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十多年前,跨国公司到刚刚开放的中国寻找商机。他们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中国现代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不仅带来了现代工业产品和技术、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为了改善自身形象,追求更大的发展,他们还带来了现代公司责任理念。这些积极的方面使得跨国公司的品牌及产品在中国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部分高校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不得不花费较大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这些新问题:例如部分高校向银行贷款,急速跑马圈地、扩张校区,濒临破产边缘;国内一流高校招生不敌香港。高考状元纷纷弃之而去;上海交大曝出所谓的“汉芯一号”是假的……上述种种危机和不利舆论的产生。有着教育不力、制度缺陷和外部经济、社会变革所导致的诸多原因,但缺乏形象管理和危机应对策略也是危机蔓延、扩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石望 《老年世界》2008,(12):17-18
如何理性有效地处理可能的危机,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对中国来说。至少可以使很多人认识到国家崛起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危机让人思考中国应当崛起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孙可娜 《城市》2008,(12):41-45
2008年9月,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各国蔓延。全球经济气候骤然降温,经济周期瞬间见顶回落。旷日持久的金融海啸,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刻思考:不期而遇、袭扰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将给世界带来哪些警示?面对危机,中国如何保持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建立反周期的政策设计?滨海新区,如何在危机中担当起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结构调整是中国近年来经济改革的主题。但自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政策重点不得不转移到应对危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国已经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结构调整势必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结构转型也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经济环境影响着中国内部结构调整,而内部结构调整也必须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情况下,对中国的调整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写于19世纪30年代,正值存在主义和实证主义盛行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对于欧洲所处的日常生活进行深刻的分析。胡塞尔本人对于"理性"的理解,即理性是一种普遍理性,其中应包含形而上学的维度,同时也应包含自然科学本身。书中提出日常生活给欧洲科学带来了危机,并提出理性的发展对于欧洲科学危机的意义,最终让科学回归到人的日常生活,回归理性消除科学危机。  相似文献   

7.
就业岗位     
《职业》2009,(8):72-72
中国应担心80后无农民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作客南都公众论坛时提出,农民理性的扩张是中国经济发展包括率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但这种理性也需要一种转型,而转型期显现出的一些农民理性的天生缺陷,也让包括新一代的农民后代无人再愿意种田,成为中国最需要担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姜蓉 《金色年华》2005,(4):20-21
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越来越多,信息技术、家电、医药等技术领域的国内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越来越受限制,被国际巨头的众多专利层层包围。但国际巨头的专利战略对中国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关键是企业运用他人的专利和自己的专利来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摆脱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后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年。总的来看,外部发展环境略好于2010年,经济增长预计在9%左右,仍处增长率的高位区间。而成本持续上升和通货膨胀再起,是预测企业2011年走势及企业谋划2011年发展规划时必须认真考虑的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盛勇 《公关世界》2009,(7):22-23
河南三门峡陕县,2007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特大淹井事件中的危机公关,是中国危机公关业一座没有高度的里程碑,是中国当代危机公关水平、能量的标志,它所体现出的,引领中国危机公关发展方向的,巨大价值意义,令整个中国公关界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曾经是高品质、高美誉度代名词的跨国洋品牌纷纷陷入“质量门”,扎堆“患病”,光环不再。 跨国公司争人“质量门” 继今年3月全球最大汽车商丰田爆发“召回门”事件,沸沸扬扬后,最近世界最大PC商惠普又染质量丑闻,被推上了召回产品的风口浪尘上,遭遇了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的品牌危机。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间,在华跨国公司由于履行社会责任不力,一再受到媒体和学者的批评,血汗工厂、伪劣产品、重大环保违规、拒建工会和行贿行为等都成为重要的例证,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母国和中国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标准,对中国本土企业产生“坏”的示范作用,令许多中国人难以释怀。这些批评在指责跨国公司“道德失范”的同时,也不客气地指出中国多年的引资方式是跨国公司社会行为“南橘北枳”的重要体制根源。尽管这些批评都有一定的道理,很遗憾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误读。  相似文献   

13.
在各种危机不断侵袭人类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选择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观进行考察,无论对于从横向方面拓宽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的视野还是从纵深方面挖掘中国危机管理文化的意义都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而对于从传统的中国危机管理哲学的启示中进行现代危机管理观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文化载体、中国文化中危机管理观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体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此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逐步深度参与了苏丹的经济事务,帮助苏丹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内持久和平。以南北矛盾和达尔富尔人道主义灾难为主要内容的苏丹危机,是中国外交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中国外交必须重新审视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技巧,在深度参与中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外交转型和国家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5.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体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此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逐步深度参与了苏丹的经济事务,帮助苏丹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内持久和平。以南北矛盾和达尔富尔人道主义灾难为主要内容的苏丹危机,是中国外交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中国外交必须重新审视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技巧,在深度参与中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外交转型和国家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种种网络伦理危机。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的主要表现,挖掘了其深层次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高校网络伦理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雁骄 《现代交际》2010,(10):103-104
网络交往有利于人的平等发展,有利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增强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力等等。但是,网络交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矛盾和消极影响。主体易产生自我认同的危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个人的隐私权,人们易远离理性,人对电脑和网络的过分依赖等。对于网络交往这种交往实践,我们不但要利用它的积极作用,使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针对网络交往的负面作用,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18.
不知道也为过--2005企业危机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海燕 《职业》2005,(8):34-35
企业永远无法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产品、价格、人才、信息,财务、信誉等种种危机.据有关资料,在中国,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 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某权威危机管理培训课程宣称:在现代社会,谁能有效避免和控制危机,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人类环境意识的原始缺陷人类进入文明初级阶段时,遵循自然界自身发展规律尚未形成明意识和群意识,而人类的生存发展个性需求步步提升,乃至幻想驾驭所有,文化与物化的滚动发展让人类的理性与感性产生不断的交合与剥离,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从取之不尽的坦然到危机到来时的恐慌无措,和谐有序状态已成为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实为种种迟钝与失误之后处于危机时代的被  相似文献   

20.
现代西方协商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代议制民主缺陷的一种回应。协商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却是最高类型的新型民主。它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依据中国国情建立起来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民主。它在发展过程中依然会遇到诸如协商主体理性不足、协商结果未必如人所愿等现实问题。协商民主作为中国发展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必须结合中国实际,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形式。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摆脱协商民主面临的种种困境,才能实现协商民主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推进人类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