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述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
教学过程是伴随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应注重情感的参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语言美、师生共同培养情感美以及教师强烈的责任感是塑造教学过程情感美的重要方面。对于教师尤其是作为语言工作者的英语教师来说,充分发挥其学科的特点,注意教学中的情感美,利用情感美因素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种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岳伦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1):132-135
稼轩词是一部具有情感美的伟大词篇。这种情感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忧虑之情。这种情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吴淑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3-145
炎陵民歌的情感美具有四种类型,即爱国美、亲情美、爱情美、友情美。炎陵民歌情感美的特点是抒发了炎陵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各种复杂情感。炎陵人民抒发的各种复杂情感,其价值和作用主要表现在真挚感人和强烈动人这两个方面。挖掘炎陵民歌中真挚感人、强烈动人的情感美,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涂清平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学生的原动力有两个:一是压力,一是兴趣,它要通过教师的看味、识味、觅味、咀味来实现。教师只有做到对教材既能明于心,又能明于口,课堂教学就一定生动有味了。 相似文献
5.
林荣松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郁达夫认为“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在郁达夫那里,美与情感互为表里、不可或缺,彰显了小说现代化的品格.美与情感的交响,带来郁达夫小说抒情艺术的三大特征:其一,以抒情的方式刻画人物;其二,用抒情的笔调描绘景物;其三,按抒情的要求安排结构.郁达夫抒情小说以独特的审美形态,表现出一种创造的活力和新鲜的风貌,为现代小说文体的革新和构建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郭庆财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6):114-119
"比兴"是我国古代诗学批评中一个重要而多歧的范畴。汉代经学家论"比兴"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在郑玄那里,譬喻而兼美刺乃是"比兴"的意义所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一方面受毛、郑的影响,肯定了"兴"负载的"刺过讥失"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更从情理之异、隐显之别来区分"比"、"兴",从而凸显了"比"、"兴"本身的美学意味。这两种观念的夹杂和歧出,实际反映出毛、郑诗说的深广影响与南朝文学摆脱政教约束而独立的倾向之间的冲突。由此,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强调教化功能的"比兴"说与强调美感意义和艺术效果的"比兴说"乃呈现出双水分流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徐飞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希腊古瓮颂》是济慈脍炙人口的颂诗之一,诗中的“美即真,真即美”观念尤为世人关注和争论不休。本文拟就诗人所主张的美、真以及美与真的关系,结合他的《希腊古瓮颂》、《忧郁颂》及其书信来揭示这个命题的深刻含义,并认为诗人美学思想的核心乃“美即真、真即美”。 相似文献
8.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5
文章是对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的访谈录。屠岸先生几十年来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领域辛勤耕耘,收获丰硕,成就巨大。在访谈中,屠岸先生就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翻译作品的选择、诗歌翻译的策略和精髓、诗歌翻译的真与美以及翻译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也发表了他的真知灼见,并对有志从事翻译研究和实践的青年学者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情感与艺术向来密不可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是对情感的独特表现。作为艺术源泉的不可遏止的情绪,乃是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这里的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情感,只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它是在审美状态下伴随知觉活动产生并转化完成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感,艺术符号则是它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刘博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45-47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世纪音乐以其独特的理性色彩显示出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音乐美学方面,中世纪是一个将继承自古以来的宝贵遗产与发展全新的文化意识进行有机结合的历史时期,它将柏拉图的实用主义音乐美学、亚里士多德的"高尚的享乐"中庸音乐美学与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音乐美学等美学成果继承下来,融入到几乎成为中世纪唯一思想体系的神学的意识形态中,开创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神学音乐美学时代。中世纪的音乐美学绝不是由于在所谓黑暗统治之下而缺乏建树的,它的独到之处正是基于对音乐功能的独特认识:音乐在当时作为服务于神学的工具,只有使人们达到所谓心灵净化的境界,将世俗情感与宗教情感这组对立矛盾解决并使之统一的时候,它才会受到尊重,获取在神学统治下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1.
徐龙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84-93
为了确保基督宗教美学的宗教性,托马斯·阿奎那开辟了一条理解基督宗教美学的新道路,亦即在论证美的过程中,既不介入神学论题,也不借用神学方法,而仅仅是在哲学的语境中,以哲学的法度和思维方式,通过诸如存在之美、此间世界之美、至一、完足、比例关系和清晰性等概念,研讨了上帝即是美这一主题.此乃证明的道路.本文认为,托马斯研究基督宗教美学的动机或原因,盖源于他不仅要处理基督宗教哲学在构建自身之初,亦即在教父时代所包含的一个内存矛盾,同时也要消解斯多葛学派对基督宗教哲学的某些影响. 相似文献
12.
葛文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22-124
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其纳兰词是清词"婉约派"的典范。纳兰词中的爱恋词、羁旅词及友情词以"情真意切"著称。在纳兰词的英译传播中,"传情"特点应该是译者追求译文"神似"的核心元素,情感的传达与再现应该脱离汉语语言形式的樊篱,充分发挥英语语言的优势,使英语读者在译文中体味纳兰词的"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13.
马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69-70
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绝的文学家。孙犁小说的背景大多是民族解放战争和生产合作化运动,时代风雷激荡着作者的创作激情,他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展现了冀中平原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情景和凸现的人情美、人性美。他的小说如一首首长诗优雅而清丽。孙犁小说的诗意美,美在情感,美在意境,美在语言。 相似文献
14.
理智的喜剧情感的悲剧——试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6)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两对恋人的浪漫史 ,描述了 19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 ,指出金钱、爱情和婚姻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广告艺术中情感所独具的作用 ,广告与情感 ,情感与真、善、美的关系。强调了真与善是构成广告情感美的要素。广告的情感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创意者是否正确地把握了情感表现的快适度 ,是否能处理好情感的二度审美转换及突出广告情感的与众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性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中全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62-66
庄子人性论的主要内容 ,包括道德与人性的关系、人性与物性的关系、人性与生命的关系、性与情的关系。庄子人性论的范围集中在真与美的层面。真与美具有贯通性。真是美的基础 ,美是人性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艺术的境界 ,是对当下的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17.
蔡红燕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87-91
摘屈原作品中,其“美政”理想是一条贯通始终的红线。以“美”为政与以“美”为荣欲至“美”,从“善”如流和从“善”而居欲至“善”,“美”“善”之合流欲成“政”境之可达之途。诗人的知、情、言、行都紧紧围绕“美政”理想而展开,在诸多作品中屈原心中的“美政”大道成为了彰显个性、发抒情感,诉求旨归的诗歌创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相似文献
18.
周桂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3):104-110
约翰·济慈和先秦道家都在真、善、美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济慈把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当成艺术创作的动力和指归,在美的根基上探讨真,又在美的追求中感受善;道家审美观将"真"置于第一位,"美"和"善"均次之.在对"真"的理解中,济慈将存在于主观世界的想象扩展到"真"的范畴中.道家的"真"与济慈的"真"内涵也不完全相同,道家之"真"倾向于本然的存在状态,无关乎主观想象之"真"的问题.从文化渊源上看,济慈对真、善、美的阐释源于古希腊文化的大背景,道家思想中真、善、美三个审美范畴的内涵则建立在"无"这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20.
贾中福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8-52
抗战前 ,南京国民政府从解决民族棉纺织业危机着眼 ,开始实行以推广美棉为主要措施的棉产改进政策 ,并采取了现实、科学的措施 :中央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 ;采用合作社组织进行推广 ;加强美棉品种的繁育工作。美棉推广初显成效 :美棉在华北地区得到初步推广 ;棉花品质也有一定提高 ,这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