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岑参一直以边塞诗著称,其实他的送别诗成就也是很高的。岑参的边塞送别诗没有儿女情长,离情别绪.而是在别离中充满了英雄豪情。本文论述岑参别离诗中所反映出的以身许国、建功边陲的政治热情,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爱国激情,乐观豪迈、积极向上的英雄豪情。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人钟情于抒写离情别绪,诗作颇丰,本文以先唐送别诗作为参照,研究盛唐边塞诗人岑参送别诗中的功业情志、儒学用世情志及雄奇壮阔的诗歌意境等方面的开拓创新及超越。岑参送别诗的特质是诗人改变了先唐送别诗随意点染的写景状物特点,大肆渲染,烘托环境气氛,改变了先唐送别诗普泛化的抒写离情别绪的方式,是独具特色的心灵抒唱,用传统的低沉忧伤的诗题传达出坚定、高昂、豪迈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3.
岑参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携笔从戎十余年,创作了大量边塞题材的送别诗。他擅长用歌行体写送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模式。在内容上,他的歌行体送别诗多描写西域的奇丽风光,表现西域民俗风情和汉蕃交往并描写边塞战争的场面。在形式上,表现为"景物+送"式、"乐器+送"式和"边战+送"式。他的歌行体送别诗不仅在内容上完全出新,而且在形式上也作了大胆的尝试,在表现手法上有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有"饯别必赋诗"的送别传统。到了唐代,送别诗的交际功能逐渐加强,已不仅仅限于"传情言志",而使其充分发挥了"可以群"的社会交往功能。在集体创作的场合下,为了应酬的需要,文士们必须储存一套可供临时发挥、及时套用的模式。岑参的送别诗正具此特点。他的探题分韵所赋之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形成了模式化倾向。在形式上,表现为"三部式"、"两部式"。内容上,在语言、意象、描写场景等方面都有一定类型化表现。可见,送别诗的模式化倾向在初盛唐已初露端倪,这为中晚唐送别诗创作走向模式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行初中教材第四册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这是一首写在特定的环境下送别友人的赠别诗。古人写赠别诗 ,或惜别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或勉励 ,如“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或伤感 ,如“寂寂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岑参在此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怀呢 ?一般读者都认为是惜别情 ;教参认为是惆怅情。笔者觉得诗人既抒发了惜别情 ,惆怅情 ,更抒发了期盼之情。那么 ,岑参究竟要在诗中表达什么期盼呢 ?…  相似文献   

6.
送别诗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至盛唐得以繁荣发展,产生了边塞送别诗、漫游送别诗、官场送别诗等风格多样的送别诗.边塞送别诗写"死别",同时表现了盛唐边塞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态;漫游送别诗写"不忍别",同时也表现了漫游诗人对祖国奇观异景的热爱;官场送别诗写"喜别",表达了隆重场合饯别友人时"勉之忧国恤民"之情.送别诗在大量创作的同时,其交往功能不断加强,并且在"燕集祖送"的特定场合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范,为中晚唐送别诗的模式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岑参的诗歌在他生前就广泛流传,唐以后历代重要唐诗选本大多选录了他的诗作,只是选录的眼光有差别,也就是说对岑诗的关注的方面不同.本文以时代发展为序,依次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历代的"读者"由关注岑诗到关注他的"边塞"诗,再到更多的关注他"边塞"诗的代表作,从而梳理出读者对岑参这个诗人身份定位的发展演变的脉络和线索:即由一位盛唐诗人到一位盛唐"边塞"诗人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8.
作为唐末诗坛成就突出的诗人,韦庄的送别诗不仅写出了离别的苦情,也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与真情,这正是他的行旅诗、送别诗能成为"激发人意"的"好诗"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与唐代方镇使府相关的送别诗大致有两类:一是始于京城的送别,一是始于方镇的送别。中晚唐大量使府送别诗的产生,其意义在于:改变了过去送别诗往往多表现离愁别绪的作法,并拓展了诗的功能,成为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的交际手段。从送别诗的传播过程看,送别诗的特点和意义在于:一、行人使原来定点的诗歌创作得到广泛传播;二、诗的创作价值常常在传播中得到确认,因之送别诗成了诗家竞赛的重要题材;三、由于送别诗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其内容与时代政治密切相关;四、送别诗同时也具有了以诗代笺的通讯功能。唐代使府制度为送别诗功能的扩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齐梁是中国古典送别诗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本阶段送别诗在魏晋的基础上发生了体式上的新变:从魏晋多章组诗结构向单篇短制转变;五言送别诗取代四言之制,并出现了七言送别诗与乐府送别诗的创新;联句诗也从宫庭台阁的帝王僚吏附和应酬渗入送别领域,形成了联句送别诗;送别诗称题也与魏晋有了很大的变化,送别意图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1.
论岑参边塞诗中的矛盾心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岑参是唐代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边塞诗人。在他的边塞诗中,突出地反映了他出塞与思乡、建功与归隐的矛盾心态。这不仅与他的家庭背景、个人气质等有直接关系,而且也是当时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解读岑参的矛盾心态,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诗人及其作品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岑参是盛唐最具代表性的边塞诗人,一生两度出塞,历时五六年,对边地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和积极的反思,创作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其中作于凉州的七首诗,情感意蕴丰厚,广为传诵。这七首诗或记行踪述战事;或抒壮志发乡思;或怀前贤念友朋;或描名胜、绘风情。诗歌呈现出慷慨悲凉的情感特点,表露了诗人在凉州时期复杂的心境,堪称诗人前半生艰辛跋涉的心灵史诗;同时岑参以诗歌为媒介把凉州的物候地貌、风土人情,异域文化传输到内地,推动了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岑参的凉州诗又有文献传播和保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齐梁体诗是盛唐诗人在近体律诗定型后刻意仿效齐梁诗风或诗律而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岑参《夜过磐豆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诗不仅在表现题材和诗情、诗境等方面效齐梁赠妇寄闺之作,而且在写法上也通篇皆对、假物比象,充分体现了齐梁体绮秀映带的艺术特点。王昌龄《诗格》齐梁调声条反映了盛唐人对齐梁体诗调声之术的初步认识和理论总结,后人谓唐代即有齐梁调诗是对此书原文的误读。杜甫戏作的吴体诗《愁》与唐人所作、所论齐梁体在诗歌体式和格律方面均有显著之差异,吴体与齐梁体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诗体。盛唐人之所以不太热衷创作齐梁体诗,存在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而时人普遍对齐梁绮靡诗风和严苛诗律持批判态度是其中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处于历史长河中的明代诗人 ,置身诗学传统 ,亦须对前代诗人做出评价 ,而其中杜诗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本文以杨慎的杜诗观为视点 ,考察杨慎与李梦阳在诗学主张上的差异 ,并解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唐代盛行七言歌行 ,初唐四杰、沈宋、高岑均擅胜场 ,但气局有限 ,而李杜则雄逸豪宕 ,把七言歌行推向了顶峰。李白意气豪迈 ,天马行空 ,一任性情 ,章法多变 ,不受控制 ;杜甫则采用冷静的客观描写 ,寓情感于叙述之中 ,注重功力、律度 ,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  相似文献   

16.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以边塞诗名世,从文学史的角度结合岑参诗作描述岑参西域经历的论述颇多,但分歧亦大,尤以首赴安西路途为最。运用当今学界对唐代西域之政治、军事、商贸、地理、交通及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基本可以说明,岑参首途安西出瓜州后,按常理应该不走丝路南道,不到敦煌,亦不过阳关,而是径由玉门关,走最安全、通畅之丝路中道。  相似文献   

17.
查慎行晚年游岭南,有诗《粤游集》二卷,查慎行的粤游诗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言与行、情与理的全面的生态和谐意识,对自然的诗意化观照和体验,对生命的认同和热爱,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和向往,对人生和现实的超越,是查慎行粤游诗最富有生态美意蕴的内核。从生态美学视野解读查慎行的粤游诗,对于理解清初朱彝尊、王士祯等诸大家的游粤诗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代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高适、岑参具有不同的创作风格.高诗富有深沉浑厚的现实主义气息,岑诗饶有豪放奇丽的浪漫主义色彩.从两人的生活基础、人生阅历、所处地域、性格、气质、创作心态诸方面进行比较,可探知形成高、岑诗风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新近公布的《刘复墓志》的主体部分为刘复自撰,不仅完整介绍了刘复生平,而且述及他在天宝年间与王昌龄、李白交往之事,据此我们可以完整地认识刘复其人其诗。墓志中关于刘复早年生活的介绍不仅可让人了解到天宝学子的修业方式,而且还可对天宝年间以江宁为中心的江南诗坛有更真切的了解。这为解决天宝文学中几个悬案,如王昌龄被贬龙标时间、王昌龄在江宁主持雅集及授学之事,也提供了重要佐证,据此可对著名的《琉璃堂诗客图》做出新的解释。借助这方墓志,我们可对盛唐时期京城之外的诗学活动有更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期,特别是五四运动以降碑学帖学转换时,书法家沈尹默碑体作品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有关沈氏书法生平方面,笔者以"南沈北于"之说法建构当时书艺生态氛围。如民国初年雅集式的结社及展览机制的出现,烘托出沈氏书法风格论点。再则将本文论点核心集中在少数沈氏碑体篆书的作品。特别注重其当年临摹墓志碑帖文与其遗韵分析,依此并稍类比"北于"及两者时代共通点,企图佐证由碑转帖之过渡的主流发展。最后归结沈氏在中国现代书艺史上着重笔法与理论的帖学代表性,及其文化传承事业执着的艺术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