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贵州西江文化进行分析,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对西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前景提出的基本看法是:加强对贵州西江生态文化的保护,以"特区文化"原则加强对贵州西江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使贵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达到完美结合,使贵州西江文化成为既面向世界又面向未来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及旅游开发既是一种经济活动 ,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贵州有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 ,利用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 ,塑造贵州旅游的文化灵魂 ,打造贵州旅游品牌 ,是振兴贵州的一项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贵州传统生态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主要体现为:一是贵州传统生态文化与儒、释、道生态思想相融合;二是生态、生活和生产相融共生为一个整体;三是往往通过显性规约和隐性习俗得以维系;四是主要通过口头叙事方式得以传承。所有这些,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贵州传统生态文化的系统叙事。  相似文献   

4.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生态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是保护自然、热爱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文化。在当代,这种传统的生态文化受到了冲击,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恢复和重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观是新时代背景下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4,(6):240-245
客家文化源于中原文化,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它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与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样,客家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发轫于封建社会的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它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对农村基层政治现代化、农村经济现代化、农村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和要求,对客家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具体途径包括:对客家传统文化合理扬弃,促进客家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以先进文化指导客家传统文化的创新,积极倡导现代观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贵州民族手工艺具有独特的地城性和民族性,是贵州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探寻适合贵州民族手工艺商业化道路的商业模式,切实实现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进而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已成为迫切之需.进一步厘清其个性特征,探寻英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建构其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这是破解贵州民族手工艺在现代化实践中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7.
傅济锋 《兰州学刊》2009,(8):31-32,35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仍未完成的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课题。如何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百余年来仍未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中西古今各种思潮交错冲突日益加深,而且始终无法避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根基这一事实。因此,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现代化,推动传统文化所弘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价值合理性基础上的双向转化,为现实社会安顿世道人心的价值体系,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有效的实现途径,这才是国学复兴的现实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贵州民族地区经历着自身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不断嬗变,权力和利益分配的不断调整,社会组织的不断转型等触及社会结构的剧烈变革,这就使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理好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与价值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现代化价值、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实践价值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学术思想界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新一轮反思,其特点仍然是情绪化多于理性化。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有的只是理想主义和辩证思维。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认识,应立足于以传统批判现代化,以现代化批判传统这样一种辩证的视角。重要的是通过对话或互读,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新与创造性转化。同时,对于现代化的弊端及其与人自身不和谐不平衡的现代共处,亦应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化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从文化研究的观点来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之一,便是传统思想文化,因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就有一个如何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问题。同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如何发挥作用和实现自身现代价值的问题。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的研究者认为,现代化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传统必须以现代化为目标。这个看法,对于现代化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来说,大致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近几年学术界关于“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专题的学术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就西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及特点,西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西藏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的构想及西藏传统文化与西藏社会经济现代化和西藏教育现代化等问题进行分析评述,指出这一专题的研究对西藏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的边远地区是在传统中国大一统国家疆域演进过程中建构和发展,并不断向外扩展出来的。就自然地理空间位置的相对性而言,自然意义上绝对的“中心”和“边缘”并不存在,更不存在所谓的边远地区边缘化的事实。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宏大背景下,通过分析贵州屯堡文化演变的结构功能发现:贵州屯堡文化的诞生和发展,无论结构功能怎么变迁,都在推进边远地区的中心化。明朝时期,军屯卫所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完成了边远地区对中心地区的归附;清朝开始到20世纪末,屯堡人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持续提升着边远地区的向心力和内聚力;21世纪以来,贵州屯堡文化迈向现代化发展阶段,借助文旅融合融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当中。  相似文献   

14.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越过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而成功地实现现代化。一国的现代化必然要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受传统文化的制约。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的科技如旭日般地照亮世界各地 ,现代化观念成为世界潮流。在中国 ,部分激进主义者高举现代化的旗帜 ,对传统文化遗产作激烈的否定批判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绊脚石。诚然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是必要的 ,然而对现代化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技术、经济和政治的课题 ,更重要的是应该揭示自己文化独特的精神特质。一方面 ,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看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植根于民族的传统之中 ,都是以传统为前提的 ;另一方面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不宜仅仅从一种狭隘的实用角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制度框架的确立是传统与现代化不断冲突与矛盾的过程。传统与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割断的“连续体”。只有正确处理好其他国家、民族的现代化经验与我国的社会文化传统 ,才能确立起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度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确立发展定位;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实现内在对接的“思想桥梁”,既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8.
刘举  庞立生 《天府新论》2014,(2):133-139
文化的现代化不等于反传统,而是立足于那些活着的传统文化精神。从文化变迁理论看,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最持久的灵魂和根基,因此,现代化应该为“文化保守主义”留有一定的空间。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合时宜与现代化的被误解同时并存,以至于形成了现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困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必须首先激活并点燃那些活着的传统文化精神,这也是推动现代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民族自觉和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现代化不等于反传统,而是立足于那些活着的传统文化精神。从文化变迁理论看,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最持久的灵魂和根基,因此,现代化应该为"文化保守主义"留有一定的空间。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合时宜与现代化的被误解同时并存,以至于形成了现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困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必须首先激活并点燃那些活着的传统文化精神,这也是推动现代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民族自觉和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改造。首先,中国文化中与封建社会相联系的部分必须抛弃;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人性、做人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要根据现代化的发展进行新的诠释;再次,必须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只有经过这样的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