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科索沃的民族冲突升级,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科索沃民族冲突的发生既有久远的历史根源,也有现实的政治原因。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曾给予科索沃自治省的地位。新南斯拉夫成立后,塞尔维亚当局收回了科索沃的自治权利,对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采取高压政策。波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斯拉夫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时期”,西方报刊称南斯拉夫“正坐在火药桶上”,这虽然是言过其实,但它的局势确实严峻。其主要表现,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生活不断恶化,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也出现了某些危机。在这些危机中,南斯拉夫科索沃的民族问题则已经成为影响政局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是南斯拉夫一个主要由阿尔巴尼亚族人聚居的地区。西南与阿尔巴尼亚毗邻,面积10800多  相似文献   

3.
国际舆论已多次关注到南斯拉夫经济、政治形势的恶化。1988年1月20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召开听证会,专题讨论南斯拉夫危机问题。最近,欧洲共同体各国外长又在康斯坦茨召开会议。会上,有人警告说,南斯拉夫也许“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科索沃的局势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科索沃问题基本上是民族问题。阿尔巴尼亚人在该省占绝对多数,人口超过150万。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只是少数,约占12%。阿尔  相似文献   

4.
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有6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黑山族和穆斯林族),此外,还居住着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当中,人数最多的是阿尔巴尼亚人,共有1,731,252人;其次是匈牙利人,人数为426,865人。在上述6个得到承认的主体民族中,有5个拥有自己的享有相当大主权的共和国,剩下的穆斯林族则通过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大的两个少数民族——阿尔巴尼亚人和匈牙利人,集中分布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  相似文献   

5.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族的平等地位在阿尔巴尼亚反对南斯拉夫的宣传中以及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民族政策在对待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族的问题上遭到了攻击。因为这些攻击缺乏客观的事实根据,而且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意图,所以我感到有必要向公众舆论阐明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一些事实。今天生活在南斯拉夫的阿尔巴尼亚族在历史上曾经历过极其沉重的凄惨岁月,他们遭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泛伊斯兰主义的影响下,巴尔干穆斯林进行分离主义活动,提出自治的要求,不断同所在国主体民族发生矛盾和冲突。这部分居民主要居住在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桑贾克、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以下简称波黑)、马其顿、保加利亚和希腊。在罗马尼亚和克罗地亚也有少量的穆斯林。巴尔干穆斯林的起源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和统治是分不开的。巴尔干学者普遍认为,巴尔干半岛上的穆斯林是奥斯曼帝国向新征服地区移民和同化当地居民的产物。他们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1)来自土耳其本土的奥斯曼突厥移民;(2)从欧洲被征服…  相似文献   

7.
赵琪 《民族学刊》2010,1(2):100-107,164-165
科索沃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从国际法视角来看,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的行为,既不是科索沃人民自决权的体现,也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实施,更没有取得塞尔维亚的同意。它侵犯了塞尔维亚自由决定其领土法律地位的权利。对科索沃独立的承认给国际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1993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部长会议上高屋建领地提出了“民族宗教无小事”的著名论断。这是对古今中外历史的和现实的民族宗教问题所作的科学总结。南斯拉夫科索沃问题的爆发,再一次证明,这一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一、前南地区的动乱,是民族和宗教问题引起的南斯拉夫人民是勤劳智慧、热爱和平的,他们与其他巴尔干人一道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文明──爱琴海文明,南斯拉夫美丽的家园曾被人誉为“人类创世纪的伊甸园”。然而,这块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却屡屡成为战争的策源地,被视为“欧洲火药桶”,千百年来,战乱不止,人民难以享…  相似文献   

9.
当询问南斯拉夫朋友的族籍时,常常听到的回答既不是“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也不是“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或其他主体民族及非主体民族和民族集团的名称,而是一种不表明族别的称呼——“南斯拉夫人(iугословен)”。不用说,一般都会把这种回答看作是表明他的国籍的。其实不然。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才弄清了这个很少为人所知和尚未得到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波黑冲突中的克塞两族曹育明在旷日持久的波黑冲突中,战斗的三方分别是塞尔维亚族、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在原波黑共和国的436万人口中,穆族占43.7%,塞族占31.4%,克族占17.3%。由于南斯拉夫解体,前人民军中的斯洛文...  相似文献   

11.
刘泓 《中国民族》2008,(10):70-72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总理塔奇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一时间,科索沃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科索沃在宣布独立之后的第二天,关国和欧洲几个大国纷纷予以承认,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若干国家则表示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的背后隐藏着的大国博弈问题迅速凸显。于是,有关科索沃独立是否符合国际法、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霸权计划和科索沃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等问题,将人们的目光逐渐聚拢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一如果我们希望在南斯拉夫建立各民族平等的实际基础,那么联邦执行委员会和对其活动负责的人们,不论其民族成分如何,显然不能不主张在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造成一种合作与谅解的气氛。因此他们对本身所属的共和国的利益以及对南斯拉夫的任何其他共和国、或非主体民族和自治省的利益必须一视同仁。因而各联邦机关必须在这样的原则基础上进行活动,而不能仅仅成为某种出现在联邦内的暂时的局部利益的代表。出于这些理由,而也由于在原则上应当抛弃在自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施加压力的方法,尤其要抛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在东欧各国中,属南斯拉夫最为复杂。本文以南斯拉夫民族问题为议题,概览南斯拉夫的民族构成,叙述多民族的南斯拉夫的联邦制,并列举其国内现存的民族问题。南斯拉夫的民族构成现在以1981年的国情调查来说明南斯拉夫的民族构成。由于民族和少数民族有所区别,首先谈谈民族。南斯拉夫可概括为7个国境、6个共和国、5个民族、4种语言、3种宗教、2种文字及1个国家。然而,虽说是5个民族,但更为确切地说,现有6个民族。表1所示的民族分类中包括穆斯林人,这也许给人一种异样感觉。由于伊斯兰教徒生活在南斯拉夫,故穆斯林也被认作一个民族。可见,南斯拉夫有6个民族,他们分别建立了共和国。参照地图就很清楚,数量上最多的民族是塞尔维亚人,它占总人口的36.3%。其余依次为克罗  相似文献   

14.
民族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乃至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冷战结束后,世界民族问题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成为诱发国际和地区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由来已久、盘根错节的南斯拉夫民族危机无疑又是整个世界民族问题中的典型个案。虽然波黑战争与科索沃战争的硝烟已过,但人们仍不禁反思,民族主义为何成为威胁与破坏南斯拉夫多民族统一的顽症? 南斯拉夫处理民族问题失策的根源何在? 南斯拉夫民族关系为何在联邦制国家结构的演变中再现危机? 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国际化与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  相似文献   

15.
1981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我曾有幸考察访问了南斯拉夫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内的多民族聚居区——兹雷尼亚宁。我们的车队从伏伊伏丁那首府诺维萨特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向东疾驶,越过蒂萨河便进人了兹雷尼亚宁地区。兹雷尼亚宁气候温和,一望无际的平原,到处流水潺潺,绿树成荫,土壤肥沃,是南斯拉夫得天独厚的粮仓——“伏伊伏丁那粮仓”的中心。田里庄稼已经收割,绿树丛中现出红顶农舍。其造型新颖别致,好似座座别墅。这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郝时远研究员的新著《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从南斯拉夫的历史解读科索沃的现实》(以下简称《火药桶》)一书于1999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后,迅即在学术界引起热烈反响。1999年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世界民族和民族理论两个研究室的研究人员特就此书举行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这本书不论现实意义、理论建树还是研究方法都堪称上乘,值得称道。与会者指出,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侵略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新秩序建立过程中一次重要事件。它虽是国际政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这…  相似文献   

17.
……马其顿人民在南斯拉夫各兄弟民族的共同斗争中,在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自己的国家,取得了民族和社会的完全解放,建立了国家法制,并作为一个民族得到了确认。马其顿人民通过几个世纪的斗争,终于取得了如此宏伟的胜利。马其顿人民解放运动是从反抗奥斯曼人的暴政中发展起来的。在上个世纪末就创立了以强调自由的、自治的马其顿国家为口号的马其顿革命组织。同时它是从认为要进行解放斗争就必须反对邻国资产阶级——保加利亚、希腊和塞尔维亚的资产阶级对马其顿的野心这一信念出发的。在马其顿人民的民族革命、社会革命和民主革命中,在伊林登起义中宣布了克鲁舍  相似文献   

18.
战争胜利者与失败者的联合当前南斯拉夫戏剧之本质的、历史的原因在于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后联合为一个共同国家的不同动机和不利条件。这一联合尽管是分散生活、并依附于土耳其和奥匈两个帝国的所有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民族思想家们上百年的愿望,但只是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处在同盟国方面的塞尔维亚的解放斗争的胜利,才使这一联合有了可能。联合只是在奥匈帝国的失败和瓦解中才有了可能,这一帝国的臣民中包括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祖国遭受占领者奴役的时候,他们继续推行其灭绝人寰的计划:挑拨南斯拉夫各兄弟民族进行血腥的自相残杀。应该制止敌人的这种罪恶意图,我们党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地保卫受迫害的人民群众。在克罗地亚,那里有一个德国和意大利收买的代理人、杀人犯帕韦利奇,他开始野蛮地迫害塞尔维亚人、犹太人等。我们党最坚决地反对了帕韦利奇的暴政,同这个强盗及其乌斯塔什匪帮进行了最激烈的斗争。党在克罗地亚率领受迫害的塞尔维亚人民群众,组织了游击队,成了受迫害的塞尔维亚人的领导者。因此,帕韦利奇匪帮  相似文献   

20.
组成新的共同国家的南斯拉夫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下,一直生活了十三个多世纪。尽管南部斯拉夫各民族早就有联合的愿望和要求,但是在1918年至1920年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的国家以后,立刻就暴露出一个问题:这个新国家陷入了重重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由大塞尔维亚霸权主义、卡拉乔治维奇的君主制度和资产阶级政府造成的,并在一开始就变得十分尖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民族问题未得到解决,而统治集团全然无视这一问题的存在,大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