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书店还没有开门,一个瘦小的孩子已经等在书店门口了。这个小男孩名叫海因里希·伯尔,是小镇上伯尔木匠家的第八个小孩。他是这个书店的常客。每天一放学,他便往书店跑。节假  相似文献   

2.
《可乐》2007,(8)
陈茂榜是当代著名企业家。他只有小学学历,15岁辍学到一家书店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要工作12个小时,下班后就坐或躺在书店的地上读书,这成  相似文献   

3.
阅读的姿势     
甘中利 《社区》2009,(17):18-18
朋友发来短信,向我推荐一本新书,是一名家写的,很好,嘱我有空看看。他,是我的一个文友,文字里相识的。交情甚好,也知道我爱看什么风格的书,但凡遇见了,总会向我推荐。我问:“书店可有卖?”他回道:“当然!”于是.跑去书店。打算和以前一样,先买回来,等有时间了,再慢慢看。进书店一看。人还不少呢!  相似文献   

4.
书的变迁     
孙少山 《社区》2011,(5):9-9
一个孩子趴在书店的柜台上发呆,你知道他在想什么?现在你肯定猜不出。这是半个世纪前的情形,那时候的书店是不能进入的,只能是你在柜台外面看.要买什么书叫售货员给你取。现在这样的情形永远不会有了,只要你有时间可以进到书店里随便读什么书都行。  相似文献   

5.
馥碧萱 《社区》2014,(11):8-9
痴书如我,最爱的去处便是书店。求学阶段,学校附近的书店是我考试过后舒缓压力的地方;工作以后,单位附近的书店则是我一有时间就会跑进去上上下下逛个遍的;而对家附近的书店更是非常熟悉,搬家之后我会第一时间发现周边的书店,有新的书店开张我会像发现新大陆一般的欣喜。  相似文献   

6.
正4月13日,吾南书舍满一周岁了。一年多前,当杨信良打定主意,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时,他选择秘而不宣,直到开业那天才公之于众——他想让大家知道,他不仅仅是"想开一家书店",而是已经"开了一家书店"。而今,这方坐落在杭州东北一隅的小小书舍,在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的人潮起落中,渐次成为书缘流转的奇妙空间。在繁  相似文献   

7.
<正> 记得是一九七五年,我走进纽约唐人街一家书店去搜购沈从文著作.没有料到书店老板这样对我说:“沈从文?谁也不读他的书了——他已是个老头儿.”等到惊魂初定,我就猜想,沈自己国家的书店老板会怎样回答我的提问,以此来聊以自慰.想来回答会是:“沈从文,谁也不读他的书了——他是资产阶级.”或者,“他只会描写旧社会.”甚至说:“他还在信仰上帝.”当时中国的书店里买不到沈从文作品(实际上那家唐人街书店里倒能买到).我知道沈在台湾倒受到重视(他的作品曾被查禁,因而非常珍贵),但一位图书馆长听说我在搜岁沈的著作,信口说了一句:“沈从文?他是共产党——他没有到台湾来.”我对自己说,这真是一份绝妙材料,可以让鲁迅写成小说,因为鲁  相似文献   

8.
史飞翔 《社区》2011,(17):8-8
世间有一种人,他们嗜书如命,为书而生也因书而死。 早些时候有一位书呆子,人到暮年还不断买书。不仅如此,他还与书店老板约定。打算预留一笔钱在书店。委托老板待其死后,隔些日子就焚点新书给他,以便他在阴间也能照读不误。生前爱书死后仍不忘读书,这样的书虫可谓少见。  相似文献   

9.
买书     
在英国有一位久负盛名的伟人,他在很多方面成就非凡,尤其以天才作家著称。有人无意中听见他悲哀地说,六十年前,他的孩提时代,家乡的书店比现在多得多。但这个地方现在一本书都没有,还“无耻”地自称是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10.
在山西古籍书业界,曹渤先生被公认为是古籍版本学鉴定研究的“第一人”。曹先生自1929年起从事书店工作,至今已有73年,期间从未离开过这一行当;曹先生一生独处,全身心投入古籍一门;曹先生鉴定收购过的珍本嘉椠多多……。如此经历,造就了曹先生在专业上的精湛透辟、高超神妙,称其为“第一人”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曹渤1913年生于天津一个铁路工人之家,16岁初中毕业后即进入天津华洋书店当练习生,从此开始了其漫长的与书籍打交道的一生。后来,他又到黄河书店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曹渤随黄河书店回到太原。19…  相似文献   

11.
正森冈善之是日本东京超级商业区银座的一家私营书店的老板。现在时值春暖花开之际,然而他的心情却冰冻万丈。原来,随着电子书的日益普及,靠经营实体书的书店受到猛烈打击,产品卖不出去,同行们纷纷闭门另寻他路。森冈善之在这次风暴中也难逃厄运……今天顾客稀少,书店早早打烊了,森冈善之心情沮丧地走在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2.
1791年秋天,他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父亲体弱多病,铁铺不得已转让他人而当帮工,从小他就在别人的吆喝声中长大。为了补贴生活,读几年小学就辍学,尚不到12岁他就做报童,次年在一家书店学习。  相似文献   

13.
很多年前,在辛辛纳提州,我偶然走进一家书店,看到一个男孩在问老板知否有地理书出售。他大约12岁,看上去眉清目秀,可是衣衫褴褛。  相似文献   

14.
读者调查表     
大多数家长基本上是到书店把你所需要的考作文的那些辅导材料、书籍一股脑儿买齐,买完了堆在孩子那里,然后自己可能回身就打麻将去了,看电视去了……这时候孩子是孤独的,尤其是独生子女,上无哥哥姐姐,下无弟弟妹妹,他没有诉说的对象,孩子的情感体验,认识事理的能力,都需要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人不断地跟他交流,  相似文献   

15.
迷宫书店     
宋明炜 《社区》2008,(14):16-17
在纽约住了五年,去过曼哈顿岛上的许多书店。但去得最多的是家门口的迷宫书店.它位于西一百十二街。临近百老汇大道。哥伦比亚的文科学生大多在这里买书,开学的时候,书店门口总会排起长队。但平时来这里闲逛也是一种享受。书店里的背景音乐极好,除了巴赫、莫扎特、爵士之外,还常常听到俄国、印度或南美的民歌。这家书店专卖人文类图书,而且总有成堆的好书作为“折扣书”出售。  相似文献   

16.
那年的草莓     
父亲是我们村第一个种草莓的。那年,他从城里的书店买来栽种草莓的书,天天埋头看。看了一段时间,父亲果断地把书一放,从外地买来草莓秧苗,在自留地里种了五分地的草莓。  相似文献   

17.
有位朋友晚上到超市购物,出来时外面下起了大雨。他想等会儿雨会停的,便重新进超市,到3楼的书店看起了书。  相似文献   

18.
台湾著名实业家陈茂榜早年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辍学。他到一家书店打工,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下班后,别的店员都出去玩了,他却把自己关在书店里看书,这样一直坚持了8年。  相似文献   

19.
深夜读书人     
从东北兵团返城后,我就在新华书店工作,直到退休,所以对书店是非常有感情的。近年来,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书店的前景不是很乐观,虽然去年自己已经退休,可依然关注着书店的发展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学术连锁书店经营的概念与组织形式,学术书店连锁的政策,经济,技术环境,潜在竞争者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学术书店连锁的优势所在,阐述了学术书店连锁需要的问题,对专业书店的连锁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