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秀文  谢萍 《学术研究》2005,(7):146-146
由广东农史研究会、江门市林业局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广东农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江门林业发展研讨会”,于2005年6月13-15日在鹤山隆重召开。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及港台的近90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学术论文近60篇。本次会议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农史研究的新路向。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认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农业已经从化肥使用高峰上降下来,而我国的化肥、农药、农机使用却还在剧烈增长,因此我国出现了大量生态安全、食物安全和资源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事实证明,走工业化农业的老路已经很难行得通。我…  相似文献   

2.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聚居的地区.东北各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农业文明.然而,由于东北开发晚近,文化落后,文献积存不多,农史资料更是寥寥无几,给今人的研究工作造成许多困难和不便.正由于此,在关内各农业院校大多设有古农学研究室,农史研究室或农业遗产研究室,各农业院校、财经院校普遍开设农史课.在全国农业史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情况下,东北农史的研究尚处于令人问津的空白状态.因此,《中国东北农业史》(衣保中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问世,具有开辟东北农史新的学术领域,填补中国农史研究空白的意义.通览全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广征博采,史料翔实.资料匮乏、分散,本是研究东北农史的不利因素.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本书作者不辞劳苦,花费了整整八年时间,跑遍了全国各大图书馆、档案馆,翻阅了许多中外文献资料,访问了东北重要的文物考古部门,实地考察了一些农史遗迹,全力搜罗,终于较全面地占有了东北农史资料,尤其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翔实丰富的资料奠定了该书坚实的学术根基.  相似文献   

3.
由广东农业历史学会、江门市林业局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广东农史学会第七届年会暨江门林业发展研讨会”,于2005年6月13~15日在广东鹤山召开。来自北京、江苏、浙江、湖南,陕西、新疆、台湾、香港的专家和广东省内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学者以及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林业厅、广州市农业局、江门市林业局等部门的代表约8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60余篇。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中,有近20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讨论的问题涉及农业史研究的方法、华南传统农业与乡村社会、广东林业史与江门林业发展以及海洋经济、侨乡与碉楼…  相似文献   

4.
<正> 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研究,基本上还是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为了开展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的研究,从而推动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由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杭州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发起的中国现代历史人物丛书编委会筹备工作会议于4月19日至21日,在苏州染织三厂举行。来自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西、安徽、山东的三十多位中国现代史学者和教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就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研  相似文献   

5.
学人简介     
李庆新 研究员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男 ,汉族。 1962年 10月生于广东揭西。 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 ,其后在广东省社科院从事历史研究 ;兼任广东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农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青年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隋唐史、中外关系史和岭南区域经济社会史。主持或参与“唐代岭南研究”、“明代华南海外贸易与珠江三角洲社会变迁”、“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水运”、“广东通史”等项目研究。合著有《广东通史》古代上卷 (广东高等教育出…  相似文献   

6.
<正>由广东民国史研究会组织编撰、丁身尊主编的《广东民国史》一书,已于2004年4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在中华民国时期,广东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广东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几乎都具有全国  相似文献   

7.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王庆成,应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的邀请,在广州作题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过去和现状》的学术报告。王副会长在报告中对我国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当时的一些学者和革命家主要是利用太平天国历史来宣传他们政治上的理想和主张,因此,严格地说,还谈不上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第二阶段从三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有关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著作,同时对太平天国的性质问题出现了意见分歧。三十年代主要有以下四种看法;(1)是市民性的农民革命;(2)是农民性的市民革命;  相似文献   

8.
广东史学界对于香港史的研究,始于50年代,但当时仅有个别学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进入80年代,广东的香港史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并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下面,我们就广东地区香港史研究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七位研究人员和所外三位专家合作撰写,蒋祖缘、方志钦主编的《简明广东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简明广东史》是一部通史性的简史。从时间上说,贯古通今;从内容上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并重,力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简明扼要地反映广东历史发展的全貌。对古代一些波及全国的历史大事,则重点叙述其在广东的展开;一些著名谪宦,只记述其在贬所的活动,一些粤籍名臣,则作为文化名人记载其著述,宦迹从略。  相似文献   

10.
本刊通讯员冼剑民报导: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般总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能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使其能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所以广东社会经济史这一原来有着良好基础的研究领域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更加繁荣。除近年来陆续发表的学术成果外,去年秋“广东社会经济史暨电白县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又云集了广东、香港两地的一批成果,这些论文重点研究明清之广东社会经济,有的还下溯本世纪初叶,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又一次荟萃。这些论文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研究领域、对象大为扩展,角度、层次上亦有新的突破,使地方经济史研究向着系统化、立体化迈进。从横向分支来看,水运史、外贸史、造船史、  相似文献   

11.
七月间,英国伦敦大学柯文南博士到广州进行学术访问,并应广东历史学会和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的邀请,为会员作题为《英国研究中国史情况介绍和有关太平天国起义问题》的学术报告。此外,柯文南博士还到洪秀全故居参观访问。柯文南博士是英国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学者。今年四月份,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邀请,前  相似文献   

12.
<正>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省社科联、广东历史学会、广东孙中山研究会、广东民国史研究会、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市社科联、中山大学历史系、暨南大学历史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单位于1991年9月27至28日,在广州联合举办了广东省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80余人,提交论文48篇.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会、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广东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最近分别在广州成立。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会今年着重研究三个课题:一、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问题;二、关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提出的“异化”问题;三、关于布哈林思想的问题。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今年研究的总题目是:关于四化过程当中提出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问题。分别具体研究下面几个问题:1.关于人在历史准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问题;2.关于研究历史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上海史的研究受到中国学术界特别是上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成果相当繁富.既有通论性的著作,更多专题性讨论,资料汇编、工具书也出了不少,从而在理论建设、方法创新方面皆有重要进展.其中,在对上海城市移民群体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旅沪苏北人、宁波人等移民群体研究较多,但是系统研究广东上海移民的著作尚付阙如.近日拜读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宋钻友研究员的新著<广东人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本书系统而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一百多年间广东人移居上海的历程、规模、人口来源、在上海的空间分布、同乡组织、区域特点,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对于金融、商业方面着墨尤多:而且书中关于广东同乡组织的运作特点、不同县级同乡组织的联系与区别、广东人的宗教与信仰、粤商的商业伦理、旅沪广东人与原籍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都富有创见,言必有征,填补了上海史研究中有关广东旅沪移民史的学术空白,是近年来国内上海史研究中学术含量较高的一部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5.
评《中国农业史》任怀国吴存浩先生的新著《中国农业史》,以200多万字的篇幅全面而系统地描绘了中国农业自原始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发展轨迹,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是一部“深刻总结和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及经济发展历史的开山之作”(郑佩鑫《序》)。《农史》在...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方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历来都十分重视四川地方史的研究。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云集巴蜀的学者就曾掀起过以探索秦统一前的巴蜀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巴蜀史研究“热”。建国以后,特别是从六十年代开始,以徐仲舒、蒙文通和缪钺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次年,我省诞生了社会科学的第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广东历史学会。几十年来,经过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努力,在历史学和广东地方史的研究中,均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1950年至1965年,在广东史学界,陈寅恪和岑仲勉两位教授对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的研究,梁方仲教授对明代田赋史的研究,刘节教授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岑仲勉教授对中外史地交通的研究,戴裔煊教授从事澳门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陈序经、朱杰勤、金应熙、钟一  相似文献   

18.
方志取材丰富,分门别类,为研究历史,尤其是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与方志同时诞生的方志&#183;物产,在农史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为农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方志&#183;物产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容和体例形成于宋,完善于明。在今天对于方志物产的利用,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充分利用方志&#183;物产,才能真正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西南军阀史第五次学术讨论会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近百人参加了讨论会,提交论文、资料六十篇。大家认为,西南军阀史的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也是中华民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对军阀史的有关理论和史实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正确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也有助于恢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许多同志指出,对反动政权上层人物的评价,不能采取回避态度,也不应一概否定。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面貌。会上,同志们认为陈济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全面地、客观地而又分阶段、分专题地研究和评价陈济棠,对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17日至19日,“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亚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会同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举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和德、荷、美、日、韩等国的近百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这是中国环境史学者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大型学术聚会。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5篇,与会学者围绕环境史的定义与理论方法、全球视野下的环境史研究、环境变迁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诸要素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