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后发国家具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验借鉴、精神动力、结构调整、人力资源等后发优势。后发国家的这种后发优势,实质上是指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即具有学习的优势。后发国家能否把后发优势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关键在于后发国家是否向发达国家学习及其学习能力的大小。因此,培育和提高学习能力,是后发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发达国家经济追赶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2.
后发国家也具有其加快发展的后发优势,这就是在资源相对富集、市场潜力巨大和劳动力成本低廉基础上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并在充分发掘和利用其比较优势、大力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积极吸纳先发国家成功经验中所形成的跨越式发展态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应当作为后发国家加快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解决区域经济差距过大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也是理论界广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等因素的作用,中国区域经济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我们可以用"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区分两类不同的区域.从经济发展态势看,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正因其落后性而拥有某些特殊益处.后发区域通过引进资本和技术、学习先发区域和国外的先进制度、不断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等获得后发利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村地区后发优势与工业化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优势是一个后发国家(或地区)相对的潜在优势,利用好这一优势力可以加快推进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建设。本文从几个简单的数学函数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工业化加以概括,并从创新模仿和学习能力、制度因素、规模经济三个主要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后发国家或地区通过技术模仿创新不仅可以达到先发国家或地区所显示出的那种发展水平或状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通过比较和选择的途径和方式产生的效果,往往导致后发国家或地区在资源条件上的可选择性和时间上的节约.技术模仿创新的这种后发优势只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只是为后发国家或地区急起直追、加速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或可能.要使技术模仿创新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后发利益,这不仅要取决于众多条件的支持,而且还取决于各种条件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在进步程度上的滞后性 ,因而在发展中同时存在着“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显在的“后发优势”表现为技术模仿 ,“后发劣势”表现为制度改革的滞后。后发国家在发展中 ,关键是制度改革要配套 ,化劣势为优势。  相似文献   

7.
跨越式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在较短时间内跨越社会发展的某一个或几个阶段从而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迈进。跨越式发展思想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的,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得到深化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要实现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之路,这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后发优势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间、地区间经济发展追求均衡状态作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命题,得到各方经济主体的肯定.现实条件决定经济发展必然经过一个从非均衡到均衡的长期转变过程,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成为这个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能否实现以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实现这个转变过程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前沿课题.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经验与教训,指出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客观现实,给出了中央的政策导向、资源扭曲流动性、资本弱转移性等可能的理论解释,最后构建区间后发利益驱动模型和要素收益差距后发利益驱动模型的基础,提出西部地区存在的后发优势成为缩小地区间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如何利用后发优势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需要研究企业的具体后发优势战略实践。海尔的国际化创新发展说明选择正确的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保证后发竞争优势,利用本国与投资国生产要素固有禀赋优势形成后发竞争优势,通过二次创新动态模式创造后发竞争优势,采用“思路全球化、行动本地化”战略定位发展后发竞争优势等后发优势企业的国际竞争策略,对我国企业应对国际竞争,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后发优势新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后发优势即为后发国家的后发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这种优势不应该仅仅从科学技术角度来理解,而应该从更广的视角来理解它.从发展的要素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5个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些后发优势更为明显和突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在于充分发挥了各种后发优势,改革开放只是这些后发优势的潜力得以实现的触发器.经济发展一般有4种战略可供选择跟随战略、追赶战略、赶超战略和超越战略,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应该继续奉行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因为我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1.
后发优势: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分析"后发优势"理论渊源及其意义的基础上,认为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滞后从而形成了广泛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后发优势"。因此,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应该走一条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学习型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12.
探寻社会发展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的关键。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包含多层次动力因子及动力子系统的有机系统。为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作用的发挥 ,需要我们从体制上建立相应的动力激发机制 ,并初步提出建立动力激发机制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存在一定的产业梯度差异,这为后发区域通过承接先发区域产业转移,接受先发区域较高水平的技术辐射,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但是,后发区域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削弱了对先发区域产业的吸引力,成为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存在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回归模型,通过对吉林省与江苏省制度差异的比较分析,讨论了后发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制度改进。  相似文献   

14.
后发优势理论对我国西部后发地区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后发优势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并归纳了发展过程中各种主要观点,阐述了后发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指出后发地区通过引进、模仿、学习(包括技术和制度两方面) ,可获得后发利益,从而具有后发优势。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即后发地区应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技术性、制度性后发优势,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后发优势论创立以来,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范式。但其对潜在的后发优势和现实的后发利益的分析,在研究视角上存在冲突;并且,在中国学者将后发优势论运用于地区层次后,国家层次的后发优势与地区层次的后发优势也存在研究视角上的冲突。应拓展传统后发优势论的研究视角,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研究后发优势,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现有的后发优势,并更好地预测将来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慈善组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瑶 《东方论坛》2009,(3):102-106,118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显现的、潜在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慈善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中西方慈善组织在发展上的差距与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根基、运作模式和机制、政府与组织之间的地位关系等有关。解决社会慈善核心价值观缺失问题,克服因缺乏制度支持而导致运作随意性消极性的缺陷,调整政府与组织之间的不协调性关系是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以“扬弃”之态和“包容”之心汲取发达国家的慈善理念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我国慈善组织的效率提高和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7.
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功能作为事物满足需求的特性,与结构紧密关联。由于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存在,结构通常是可选择、可替代的,以服务于功能为目标。只有符合社会主义的功能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功能实现的结构才是真正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结构应当根据功能的要求而不断调整。围绕共同富裕功能的实现,必须摒弃有关社会主义的结构性成见,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的革新。为激发市场主体创造财富的活力,应灵活调整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比重以保证充分竞争;为缩小市场机制造成的收入差异,应通过科学的累进税制和转移支付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为消除权力寻租造成的分配不公,应实施自下而上的民主与法律至上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大国是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除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之外,还存在发展的任务更艰巨、地区平衡发展困难、贫富差距大且难消除、利益协调更困难、社会稳定更难维持、发展消耗资源绝对量大而且弥补困难、发展主要只能依靠本国力量等劣势,拥有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资金积累的优势、发展的空间优势、更突出的规模经济优势。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