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关于造成侵犯行为的主要原因,理论家们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研究那些使人产生敌意、作出侵犯行为的场合,对于弄清这一问题是有帮助的。人们为什么要作出侵犯行为?也许挫折、来自别人的威胁、侮辱,以及袭击都可能使人侵犯别人。理论家们的研究报告肯定这些事物中的每一种都可能导致侵犯行为。  相似文献   

2.
根据消费决策是否具有一致性、可控性划分成特质论、情景论。特质论主张在消费者内部有一个稳定的人格特质在起作用,消费者的决策是可以预测的,主张企业应针对不同个性消费者细分市场,影响消费决策的人格特质主要有认知需求、自我概念、创新性人格以及物质主义人格等,在特质论指导下,研究者对消费者决策风格进行了划分,共分作八种,不同决策风格对应不同营销策略。而情境论则认为,消费决策受各种情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其决策行为是可控制、可改变的,其影响消费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市场因素、人际因素以及群体因素,该理论鼓励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诱导消费者决策,主要包括两种策略,交易式促销策略以及关系式体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 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化思想家王元化在出席汕头大学落成庆典期间,于2月12日举行报告会,与中文系教师谈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王元化首先对文化的层次做了系统论的分析,认为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最主要的是该文化中那些甚至比哲学思想更具稳定性、持久性、连续性的因素。历史上许多事实证明,同样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出现了不同的文化类型,这就说明了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不是政治经济的规律所能代替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边沁时,指出人性既有“人的一般本性”,又有“在不同历史时期变  相似文献   

4.
梅罗维茨提出的"媒介情境论"是针对现代大众传媒尤其是电子传媒的研究而形成的传媒理论,由于吸纳欧文·戈夫曼的戏剧表演理论而使得该媒介理论对播音主持这样强调独特个体表演性质的大众传播行为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就媒介情境论进行深层解析,认为媒介参与传播情境的制造,与播音主持传播具有内在契合点,并进一步在理论上探讨了播音主持传播对媒介情境的控制和利用,为现代播音主持行为提出有意义的理论延伸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即各族群文化的互动演化趋势会怎样?马汉和亨廷顿认为这是“文化的冲突”,并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系统论证。但他们说的文化冲突其实既不是文化本身的相互冲突,也不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冲突,而都是利益之争的冲突。除此外是否还会有可以成立的文化冲突论?根据“文化工具论”的评析也不会。因为文化的冲突只会出现在使用文化工具时仅有的两个特殊情境中,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遍性的趋势。相反,文化的融合才是人类文化互动的趋势。因为文化是满足人需求的工具,工具的种类越多越好,于是,很多具有优越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工具会从一个族群流入其他族群。也许有人担忧人类文化互动的融合趋势会消除族群文化的个性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人类文化不能继续在差异中相互促进。通过文化工具论的评析可知,这同样是完全不必要的担忧。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儒家文论的创始人,也是诸子中最早研究文艺理论的人,他和荀子均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艺理论家,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世界观不同,荀子在对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文学观继承的同时又有所不同。两人在文质论上,均主张文质双美,但是论述的角度不一样;在道论方面,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观点,赋予了孔子文艺理论思想以新的内容,为新兴的地主阶级所服务,更加地顺应了历史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构论认为,人的"自我"(即德性教育的主体)是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与他人互动的产物,是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建构的.德性主体性的建构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德性的本质就是在社会文化实践和话语中建构的,建构论中的"自我"观充分体现了此观点.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来看,"德性主体性"这种特征实质上是由情境(从社会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话语和"教育"(知识观与学习观的角度分析)建构的.  相似文献   

8.
破除中西文化交流的三大思想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倡导和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有三大思想障碍 ,即认定不可能有平等的文化交流 ,认定未来世界文化的大趋势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或认定文化融合的最终境界是无差别的、统一的世界文化 ,夸大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不可译性。在对平等交流有无可能 ,无差别的、统一的世界文化有无可能 ,准确的文化翻译有无可能等三个理论问题作了辨析以后 ,作者表达了一个愿望 :中西双方回到平等交流的元点上来 ,加深了解与认识 ,促进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两种文化争论与科学大战的比较显示:不同历史情境中,社会事件在生成路径、生成过程、中心问题、生成动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作为大众媒体传播媒介的语言和文本,对社会事件生成有重要影响。大众媒体刻意制造的社会事件,同样可能具有社会问题的功能。对问题所处领域的判断,是区分学术问题与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的关键。如何正确面对互联网时代大众媒体可能引发的新问题,是学术界、大众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当前和今后共同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全球化已经不仅仅是指全球市场的开放和经济的交融,各种文明之间直接面对的机会增多、程度也逐渐加强。这样,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在“地球村”如何共处就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也成为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不同的观点争论也很激烈。大致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全球化在本质上意味着世界文化的统一,统一到具有“普世意义”的美国文化上来,所谓全球化,亦即美国化;另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逐步同质化;相反,会促使各个国家民族的本土文化更加发展,其地方特色更加凸显。全球化的过程将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为此,有的西方学者断言:人类文化发展总的趋势是对抗和冲突,而且是引发全球政治冲突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1.
翻译质量评价研究在我国译学研究中已经走过了相当一段路程,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论文围绕我国翻译质量评价之歧路、西方翻译评价理论在中国之引介、翻译质量评价新动向等方面对国内翻译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的翻译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作为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语言学为翻译质量评价提供了强大理论基础,语料库研究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证研究路径,将这二者结合或可使翻译评价研究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特许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的一种事前控制手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特许行为都可以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只有合法有效的特许行为才能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公用事业特许行为的合法与违法虽然与特许行为的有效与无效密切相关,但并非等同,两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效的特许行为并不一定合法,违法的特许行为也并不一定无效。具体说,主要包括4种形态:合法有效的特许行为、违法无效的特许行为、违法有效的特许行为和合法无效的特许行为。每一种形态都有其具体的存在情形、适用限制和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与中国人人格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中西方人格概念的词源和内涵的分析,人格内容可划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包括个体的外显行为、内心体验、动机和神经生理基础等四个方面,不同层次之间存在密切的交互关系;文化对人格的不同内容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由于对行为含义观察角度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人格结构的特点也是对文化意义的直接反映.以后的研究应关注文化对人格、行为和适应之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戴卫·戈德尔是继罗尔斯之后 ,对契约主义思想影响最大 ,同时也带来了最多争议的思想家之一。他从塑造理想市场的需要出发界说人的道德与理性 ,认为二者同市场的运行原则———有限制最大化是和谐一致的。道德与理性的一致性假设虽然能够有效解决市场分析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但是 ,这一假设本身依赖于一个理想市场的优先存在。两个假设的相互依赖最终使得戈德尔的道德学说陷入了解释学的循环  相似文献   

15.
实务界与理论界对租赁汽车抵押借款行为的定罪问题观点不一。在明确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租赁行为与借款行为的关系及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范畴三个问题后,结合想象竞合犯理论解决此类行为的定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玄学作为儒、佛、道等多家思想交融糅合后产生的新哲学思潮,其内部诸因素并未达到实质性的融合,特别是强调伦理本位的儒家与提倡人格自由的道家,无论是在现实的处世态度还是理想境界的理论构建上都存在着差异。正统玄学理论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中的矛盾,从而使六朝名士于内外两难中产生了双重人格,其处世哲学与理想追求也呈现异化的倾向。然而,六朝后期的士族文人逐步将玄学两大理论家王弼与郭象所构建的超越的精神境界现实化、世俗化,它体现在名士的认知方式、典型的文化行为中,更体现在六朝后期人们对理想世界追求日趋平淡冲和的色彩中。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制度是高校为了实现办学目标、保证有效管理运行所制定的工作规范、行为规范和运行规范。加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是落实依法治校方针、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要遵循合法、公平、稳定、高效、系统的原则,形成加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策略:制定完整的制度层次体系、做好制度的配套建设、强化监督和反馈、营造良好的制度建设氛围。  相似文献   

18.
论公证行为可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证处按其性质是准行政机关,属于行政主体,把公证机关改制为司法行政机关领导下的法律赋予了公证权的事业单位是合适的,可以解决实践中和理论界对公证处的性质定位不清的长期难题;将当事人对公证处的公证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显然非常合适,符合行政诉讼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实物期权方法用于不确定条件下投资,忽略竞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竞争导致期权价值侵蚀而使投资者投资阀值降低。期权博弈理论方法已成为金融经济学解决不确定条件下投资估价与决策的主流文献之一,它融合了两个成功的理论——实物期权理论与博弈论,该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家所采纳.本文对多寡头企业连续时间实物期权投资模型下的能力扩展与随机微分博弈行为及几个关键因素诸如不确定性、最优时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不再是“就碳论碳”,而是与数字革命、新冠疫情、地缘冲突等国内外重要形势密切关联,亟需以更宽阔的学科视野、在更精细的时空格局上开展更系统的气候政策研究。基于对气候政策研究发展进程的回顾和对未来研究趋势的研判,提出气候政策研究在多维风险和效益、多主体行为响应机制、碳中和转型路线优化三个方面的前沿动向和发展需求:一是权衡系统零碳转型的风险与效益,评估气候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及其在不同时空、不同人群中的分配差异,为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提供理论依据;二是识别需求侧行为的驱动和激励机制,设计面向福祉和公平的碳中和行为干预措施与政策,为动员广泛的社会参与提供政策牵引;三是研究碳中和关键战略性技术的定位及其路线图施工图,通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技术部署攻克转型过程中系统协调发展、产业步调一致的难题,为碳中和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方案。发挥这些关键科学认识对碳中和转型的促进作用,还需要突破新一代气候政策模型的开发,解决微观不确定性模拟与宏观综合评估模型的耦合问题,将风险感知、技术扩散、投融资与消费行为、政策影响与反馈等气候—社会—技术系统的关键过程纳入综合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