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网络给予网民一个充分表达话语的平台,将网民的意思和想法得到更充分、更明确的表达。网络反腐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网络反腐具有传统反腐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网络它本身是把"双刃剑",这就是的网络反腐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1.网民缺乏理性思考、易走极端路线。我国的网络反腐尚未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网民在意向表达方面:1.1网民非理性表达,放大腐败问题。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与腐败  相似文献   

2.
刘韶华 《决策探索》2011,(16):32-32
腐败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阶段,能否有效解决腐败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提出,第一次从理论上结束了把腐败现象看作是一种思想作风问题或阶级斗争表现的历史,推动了中国反腐败斗争从清官反腐、重典反腐、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的重大转变,使中国的政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9,(14):111-111
当某人对你指出,“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那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这个看起来漫无目标的驱动力却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作家王晓方接连推出三部长篇小说<驻京办主任>、<驻京办主任(二)>、<市长秘书>,以强劲的势头一跃成为官场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但不少人直到最近才知道,这个被誉为反腐作家的文坛新星竟是沈阳"慕马大案"中巨贪马向东的秘书!一个巨贪的秘书,为何选择当反腐作家?他对官场是如何认识的?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近日,<青年周末>记者对王晓方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刘继兴 《决策探索》2014,(22):89-89
在古代,为官者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的确不少。如何治贪惩腐,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历代的明君圣主对之均十分重视,所践行的反腐招数五花八门。其中,隋唐时期两位明君的反腐手段,颇为奇特。  相似文献   

6.
清醒的金钱观 其实,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以我们大多数人的学识,很难下结论,他永远都是在变化着的。对于鲁迅的认识,我们以前只是看了鲁迅勇猛的、刚毅的一面。而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则被人们所忽视,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首先面对的就是生存,我们从鲁迅的只言片语中直接或间接地说到金钱的问题。那么鲁迅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对于金钱这个问题,鲁迅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7.
同欣 《领导广角》2003,(1):15-18
“腐败”定义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反腐范围与内容的确定。然而,目前社会上却出现了泛用与滥用“腐败”概念的不良倾向,把市场活动中甚至科研、文学等领域中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也归为腐败范围之内,这就将反腐败的范围和内容扩大化了,这不仅影响着人们对反腐的正确认识和人们的反腐信心,还直接影响着反腐成效的提高。因此,要增强反腐的成效,一个基础性和前提性的问题是必须先解决“腐败”要领的泛化与滥用的问题,最后才能达到提高反腐成效,增强人民反腐信心。  相似文献   

8.
挺过去     
无论如何,一个人在世俗的生活中要坚守住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管你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国家公务员。腐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公敌,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级政府部门都不会对这种行为加以纵容。各种各样的反腐规章,哪一个地方都有,但是,腐败也正如这些规章一样,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以我之浅显的认知,腐败,事实上是一个人心里的事情。我是一个惧怕谈论自己小说的人,小说写出来了,发表出来了,放在读者面前了,读者怎么去理解,已经与作者没有多大关系了。但是,因为刊物办刊的需要,这样的文章我每年还是要写上几篇…  相似文献   

9.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4,(22):50-50
正目前反腐起到的震慑作用是巨大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反腐败力量与腐败力量的强弱对比,破除了反腐制度建设的障碍。但也应当承认,以目前这种方式来反腐,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一定要让官员对底线有所畏惧。——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谈改革深层次问题一个国家精神的衰败和一个国家文化的衰弱,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脸皮变厚,没羞耻感,甚至把羞耻都当成一种套话来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网络反腐在政治领域中逐渐成为反腐斗争的新途径、新模式。作为传统监督模式的补充,网络反腐已经成为社会开放、政治民主、民众参政的重要标志。但是,网络反腐只有个别成功案例,没有作为强有力的制度安排,也没有正式纳入反腐体制。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制度性的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的层面构建网络反腐体制。本文从研究网络反腐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出发,探讨我国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以便从制度上完善我国网络反腐体制,并将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常态的反腐方式纳入反腐机制,从而,强化网络反腐这个监督权力、预防腐败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1.
干事与出事     
正与朋友聊天,说起在反腐风暴中"闪电式"落马的官员,发现一个怪相:除去那些尸位素餐的"蛀虫"官员外,有不少官员过着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双面人生",即一面尽心竭力地工作,另一面又贪污腐化地生活,结果"一边干事,一边犯事,最终出事"。干事,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世界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林达 《领导文萃》2007,(12):42-42
“你有什么资格起诉我?你有什么资格跟我斗?我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将来的历史上一定会记载郑筱萸的名言。只杀一个郑筱萸,已经不能让反腐力度取信于民了。其原因就在于,郑筷萸怎么会到这个地步的,国家机器怎么会在反贪反凄职功能方面失效的,又为何没有全面调查,没有向民众公开。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制度上的问题并没有触动。制度上的问题是根,从基层医药业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管理官员位子上的郑筱萸沦为罪犯,只不过是一个果子。摘下了这个果子,我们却连根在什么地方都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马光岐 《经营管理者》2013,(29):273-273
反腐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严密的反腐体系,也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更要有一个合理的体制来推动执行,本文从反腐体系、制度和体制浅述了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写实小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最具影响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大批颇具特色的作品。新写实小说的创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认识社会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的生活的另一面,陌生而又实在,晦暗而又真实。本文希望通过探究新写实小说作品的表现内容,了解文本创作者的思想,掌握文本传达的实质,从而真切认识此类文本的艺术传达。  相似文献   

15.
黄穗生 《领导文萃》2013,(10):56-59
梁漱溟投身现实政治,始于抗日战争之初,止于抗日胜利后内战之初。这个起迄的时间,值得注意。是什么立场、思想主导下,他参与创成民盟又退出?这个问题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据闻梁漱溟倡导乡村建设运动始终不成立组织,因为他认为一旦"建立团体组织,在此一面为密切结合,另在一面则为划分疆界"。不分彼此大家一起干,是他一贯的风格。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反往常促成一个"统一建国同志会",又为进一步发挥作用再促  相似文献   

16.
石勇 《领导文萃》2015,(1):27-29
<正>类似于改革一样,中国的反腐也已进入到了"深水区"。"副国级"的前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落马是一个象征。很清楚,中央的反腐,客观上,已是在当下中国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中,相当关键的一个战略。以其中的一个功能——拯救社会道德——来说,反腐正在通过建构一种政治伦理,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反腐的步伐,反腐工作不仅是经济领域和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坚守政治社会化成果的重要体现。反腐是一个艰难的历程,需要通过对滋生腐败的传统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进行改变,从社会文化学角度来对贪污腐败立竽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治理,打造一个科学性、服务性及社会化的良好氛围,更好的推动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蕾 《领导文萃》2008,(10):35-40
腐败泛滥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恶果? 是否被认定的“腐败”一定都是真正的腐败? 腐败是政治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能否对腐败问题引入大赦机制,像民企原罪问题一样? 反腐两个系统,法律系统和党内系统,是否可能统一? 腐败能治吗?感冒,还是癌症?  相似文献   

19.
领导科学学科群整体的研究对象是整个领导问题。某类领导科学学科的对象是某类领导问题,某门领导科学学科的对象是某种领导问题。领导科学学科群中的各门领导科学学科如何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尚待仔细研究。不过从原则上讲,作为研究对象的领导问题的分类决定了领导科学学科的分类。比如,各部门的领导学,它们的研究对象就是各部门领导问题。行政领导学的研究对象是行政领导问题,军事领导学的研究对象是军事领导问题,企业领导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领导问题,等等。再比如,一些跨学科领导学或称边缘领导学、交叉领导学,它们的研究对象是领导问题中的其它各种问题。领导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问题中的政治问题,领导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问题中的经济问题,领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问题中的心理问题,等等。另如,决策领导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问题中的决策问题,领导用人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问题中的用人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20.
姜雨杭 《管理科学文摘》2014,(3):138-139,142
十八大后,中国已转入制度反腐新阶段,形成了明确的制度反腐思路。但腐败问题根深蒂固,要消除腐败,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预防和惩治腐败,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