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江西东北部的婺源位于黄山、庐山和景德镇构成的旅游黄金三角的中心地带。绿植覆盖率高达82%的婺源往往被人们称为“绿树的珍珠”。在《中国国家地理》的“最美中国”评选中,婺源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近年,婺源更是成为生态旅游的首选地。婺源的绿色农田间还散落着很多保存完好的吉村落。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中式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周建梅 《职业时空》2008,4(9):195-195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旋律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南昌市旅游业乘着“中国乡村游”的春风,凭借自己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狩猎、漂流、探险、“农家乐”等特种旅游产品。同时,各县区也将积极结合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推出“生态乡村游”、“人文乡村游”、“红色乡村游”等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亚敏 《职业》2023,(5):61-63
在中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工院校成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中坚力量。本文针对当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的情况,通过阐述某技工院校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新思路,指出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素养提升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升温、提质增效的必然前提,技工院校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了“农家乐”主题的旅游形式,本文从“农家乐”旅游的兴起、发展、所具备的功能以及对现阶段我国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建议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相似文献   

5.
孙飒 《现代妇女》2014,(7):318-318
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依靠其独特的特色,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乡村旅游也逐渐成为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乡村旅游有很多的新闻点值得新闻媒体积极报道。本文分析了新闻媒体可以从发掘乡村旅游中的亮点,体验乡村旅游特色,发掘乡村旅游的节日庆典新意,发掘乡村旅游中的炒作点四个方面发掘乡村旅游新闻点。  相似文献   

6.
《金色年华》2014,(1):64-71
2014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作为今年旅游宣传的主题,要求加大智慧旅游产品的建设力度,广泛宣传智慧旅游新理念。2014年,广西大力开展“2014中国智慧旅游”活动,南宁有幸成为我区智慧旅游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将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开展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申奥成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这一被赞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正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红色景区旅游老牌的河北省,在新的竞争中能否胜出,并继续保持其品牌号召力,已成为河北省旅游发展的瓶颈。在旅游界,谁能够成功导入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谁就能够成功营造景区形象。市场营销已成为众多景区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利器。其中杭州的“休闲之都”、大连的“浪漫之都”、广州的“南国商都”等已有一定影响。由此可以看出CIS已经由小CIS发展到大CIS,即把原来代表企业C(Corporate)延伸为代表城镇的C(County或City)。CI形象已不仅是单个的企业形象,而演化为整合的区域形象。  相似文献   

8.
乡村生态旅游近年来成为中国旅游行业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虑中国乡村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对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后发现,高校旅游英语人才培养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旅游新业态研究,精心谋划旅游专业英语建设各个环节、适应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开展社会培训、提升中国乡村生态旅游行业从业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敏 《公关世界》2008,(1):18-18
“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市场。”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日前在昆明举行的2007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开幕仪式上表示。  相似文献   

10.
“多背一公斤”的诞生 1973年出生的安猪喜欢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他看到了偏远乡村的真实场景。落后的乡村教育和贫苦的乡村孩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我能为乡村的孩子做些什么呢?”安猪开始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一次偶然的谈话让安猪找到了答案,也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11.
唐模位于黄山南麓(现黄山市徽州区),始建于唐,盛于明清,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这里田园风光幽雅别致,水口园林硕果仅存,亭坊街桥古韵悠悠……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安徽旅游十大美丽乡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凭借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自身特色,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重要生活方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贵州省荔波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主要梳理了荔波县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探索适合贵州省荔波县发展的路径选择,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珂 《现代交际》2023,(4):58-64+122-123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要方式、富有特色的旅游业态,它能够盘活农村资源,优化农业结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我国旅游型乡村存在景区规模偏小、品种单一、品牌效应不强、资源利用率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五个问题,可以通过推动全域旅游、创新旅游产品、树立本土旅游品牌、盘活闲置土地、改进基础设施等相应策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宣淑园 《职业》2014,(21):190-191
我国旅游市场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失其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农家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作用。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农家乐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作为一个永远朝阳的产业,必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乡村旅游产业也必将成为农村快速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蛟河市作为一座典型的农业型城市,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难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绿道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以广东增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健康、休闲等话题,使得绿道研究、乡村旅游研究等具有生态特性的话题日益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乡村旅游开发与绿道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广东增城市绿道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与策略梳理、成果与效益分析、以及对增城模式创新性的总结,探讨了绿道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二者互动、互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有别于“都市风光”上海、“古典园林”苏州、“太湖风情”无锡,杭州作为“爱情之都”有着独特的旅游形象;与三亚、大连等城市所推出的诸如“浪漫之旅”一类的主题不同,杭州秀美的景色以及爱情旅游资源的总体优势是其他城市无法超越的。  相似文献   

18.
著名音乐人、选秀评审达人—可能也是“醉驾入刑第一名人”的高晓松,已经成功度过了其人生中一次重大的形象危机,他不失时机地“利用”这次危机使一个二线明星一度成为娱乐热点,堪称一次完美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的井喷式增长,短视频平台已成为用户展示自我、塑造形象的重要媒介。乡村青年在技术和平台的双重赋权下成为用户规模扩大的增长极,城乡经济的差异、自我身份认同的迷失、"流量为王"的规训使乡村青年急于在短视频平台快速聚集流量,完成个人形象塑造与输出,囿于自身学历、能力和媒介素养等多维因素,低俗、恶搞、扮丑等土味形象成为乡村青年的普遍表演策略。土味形象不仅影响公众对乡村青年群体形象认知,也在诱使乡村青年群体走向利益的"单行道"。主流媒体加大报道力度、短视频平台进行内容把关、地方政府提供发展渠道,打破"城市—乡村"的二元框架,才能使乡村青年正确融入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态和中国青年发展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20.
以影视剧为代表的韩流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传入我国,深受欢迎。韩国影视中展现的悠久文化、旖旎风光、时尚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热情,韩国影视在成功树立本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成为韩国影视旅游的精品资源。对于韩国影视旅游的成功应该给予重视,细致分析出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