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是"与"应当"问题是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自伦理学产生以来,它就一直影响着伦理学的发展。这一问题关系到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联系与区别。英国哲学家休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其后康德等人对该问题作出了直接回应。20世纪元伦理学家摩尔、艾耶尔等人重提该问题,并引发黑尔、麦金太尔、弗兰克纳、哈贝马斯等现代道德哲学家参与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解读,以揭示这一理论问题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并通过引进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实践生活的思想对该问题作出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是"与"应当"是一对重要范畴,法学中表达"是"与"应当"的诸概念容易混淆,而且法学中"是"与"应当"问题具有特殊性,因为法律同时是"是"与"应当";法学中"是"与"应当"的内涵需要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州学刊》2016,(11)
在人类文明的演化史上,生态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关注生物个体—关爱生命整体—关怀生态实体的生命演进历程。如果说,"生物中心主义"关注生物个体的生命权益,但由于缺乏普遍的"实体性"依托,最终处于"作恶的待发点上",遭遇"伦理"—"道德"形态的分裂与对峙,那么,"生态中心主义"则将伦理关怀的中心由个体生命拓展到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但是"居留地"的可靠性遭遇"意志自由"的抽象普遍性,同样无可避免地陷入"伦理"—"道德"形态的悖论与风险之中。人类生态觉悟的辩证运动继续向前推进,未来社会应当建构接纳、包容、整合甚至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多元对话的生态主义"伦理"—"道德"共生互动的价值生态和理论形态,这是生态时代人与世界关系的文明生态觉悟,也是一场世界观的革命和"形态论"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之”“是”宾语前置问题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穗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3):53-54
自"之""是"宾语前置句在《马氏文通》中提出,学界对这一古汉语常见语序规律进行了长期探讨,至今对一些语法现象仍存有分歧和争议。本文中,笔者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及查阅前辈学者研究心得,拟对判断"之""是"宾语前置句的主要语法标志及"之""是"能否作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两个问题进行再探究。 相似文献
5.
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从“是什么”的言说方式走向“沉默”的历史。其中 ,有在“存在者”中寻找“是什么”的根据的本体论的努力 ,有用“是什么”去捕捉“存在”本身或“是”本身的企图 ,有试图超越“存在者”与“存在”本身不可同一的设想 ;还有的为用“是什么”只能说什么划定界限 ,但最后都不得不面对“是什么”的言说方式与“存在”本身或“是”本身的悖论而走向“沉默”。历史给了我们在形而上学的命运中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现代意义的契机 ,因为面对形而上学的“沉默”悖论 ,马克思提出的“实践哲学”可能是人类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重新讨论休谟关于“是”与“应该”的问题 ,指明二者断裂的结构 ,进而阐释事实的复杂性 ,通过增加事实的价值负荷来填塞从事实到价值的鸿沟。在此基础上 ,重新理解真理以及真理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在大科学时代,如何对科技行为进行评价,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对此,我们既要从“是”的角度考察真理,又不能忽视“应当”的价值追求.既要解决好“是”的问题,也应解决好“应当”的问题.任何以“应当”代替“是”,或是以“是”代替“应当”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甚至会带来极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哈曼认为道德是社会约定的。他通过区分四种应当,指出道德应当和理由的相关,论述了实践的领域道德应当和道德理由的关系,因而避免了相对主义。同时在理论的领域通过论述道德应当和理由、理性的关系,批判了理性主义,并对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进行改造。尽管他的观点存在不少问题,但能进一步加深我们对道德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10.
从伦理学的视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解读与分析,探讨其伦理特征和伦理价值,特别是探讨其与当代中国先进伦理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求从新的视角进一步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引发四个问题:在生产力中如何划分、比较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根据和历史阶段是多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观点是矛盾还是一致;劳动者决定因素与科学技术决定因素是何关系。结论是:把生产力划分成科学技术和单纯的人力、物力各种情况的全部具体要素,再进行比较,在生产力中划分、比较出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根据和历史阶段是人类社会自有科学技术起至以后永远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的观点,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劳动者决定因素与科学技术决定因素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劳动者决定科学技术,不被科学技术决定,科学技术不能决定劳动者,被劳动者决定。 相似文献
12.
重提“李约瑟问题——何以现代科学出现在西方而非中国”,对中国当下的传统文化热很有警示意义,至少可以使我们在人类近现代科学的映照下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根本缺陷,唯这些缺陷才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深层原因。认清这些缺陷,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中必须正视的无法绕过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理”是朱熹思想的核心。“理”逻辑上先在 ,且构成万物存在的根据 ,“理一分殊”体现为本体与现象 ,普遍与特殊的统一。道德理性即是“应当” ,是人们行为的唯一律令 ,具有超越性神圣性。“格物致知”作为人格陶铸的内在要求 ,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不断进步的必要过程 ,最终指向人性的完满。 相似文献
15.
伦理学界对经济人的讨论存在着某种偏颇对经济人本身的伦理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的经济人伦理分析所指为经济人本身的道德底蕴及其道德限度的理论分析,以敦促经济人道德人格向伦理学所追求的“应当”的理想人性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仁”这一范畴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在《诗经·齐风》中即见“仁”字:“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尚书·金滕》中亦提到“仁”:“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不过,以上文献中所说的“仁”,似乎只是仪文关备的意思,而并不表现为价值领域中的一以贯之的理想和观念,到了孔子那里,仁发展出了新的结构内容,文章从伦理心境的角度对比解析仁的结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问题学生”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从伦理文化视角来预防和矫正“问题学生” ,一方面要从个体外部进行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则要在个体内部加强道德修养 ,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8.
休谟伦理难题的主旨 ,是证明理性不是道德的根源 ,而不是一概否认事实判断必须承担价值判断 ;尽管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 ,但毕竟分属两个不同的问题 ;所以 ,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后者代替前者。由此出发 ,本文对孙伟平博士的新著《事实与价值》提出了一些商榷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巴门尼德混淆了动词"是"的两种不同意义,即混淆了存在意义上的"是"与谓述意义上的"是",从而不加区分地认为谓述所是的东西也存在,"是者"问题由此肇始。从亚里士多德普遍性学说中发展而来的共相理论,克服了柏拉图主义混淆概念与存在两大论域的逻辑错误问题,澄清了概念与存在的关系,从而消解了源于古希腊哲学的"是者"问题。"是者"不是概念与存在的同一,而是概念本身。原来对于"是者"的本体论研究就转向对于概念的认识论探索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