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大代表的选举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的基础.人大代表选举的实践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公信力.普遍平等的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差额选举等选举方式为人民代表大会赢得了公信力.但是,直接选举层级低,间接选举层次多,选举的竞争性、选择性不强,代表与选民关系不够密切,个别代表素质较低等选举中存在的诸多瑕疵影响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公信力.必须把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当作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推进,从而进一步提升人大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过渡时期的政治语境与文艺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语境制约着文艺界,决定了文艺论争呈现出相对复杂的状况。根据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属于人民的范畴,而从思想情感的性质上考量又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这种两面性使得过渡时期的文艺论争具有了一种张力,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情感在文艺中尚存立锥之地。随着过渡时期的压缩,小资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对象的一面被突出,其地位越来越尴尬,资产阶级思想遭到彻底的否定,文艺界的中间地带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3.
村委会选举中村民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民众在选举中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化”,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通过重点分析引起村民政治冷漠的原因,指出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当前村民的冷漠是乡村民主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民主制度的完善、村民民主意识的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必然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试从中西医论争看近代知识界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论争由来已久,但甲午前多限于学术。庚子后清政府实行新政,大力引进、训练西医人才,置中医于不顾,中西医政治之争初见端倪。民国后,中西医论争从学术至文化再到政治全面升级。通过对中西医论争的历史考察,在全面分析时代特点的前提下,对中西医论争对立面两个知识群体的文化教育背景、政治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考察其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治选举中的金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坛有云:“金钱是政治的母乳”,一语道破了美国政治的要害。金钱与政治紧密纠缠在一起,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们所无法回避的事实,并且愈演愈烈。今天的美国政治几乎是躺在金钱的温床上酝酿与运作着,这种现象尤其集中体现在其政治选举的过程中。如今的美国没有免费的公职,要想竞逐联邦政府的重要职位,已经找不到一条廉价的途径。从筹备、制定计划开始,到实际投入竞选,把自己的政治理念传达给选民,采取各种手段拉票,最后赢得选民的支持,整个过程的花费越来越昂贵。  相似文献   

6.
汉代屈原论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汉代初年至西汉宣帝时期,第二阶段为西汉元帝年间至东汉和帝时期,第三阶段为东汉安帝时期至东汉末.汉代士人对屈原的论争体现出汉代学术观念的变迁:第一阶段以黄老之术治国,此阶段士人对屈原持肯定态度;第二阶段为儒学独尊时期,此阶段扬雄、班固、贾逵等人对屈原持批判态度;第三阶段为经学的中衰时代,王逸、应劭、荀悦等人又极力提高屈原地位.汉代屈原论争在三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可以从今本《楚辞补注》的作者情况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多次强调 ,共产党人要讲政治 ,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待社会生活中一些错综复杂的现象。同时还指出 ,政治是具体的 ,不是抽象的 ,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都不是孤立的 ,都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每一个职工都应关心政治 ,关心国家大事 ,勤奋学习 ,努力工作 ,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那么 ,究竟什么是政治呢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表述 ,政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其文集中多次提及 ,政治不能脱离经济而单独存在…  相似文献   

8.
论绍圣以来元祐党人的心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圣以来 ,元党人的心态既不同于庆历、嘉 ,也与熙丰、元之时相异。由于文人性情的差异 ,及其对政治恐惧和生命忧虑的处理方式不同 ,他们各具特征的心态可分三类型 :悲苦不振 ,超然物外和颓然自废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兴起之后,选举逐渐发展为实现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操作手段,当今时代已成为西方民主政治形式合法性最重要的基础.然而,在选举实践中产生的大量或无法克服的困难,使人们对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又存在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0.
在民主政治日益完善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选举就是一场舆论和传播大战。政治传播搭建起中国农村政治精英阶层参与政治活动的平台。通过政治传播,村民们的民主热情得以激发,民主技能得以训练,民主精神得到培养,大大促进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加快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选举政治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30年间成为常态,具有史无前例的多元性、竞争性和民众参与性。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选举政治表现为政治派系之间的权力角逐,而派系政治尽管并非政党政治,毕竟包含政党政治的若干元素,代表不同的政治倾向和施政理念,在选举政治的框架内成为民众表达诉求和实现参与的政治平台;争夺选票无疑是不同政治派系角逐政坛的首要方式,而民众参与决定着不同政治派系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政治天平的历史走向。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治生态包含宗教与世俗的双重元素,民众选举具有鲜明的世俗色彩,承载着共和制基础上的世俗政治实践;不同政治派系的竞选纲领大都内含着诸多的世俗元素,折射出常态化选举政治的世俗倾向。由于宪法规定之安拉主权与民众主权的双重法理原则,非民选机构与民选机构的长期并存,加之宪法监护委员会作为非民选机构对于选举政治的干预和影响,选举政治无疑存在诸多局限。然而,选举政治并非徒具虚名和流于形式,选举结果具有非操纵性和非确定性,不同政治派系在政坛的消长取决于民众的选票和选民的意志,而选民的投票意向无疑是决定选举结果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政党竞争模式通常分为向心竞争与离心竞争。进入政治转型以来,台湾的政党竞争模式便以后者为主,其最大特点就是围绕意识形态的统独对立。在这样的竞争模式下,岛内的选举政治也相应呈现出蓝绿阵营长期对立的态势。但近年来特别是自2014年"九合一"选举后,台湾的选举政治很大程度上已显示出了较以往很大的变化。尽管一段时间内,台湾的政党竞争模式不会有明显的改变。然而,应当说选举政治所表现出的长期变化趋势,将会给今后的台湾政党政治发展提供新的有益思考和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元祐时期是苏轼创作的潜沉期,故而忽略了对这一时期苏轼创作心态的研究。文章从便于真情流露的尺牍文着手,探究苏轼此一时期在忧谗畏讥的背景下创作心态的复杂及改变,并由此引发的艺术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16.
党内选举是通过投票的方式实现党内权力授受的程序性行为,是构筑党内合法性的主要方式,是推进党内民主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在市场经济和世界民主发展的双重背景下,通过党内选举来选择领导人,成为中国执政党巩固合法性基础的必然选择。推进以党内选举为核心的党内民主,有助于实现党内有效的政治整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大选举中存在暗箱操作、贿选等不良政治行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选举中的不透明.管理学的"金鱼缸"法则是解决透明度的极好工具,通过从体制上加快政改步伐,制度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大制度,将"金鱼缸"法则运用到人大选举中,从而增强人大选举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有效地促进人大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选举制度中存在的"四分之一选举权"问题,是一种明显的不平等待遇,亟待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选举权平等""直接选举""科学划分选区"和"人大代表职业化"等.  相似文献   

19.
神宗去世以后,北宋政治进入"司马光时代"。在短暂的一年多时间里,新旧党政治势力的消长和政局演变的趋势都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虽然在政策主张上当时政坛存在着一些相近的看法,但从人事上讲新党旧党和解的可能性并不大。吕公著和司马光的两份名单的出台意味着旧党全面夺权斗争的正式开端,他们举荐的台谏官在支持司马光、驱逐新党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司马光在很短时间里就基本实现了废除新法、驱逐新党的政治目标,这得益于时代环境和高氏的有力支持,也和他的政治手腕、政治魄力密不可分。司马光是某些政策上的少数派,但在人望上是绝对的多数派。司马光始终保持着斗争姿态,没有提出和解的政治主张。新党被逐之后,旧党内部温和路线和激进路线的分歧凸显,司马光所代表的激进路线是元祐政坛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中国选举政治中做出了许多创造,对于农民在选举政治中实现创造活动的主要原因,要从多方面予以综合考察。城乡二元体制下的生存环境是农民寻求变革和政治创造的现实基础;具有试错特征的渐进式改革为农民在选举政治中的创造和探索,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国农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反抗和无畏精神,是农民在选举政治中探索和创造的重要主观条件;农民的务实灵活和可塑性,是农民在选举政治中探索和创造活动能够实现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开放和流动的社会环境,为农民在选举政治中的探索和创造提供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农民也是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