律”,专注于这类说法是“文学回归自身的障碍”。随之而来的是“主体意识论”异军突起,一时间成为文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在文学创作领域里,文学主体性引起了普遍重视,其作用也得到了极大加强。他们夸大和抬高“主体性”,把文学的“主体性”与社会生活绝然对立起来,并且竭力攻讦文学反映生活是直观反映论,认为这种直观反映造成了文学的悲剧,并断言作家只有凭借自我意…  相似文献   

13.
文学创作是创作主体以言表意的行为过程 ,对于创作主体而言 ,语言是一个事先给定的存在 ,制约着创作主体的表意行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从来都不是自然语言的照搬或被动使用 ,创作主体以言表意的过程 ,是从主体意向出发的“我说语言”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地赋予语言以意义的增殖过程。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存在着不同的意义层面 ,一是它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 ,二是“暗示意义”或“附加意义”。在文学创作中 ,创作主体以言表意必须兼顾到这两个不同的意义层面 ,驾驭好二者之间的张力 ,这样才能赋予语言以文学意义 ,也才能使日常的语义信息上升为文学的审美信息。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是20世纪新生的一种跨越民族、语言、国家和文化边界的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一百多年的学科发展史上,“跨越”是比较文学学科扩张的一个显著标签,既包括比较文学发展早期对于语言、民族、国家边界的跨越,也包括其后发展过程中对于文学边界的跨越.与之伴生的是比较文学的“危机”,其核心是如何科学地定位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而解决比较文学的危机之道,则是比较文学研究范式及发展方向的“转向”,其中两次重大的转向就是从早先的文学史研究转向诗学研究,以及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由比较文学研究转向比较文化研究.“跨越”一“危机”一“转向”构成了比较文学百年学科发展的中心线索,其揭示的比较文学学科边界的移动性质,在给我们当下判断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激烈论争带来了困难的同时,也无疑为我们理性地看待比较文学未来学科发展走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哲学论坛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忽视了人的现实存在,提出要建立以人性主体性为中心的哲学,即所谓“‘人性’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念。”断言要把哲学基本问题建立在人性主体性上,亦即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并不是前引观点作者“新发明”,而是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人学的变种。 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常常把认识看成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运动,这是受“理智主义”的影响,依他看来,哲学认识应当从“本质”到现象的直观,研究人的“存在”这个哲  相似文献   

16.
追求客观,是自然主义的文学理想.自然主义主张文学象镜子一样,按照生活的“原样”进行客观描写,拒绝主观的介入,排斥感情的影响.借用左拉《卢贡一玛卡尔家族》的副题中的提法,是使小说成为“自然史”与“社会史”.自然主义对“客观性”的追求,既表现在认识层面,也体现在操作层面.1、在对人的认识上,以“物质的人”代替“精神的人”,以“物质性”作为人性的全部.自然主义的人的观念,直接依据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人源于低等动物”的发现成为自然主义对人的基本理解.与浪漫主义的人观念形成鲜明的对照,自然主义者把人描述成与动物处于同一水准,是“人化的动物”.而“人化的动物是原始动物的延续”,远不是高于一切的“万物之灵”.人所组织的社会,也不是被人类幻想净化过的理性世界,相反,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高扬人类主体性的时代。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在2 0世纪的哲学理念和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整个现代化的推进过程 ,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主体性涌动与扩张的过程。主体性构成现代主义的深层本质 ,是现代性中的核心内容 ,以反思、批判、终结现代性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自然把颠覆主体视为自身的重要使命。按照后现代哲学的理解 :解构了主体性也就抽去了现代社会的理性支撑。当然 ,这种颠覆、解构并非使主体转化为“无”,而是根据后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去建构新的“主体性”。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的颠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  相似文献   

18.
袁雪生 《学术论坛》2004,(2):172-175
20世纪西方文论在经历了“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之后 ,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两大文论主潮开始了对人本身以及对文本“文学性”的探索 ,而它的深层转向———文化转向则将西方文论从占统治地位的内部研究走向了文化研究 ,由此重新关注艺术与人生、文本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 ,并赋予了文本以开放的社会历史内涵 ,它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 ,是一种深层的转向与历史的回归 ,具有时代的历史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动物化形”是文学动物叙事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纵观中西方文学史,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动物化形”这一现象,也就是人异化成动物形象的故事情节。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促织》,还是西方文学作品《变形计》,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化形”现象越来越普遍。“动物化形”表现为人的行为活动及其造成的后果反过来转化成了统治人或是与人自身敌对的力量,与此相关的结果还有人从社会的主体变成了被动的客体等。而“动物化形”的表现形式简单来讲就是人与自然、历史与人文、现实与理想的分裂。中西文学的“动物化形”叙事都以荒诞怪异的艺术表现手法、离奇的故事情节描绘,深刻揭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底层人们所遭受的心灵和精神的严重摧残。中国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人与动物的统一性,人形与动物形可以相互转化并达成和谐圆满的结局;而西方文学中,一旦化形,则不可逆转,人与动物之间形成对立、对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肖莉 《东南学术》2007,(4):134-139
本文在语言学转向背景下,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剖析语言学转向前后的语言观、创作和理论的双重觉醒、重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等,以期管窥小说语言观念变异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