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强  唐建华 《决策导刊》2006,(10):13-15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好“直辖牌”、“库区牌”,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永川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永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重庆市委、市政府赋予永川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在观念上跳出永川,在思路上实现超越,在措施上摆脱平庸,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理性的思考,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奋力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决策导刊》2006,(10):I0004-I0004,F0003,F0004
永川市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市、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市、村民自治模范市、优秀旅游城市、食品工业强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广播电视、科技、创卫先进市、历为区域性交通、通讯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特别是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团结一心的党政干群在城建、旅游、职业教育、商贸流通、工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且让我们走进永川……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3月8日重要讲话指出,“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新阶段重庆发展面临的又一新的机遇。永川作为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当前还面临着撤市设区、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川渝经济合作等重要机遇。永川要抓住机遇,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着眼于2011年把永川建设成为“重庆轻工城”,把工业经济打造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永川市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把永川建设成为渝西经济走廊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大城市和重庆职业教育基地”的定位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一三五”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强大新永川、营造渝西中心城这一目标,突出强产业、大城市、新营运三人战略重点,全力推进基础固市、工业强市、流通旺市、城市升级、城市经营五人工程,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强 《决策导刊》2006,(4):14-16
永川市历来是重庆西部区域交通、通讯枢纽和金融、信息中心。近年来,永川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强大新永川,营造渝西中心城”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政治稳定和谐,经济社会保持了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考核结果,永川名列全国第334位,居重庆各县(市)第一位。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评为2005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  相似文献   

6.
加快城镇化建设,承德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谋得更深,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体讲,是确立一个目标,突出一大特色,把握六项重点。确立一个目标:构建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的现代承德,努力实现城市产出性的最大化和宜居性的最优化。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7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3.6%;到2020年,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东部沿海地区持续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是郑州发展的机遇,将进一步加快郑州市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决策导刊》2006,(10):17-18
永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按照汪洋书记关于“切实把劳动力作为第一资源,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第一产业”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和扩大城乡就业,真正把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永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蒋勇 《决策导刊》2011,(1):15-17
商贸流通业是重庆建设西部重要增长极的主导产业。永川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已初步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永川作为连接川渝黔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庆主城卫星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统筹城乡商贸发展试点区。理应先行先试,重点突破,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商贸发展的新路。全力打造西部样板。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经济辐射理论和梯度经济原理,结合重庆市十一五规划,针对重庆市经济极化现象严重、经济梯度不合理、经济二元结构突出、城乡经济差距过大等现实,重庆市应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形成大中城市围绕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围绕中心大城市、中心集镇围绕中小城市、中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城镇化发展网络格局。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越跨,建设具有高品位现代城市文化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重庆。  相似文献   

11.
加强以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为主要对象的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必须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引擎功能。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在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中具有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应当面向未来进行恰如其分的功能定位,致力于创建我国东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致力于铸就全国性的先进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致力于促成东北区域的现代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坚持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带动东北综合经济区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屈波 《决策探索》2014,(20):30-31
《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提出将城镇化作为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举措,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五级城乡体系。河南省城镇建设的重点在于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依托产业集聚区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陈军 《科学咨询》2007,(16):6-7
重庆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为全市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也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永川打造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样板城市的实践中,教育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中心的重要一极,必须着眼加快发展的要求,把握发展大势,创新发展举措,率先探索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是人口、资源、财富和信息的高密度载体,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动力源。加速四川城镇等级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是四川迎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总部经济为解决发展制造业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矛盾提供了一条战略思路。这就是将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聚,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外围地带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化的空间耦合,进而提高该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这条思路为激活区域制造业存量、调整区域制造业结构、壮大区域制造业实力、提高区域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区域制造业扬长避短,扩大区域产业的选择范围,促进区域产业水平的提高。应当利用总部经济的集聚优势,积极提升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而带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庆直辖以来,涪陵区始终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基础先行、项目支撑、点线结合、综合开发、优化结构、配套完善、狠抓管理”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区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至2005年底,涪陵城镇化率达49%,比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到50万人:涪陵主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9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2.3倍和1.8倍,为把涪陵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赵军伟 《决策探索》2010,(18):24-25
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快隆起带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参与竞争的重要力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按照非均衡发展理论推进发展。驻马店市提出"三区两县一体化"(三区指驿城区、经济开发区、工业集聚区,两县指遂平县、确山县)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不仅顺应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天中崛起"的重大举措,是积极将驻马店市打造成豫南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对驻马店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平安崛起、推进城乡一体化等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就张家口市而言:在总体规划上,将按照“一主三副多节点”的思路,打造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一主”,就是坚持把中心城市作为主战场,按照文化居住区、生态涵养区、产业聚集区、商贸和空港物流区等四大功能区,加快中心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的生态宜居城市。按照规划,张家口远期城市规划总面积将达到107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9.
白渝平 《领导决策信息》2012,(40):F0004-F0004
重庆市市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期明确提出:"发展壮大服务业,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坚持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传统和现代服务业并重,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区域竞争能力目前,以中心城市发展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成为推进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作为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发展区域,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均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  相似文献   

20.
宜昌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来,以加快发展为主线,抢抓沿海产业转移、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克难奋进,创造了宜昌速度,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