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杭生  杨敏 《河北学刊》2003,23(6):82-92
社会学的独特论题是现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既是元事实也是基本的经验事实,它构成了社会学知识的二重性质--理论与方法的结合的基础.因此,社会学方法必然卷入元理论和元预设.由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具有的元理论意义,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预定性假设贯穿在社会学知识的整个过程.本文的论述意在说明,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既是社会学知识的一系列起点,即理论与方法结合的起点;也是各种分裂的传统、"方法论斗争"、社会学知识形态分野的起点以及知识整合的努力的起点;当然,它也应当是社会学重建的起点.因此,对社会学元理论层面问题及其与社会学理路和方法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探索,能够明确社会学实现重建所面对的真正问题.  相似文献   

2.
也谈社会学的学术规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学术规范问题是件好事,因为学术规范对一门学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了解社会学的学术规范,对于我们了解社会学有哪些层次的规范,这些规范在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并弄清其它与学术规范有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本文就有关社会学学术规范的问题与罗教讲同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4.
社会问题并不天然地就是社会学问题。社会问题潜在地可以是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社会科学的问题。通过社会学视角作为纽带,社会问题可以转化为社会学问题,从而进入社会学学者的视野。问题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同于社会学问题的解决,社会学问题追求真理,要求保持价值中立;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必定基于一定的价值立场,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体现为一个过程.米尔斯提出的"个人困扰"、"公众论题"与"社会问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根本的区别.苏力温继承了米尔斯的"社会学想像力"的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来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背景因素,包括背离集团的价值观和准则、社会制度有效性的下降、社会及文化分化的扩展和权力的应用.这四大社会背景因素的排列次序既体现了社会问题从初显到确认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展现了各自对社会问题由低到高的作用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回顾与展望:制度社会学视野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已往的研究分别在宏观上和微观上研究了农民工体制:宏观上主要从政策分析、制度公正、社会排斥和法学等视角进行研究的,微观上主要对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等进行研究。但是农民工问题仍存在制度社会学研究空间,如制度困境与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研究、农民工组织建设研究、民间组织的培育与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崛起成为现代化发展的象征,社会学家以独特的视角,对城市社会学开展了研究,包括:城市化研究、城市社区研究、城市人研究。城市社会学在研究过程中确立了研究目的:即人的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品位,即时代性、创新性、战略性。由此确定该学科研究的基本结构应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支持系统和城市社会问题等三个层面研究。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军 《学术论坛》2002,(6):119-122
社会学自诞生以来 ,在其理论形态上出现了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三种不同的发展取向 ,且分别经历了古典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和当代社会学理论三个不同阶段 ,并最终形成了一种“现代化研究范式”。而当代全球化的兴起 ,为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社会学理论必须应对这种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法律社会学:历史与范式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社会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近年来得以蓬勃发展。从其发展历史来看 ,由于研究对象、理论取向和方法原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学科范式的不确定性也就显而易见。为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建构一种常规研究的范式在目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论身体社会学的产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社会思想中,对身体的关注从古希腊、中世纪到近代以来都有论述,在传统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中也有反映。直到20世纪80年代,身体社会学才正式产生,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从理论上看,这是西方理论界长期以来对理性和现代性、身心二元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当代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福柯的理论、消费理论等影响不断扩大的结果;从现实上看,这是西方工业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科技进步和医学技术发展对身体的塑造和改变引起人们不断反思的结果。身体社会学更是当今社会学反思性、阐释性的产物,它试图把人从科学和理性的双重霸权下救赎出来,关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生物性、感受性和体验性,使人们重视身体、理解身体、反思身体,达到人的解放和自由。但是,这个道路还十分漫长。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动因及其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动因,既存在于客观的制度环境之内,又存在于主观的 内在需求之中。正是这种需求,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其出发点是地方政府行为适度 化。包括:行政管理行为适度化、经济管理行为适度化、公共服务行为适度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的"个人"是现代性过程催生的重大历史产物之一,这一过程赋予了"个人"独特的现代性意涵.也造就了"个人"所背负的沉重问题:背弃自然、背对历史、社会共同性的迷误,这些问题表现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严重扭曲.在社会互构论看来,个人的现代性意涵对于破解现代性的重大问题和深刻危机有着根本性意义.故须开辟现代性的新走向,以彻底变革人与自然的现有关系;拓展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视野,以理解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真实意义;阐析现代社会的共同性意涵,以重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个人征信中信息主体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用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公开性,因此现代社会更强调当事人控制下的信息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无需征得信息主体的同意;对于信息主体的告知,应当在已经使用信息主体的信用信息,并对其采取"不利行动"时进行。不仅应当保障信息主体查询自身信用信息的权利,还应当保障一定条件下免费查询的权利,并明确查询的范围和程序。在明确信息主体享有对错误信用信息提出异议,以及请求更正或删除权利的同时,还应当明确:核实争议信用信息的举证责任由个人征信机构承担;信用信息更正后,应当通知此前一段时间内曾经获得该信用信息的使用者。  相似文献   

14.
菅从进 《兰州学刊》2008,(8):102-108
权利的防御权能,是指权利主体应享有的一种要求其他人承担不得侵害其权利的不作为义务的能力。在一个真正实行宪政和法治的国家,权利的防御权能应主要是针对国家机关的。从权利的防御权能充分化的角度,可对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应承担的相应消极义务,进行系统的条理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领域的角度来看,"合法性"问题指代的是社会制度、规范与秩序本身的正当性及其社会认同程度,其基本范畴包含五个层面的内容;公民意识的培育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意识形态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状来看,公民意识的增强对其社会领域内诸多"合法性"的建构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为其提供思想基础与民主实践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中国社会处在供给不足的旧态势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大力增加生产,努力扩大供给;那么,中国社会处在需求不足的新态势下的主要矛盾就应是"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物质文化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就应是大力增加消费,努力扩大需求.当然在这两种态势下的根本矛盾仍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根本任务仍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虽然根本任务未变,但完成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着力点即主要任务要从增加供给转到增加需求.  相似文献   

17.
企业成长的经济学分析——一个金融维度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荣 《文史哲》2004,(3):157-164
已有的企业成长理论基本是从技术维度、组织维度和制度维度展开,在企业成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其解释力正在减弱,由此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视角。金融维度的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的历史成长与金融制度的演进互动共生,生成企业价值的二元化——实体价值与虚拟价值。企业成长的金融实质是企业追求实体价值最大化与虚拟价值最大化之间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的社会学:从反思性到自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迪厄提出的“社会学的社会学”对社会学反思性的“单向度”理解实现了超越——其反思性具有学术的、道德的和政治的三重向度。布迪厄不是把反思性本身作为目的,而是将其视为实现学术场域自主性的前提性条件,而且其反思是对社会科学的学术前景和理性的政治前景的“双重忧虑”。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假设与制度认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赵昆 《齐鲁学刊》2007,(5):122-125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最基本假定,"经济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主体,但它必须受制于制度的约束。制度是规则的集合,是一系列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但一种制度框架只有经过制度认同,经过所有公民价值批判后,才能为人们所认肯和接受,公民才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社会才会有基本公正的秩序。  相似文献   

20.
发展正义: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正义是对发展的正义评价与约束,是体现在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中的正义理念和正义原则.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随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由分离到融合,随着社会不公正在发展领域中的凸现,发展正义问题正成为当代社会正义问题中十分重要的领域.确立发展的正义维度是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合理性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