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现实主义精神、真实性、典型化这三个方面切入分析阎连科《日光流年》对传统现实主义的 坚守与创新,论证其所呈现的现代现实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现实主义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恩格斯的关于现实主义的经典论述在当下得到了多元化的阐释,而它的深层界定应为现实主义精神或现代性精神。现实主义在当下中国仍然是作家割舍不断的情结。在中国当下语境下,只有用现代性精神对后现代主义中国化,现实主义创作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安德森在《小镇畸人》中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的情节要素,而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精神顿悟、象征等手法,按照人物的心理变化轨迹来表现复杂社会背景下人类深刻的精神危机。《小镇畸人》是美国文学史上较早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对其后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的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路遥继承了从赵树理到柳青的文学传统,对现实主义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路遥现实主义的美感来源,归纳出路遥现实主义具有的三大审美价值:通过构建真实的"现实生活"确立小说的审美之基,提高农民审美话语在当代审美结构中的地位,塑造肯定农村劳动的审美文化。除此之外,路遥现实主义审美精神还包含了他对劳动的审美矛盾心理,我们据此讨论了当代审美共同体的构建问题。最后展望了如何继承和发展路遥的现实主义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是当代全球治理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的时代情境中,现实主义仍然主导着各国的治理实践。现实主义全球治理观植根政治现实主义思想传统,经由传统现实主义,传承至新现实主义,成为全球治理的正统理论。基于性恶论、理性行为体和国际无政府状态的设定,现实主义对全球治理报以悲观谨慎的态度,突出国家的治理主导地位,赋予权力政治以决定性意义,由此塑造了一个充满敌意和冲突的世界。面对疫情对全球治理构成的挑战,梳理现实主义全球治理观的历史演进,剖析其观点的发展逻辑,可以为准确研判当前大疫下的全球治理现实提供可资借鉴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浙江潮"引领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思潮,取决于浙江作家对世界文学新潮的敏锐感知与把握,也根因于积淀深厚的地域人文传统对现实主义的精神呼应。其引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新文学各个时期都有显著表征,集中体现在对各种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丸叶诗派一向被认为是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但在实际研究中.唯有现代主义的艺术探索和审美特征被不断强调。事实上,无论是从九叶诗派的诗学主张还是从其创作实践来看,作为一个诗歌流派,其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不应被忽视。在自我与世界之间思索的自觉使九叶诗派追求的现实主义获得了更为阔大和深邃的内涵.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油画自五四运动时期传入中国后,由于对国情的适应,很快便生根发芽,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基础,而其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深化成一种民族的精神。新中国的艺术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在世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各种形式风格的流派,具象写实绘画已不再是当代油画的唯一语言。然而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却始终存在。因此拥有了现实主义精神的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现实主义深化的标志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本文通过比较 ,深入地阐述了这首诗表现出来的诗人积极入世的态度 ,勇敢地面对、批判现实的精神 ,投身政治、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思想。这首诗深刻的思想 ,浓郁的感情 ,沉郁顿挫的风格 ,把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诗人后期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诗人现实主义道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念认为法律天生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而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法学界兴起的法律现实主义,否定了认为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的传统观念,对美国正统的法律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对于法律的不确定性的主张,可以称之为对传统法学的一次致命性的打击。我们试图在学术脉络中凸显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反确定性传统的法律观,力图揭示其所作出的学术贡献以及限于自身视角而难以逃脱的学术限度。这场“反叛性”的运动,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批判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现实主义的消失正是它的胜利,因为法律现实主义的实际目标与任务,就是要突破人们对法律的旧有理解框架,打破已有的思维惯式。  相似文献   

11.
谈"新写实"小说对"原初现实主义"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写实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创作倾向,它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摒弃革命现实主义作品中那种强烈的政治色彩、理想主义色彩,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展示生活本相,还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处境,表现出世俗化的倾向。所以说,新写实是原初现实主义的回归,是对革命现实主义的反动。  相似文献   

12.
论近年来新历史小说创作的转型与回归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历史小说创作呈现出转型与回归趋向:由原来突破现实主义创作成规转向回归现实主义,出现线性完整叙事回归、史诗性艺术追求及确定性价值意义重现等,体现出与同时期的理性历史叙事(即传统历史小说与新革命历史小说)相整合的趋向。这是现实社会和文学秩序重构努力的结果与体现,与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的再次转向及读者阅读心理定势有关,但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良 《东方论坛》2013,(4):80-85
新写实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艺创作方法和表现形态,在当代中国文艺实践中显现出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演变轨迹,基本上反映了30多年来中国文艺创作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生态全景,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追求和审美转向。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比较,它的美学基础、价值理想、表现方式、形象塑造、主体定位、叙事角度、历史背景和文本主题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由此主导了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格局,得到了普遍而广泛的社会认同,世所瞩目,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现实主义作为20世纪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以往的不同意义在于不对生活做机械的模仿、照相,而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崭新的风貌;即使吸收一些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观念和表现方式也是有限的,也是现实主义基础上的一种变异和探索。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在这段时期里此起彼伏,大致经历了复苏、深化、低谷、回归这四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随着各自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有着不同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两种现实主义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贾平凹的《秦腔》和余华的《兄弟》这两部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的具体分析来探讨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创作趋向,在这两部有标志性的作品中,《秦腔》可以称做是一种模拟社会、模拟自然、模拟生活本来面目“法自然的现实主义”;《兄弟》是以夸张和怪诞的手法创作的怪诞的现实主义。这两种审美风格的出现呈现出:新世纪小说重新回到现实社会,重新关注我们当代生活的一些关键问题,关注我们当代生活的精神状态的趋向。同时,也提示我们对文学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文艺多元化发展现状,阐释文学创作两大主潮:新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发展与后现代主义的东方化蜕变。  相似文献   

17.
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普特南哲学的终极命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对立是普特南哲学的内在追求。普特南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转变 ,即由科学实在论向内在实在论转变 ,再由内在实在论向自然实在论转变。每一次转变都是向生活实践的进一步皈依。内在实在论由于尚未真正摆脱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思维方式 ,故显出自身学理上的不融贯。而自然实在论在生活实践的层面上纠正了传统二元式的思维方式 ,坚持了实在论的追求而又抛弃了实在论的形而上学的包袱 ,在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之间寻得了一条中间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新写实小说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据,探讨了作家如何成功地领引当代文学的发展和认知策略。在当代中国多元思想的整合中,面对中国文学“无主题”的困惑,作者试图分析并提炼新世纪进步文化的人性内涵,为领悟欣赏当代意识的中国文学,洞开了新的审美向度和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19.
"写实"内涵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正因此,才决定了其丰富性,留给画家个人发挥空间的广阔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写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写实"的衍生,但它们的内涵却区别卓然。相对于传统,现当代写实在原有传统写实绘画与抽象艺术互相消长基础上,吸收了诸多现代主义成果。中国写实油画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新写实"的嬗变,呈现更广阔、更复杂的面貌,可见"现实主义"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所以能在欧美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是与它的"魔幻"表现手法分不开的.因为它善于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变现实为神话,又忠实地继承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了一些新的技法,从而给魔幻现实主义增添了特有的魔幻效果.其具体表现为以拉美土著的传统观念表现生活,多元化的艺术手法,创新的结构形式等等.由于时代原因,它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