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增权 《决策》2009,(6):I0002-I0004
从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合肥一直担当着自主创新“领跑者”的角色。凭借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合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在先“闯”和先“试”中,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标竿。也正是由于自主创新,合肥近年来经济社会呈现出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强劲发展态势。铺就了科学发展、率先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2.
一次分手与一次结合,让合肥真正品尝到了经济开放的滋味. 2010年,广达电脑集团选址建新基地,合肥基本条件都符合.洽谈时广达集团提出一条要求,“合肥要有出口加工区,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但当时合肥还没有,结果广达签约重庆,助力重庆打造成为国内第二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2012年,合肥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联宝(合肥)电子科技公司第一时间进驻.2014年销售笔记本电脑1700多万台,进出口额40多亿美元,带动合肥经开区成为国内第三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刘瑾涵 《决策》2023,(1):66-69
<正>户外野市、夏夜晚筵、日落飞盘等一系列户外活动,让巢湖岸边的六家畈红石咀露营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人说,几乎一夜之间,露营风席卷了合肥人的朋友圈。在合肥,只要有一片草的地方,到了周末和节假日必定长满了大大小小的帐篷。2022年以来,“露营”逐渐成为合肥假期出游的顶流。无论是城市公园、环巢湖公共休闲区,还是近郊乡野,随处可见帐篷林立。合肥的露营经济是如何火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周江 《决策》2009,(9):16-18
“大建设正改变着合肥的形象,关系到合肥未来的发展走向。继续强力推进大建设,要在‘好’的基础上,突出一个‘决’字,无功无效都是过,慢也是过,绝对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当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在他的办公室向记者纵论合肥大建没之时,窗外一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正在崛起。从2006年开始,一座正在长高长大的城市以自己的速度和力量,搅动着整个中部的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5.
所谓康波周期的大意是,全球经济大约每隔50-60年轮回一次,即从高峰到低谷后,需经历50-60年左右的艰难时期,然后再逐渐重归繁荣。50-60年的周期性轮回,和过往数次工业革命接续的时间基本相符。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下一次工业革命什么时候到来?主要的科技力量,是我们目前的“AI”,还是“另有它物”?  相似文献   

6.
徐浩程 《决策》2011,(2):20-23
从逃离“北上广”到“堵城”,每次城市争论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会被舆论架在火上烤一次。并非公众太苛刻,而是城市变得越大越不可爱了。  相似文献   

7.
合铜黄高速公路影响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组 《决策》2007,(10):36-37
2007年9月28日开始,从合肥去黄山的车程将从过去的6小时缩减到3.5小时.合铜黄高速公路在这一天全线通车,途经合肥、巢湖、安庆、铜陵、池州、黄山六市,将省会合肥、黄山风景区和九华山佛教圣地贯通,被誉为安徽省旅游的"心脏搭桥工程".  相似文献   

8.
城市上镜率     
合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9月12日召开的合肥市第九次党代会推出了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目标是使合肥在中西部地区率先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根据有关规划,合肥将瞄准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  相似文献   

9.
刘静  沈阳 《决策》2012,(6):74-76
“自媒体”时代促成了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地方政府一再因为“树”而卷入舆论场,考验的不仅仅是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应对并引导网络舆情。 从舆情关键词看“青岛种树” “种树风波”将青岛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是继“南京梧桐移植事件”、“合肥芜湖路梧桐移植事件”后,地方政府再一次因为“树”而卷入舆论场。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合肥全力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2008年,科技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合肥试点市建设的成效:“试点工作的开展对于充分发挥安徽省和合肥市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对于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中部崛起’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际上是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延伸和拓展,是试点市成功经验的放大和深化。试验区建设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面开展的综合配套改革,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模式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1.
孙东海  贺海峰 《决策》2004,(11):19-21
近年来,合肥市深孚众望,动作频频。“现代化大城市”、“滨湖城市”、“科学城”、“千亿合肥”……一个个概念的提出,一系列工程的上马,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阵阵喝彩,也引发了一些人的猜测与质疑:修建包河大道意欲何为?合肥到底能做多大?打“科学城”这张牌可行吗?  相似文献   

12.
徐浩程  王运宝 《决策》2008,(9):19-20
对于即将从案头纸面落实到操作层面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市将如何在省级统筹下,上演各自的传奇?又将如何发挥典型示范与带动作用,助推安徽奋力崛起? 当安徽迈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合肥、芜湖与蚌埠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共同纳入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3.
合肥新鼓点     
策划人语等高对接、奋起赶超,一股前所未有的气势,正在激荡合肥。短短半年间,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到“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在中国区域经济的新棋局上,合肥的战略定位空前提高,踩在了新一轮区域竞争格局洗牌的鼓点上。这一连串的变化更像润物无声的细雨,渗透着正在蝶变过程中的合肥的每一个细节。这些改变的背后,有合肥城市形态的扩展和城市文明的提升,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纵横捭阖的方略,还有世界级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2,(13):20-20
郑州入选创新型试点城市;大建设助推合肥“新跨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速;建设优质高效农业构筑优良人居环境;市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集中美化绿化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15.
快嘴评刊     
吕连生 《决策》2014,(7):6-6
让“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名副其实 合肥提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口号已有两年多了。合肥拥有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但合肥在全国和全球来说,还不能说是“名城”。合肥是我国除北京以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拥有36所国家级和省部属重点实验室,72所省部属科研院所,52所高等院校,但恐怕也难以说成是“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6.
褚建勋  王喆 《决策》2024,(4):38-41
<正>合肥是一座在科技创新的热土上崛起的城市,自2017年被批复同意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便在全域联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汇聚的深度融合,成功塑造了一种高效且富有成效的“合肥经验”。“合肥经验”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7.
汪名旵 《决策》2010,(7):I0002-I0004
“十一五”以来,合肥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沿海地区产业资本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突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主题,全市发展呈井喷之势,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合肥GDP达2102.12亿元,省会经济首位度由16.3%提高到20.9%。近几年,  相似文献   

18.
《决策》2014,(6):3-3
五月庐州,生机勃发。 5月12日至16日,王学军省长围绕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举措、方法和成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入调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连续5个工作日在一个市考察调研,这在合肥发展史上从无先例。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开局之后,自主创新成为各地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着力点。目前,合肥、深圳等地都在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大连市在完成了环境革命的第一次跨越之后,紧紧抓住沿海开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双重机遇,围绕建立科技创新调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人才选育四大机制,正在实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20.
巢湖市,一个以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命名的新兴城市。2001年5月,八百里巢湖碧波荡漾,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来宾300多人齐聚湖畔。这是该市50余年来第一次承办的国际性大型会议──新世纪亚太总裁论坛。论坛搭台,经贸唱戏,一批新的引资项目成功签约,首期引进资金9.67亿元。 巢湖市地处安徽省中部地区,周边有南京、合肥、芜湖等大中城市,有人戏称,巢湖不来个鲤鱼打挺,迎头赶上,将出现“中部塌陷”,成为“锅底”。 巢湖199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0年元月新市正式成立,现有人口 45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