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自然环境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人化自然”对人类文化也有依赖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类文化对自然环境也产生重大的作用。文化必须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自然环境又必须与文化相协调。生态文化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在长达六七千年的文明史上,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但是,由于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地区文化就有许多不同,正如谭其骧先生所说:“任何时代,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①西北,这个同高山、大川、“边陲”、“荒漠”、“胡汉杂处”等自然和社会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地区,自远古时代起,就以黄河、黄土高原为依托,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单位和地域文化;至秦汉之后,又以“丝绸之路”为纽带,而显示了它与内地不同的文化特色。西北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曾起过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从欧洲到中国的传播是一次典型的实物跨文化传播,也是一次从“洋芋”到“土豆”的文化融合过程.它适应中国的自然环境,在中国被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马铃薯生产大国,马铃薯也由一种“舶来品”成为中国的“土特产”.它不仅适应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还适应了中国的社会环境,与中国的乡土风情、文化传统相融合,在一些地方逐渐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土豆文化”.科学技术推动了马铃薯在中国的广泛种植,而马铃薯的“本土化”又反过来促进了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在科技、工业化、全球化的影响下,马铃薯产业已经形成.中国的马铃薯以及相关产业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本文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的马铃薯及马铃薯产业要想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化的品牌和产业,需要在依靠科技的同时借力中国特有的“土豆文化”.  相似文献   

5.
人类初始文明的诞生摆脱不了自然环境在它身上打下的烙印,一定的地理条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释文化艺术活动的历史起源,并左右它的发展和成长。中华先民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其呈现出与古希腊民族"审美偏张"相对的"美丑兼审"的文化特点,这成为庄子塑造一系列"丑"的意象的文化积淀和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2007,(3)
在发展科学的基础上提高人文文化和人文素质张世英撰文《境界与文化》指出,人的精神境界由低到高依次为:“欲求的境界”———“求实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如果说“境界”一词只是指个人的精神境界,那么,“文化”则是指一种社会、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种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由它所属的成员的个人境界构成的,离开了个人的精神境界,所谓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是空无内容的。但是,个人的精神境界(性格、人格、对世界的态度等等)又是在他所属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既受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从东西文化成因对比看中朝现代化的起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然环境对于文化起源的意义,在于文化的发生机制是自然环境的挑战与人的应战,这是进一步考察东西方文化如何在同自然环境的“挑战——应战”中生长、发展起来,并走向不同道路的根本所在。古代中朝儒家文化圈国家属农业文明,在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相遇后,明显暴露了自己的极端不适应,阻碍了中朝现代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8.
契丹捺钵文化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捺钵文化的产生 ,与其长期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形成的尚武精神密不可分。有辽一代 2 0 0余年 ,契丹皇帝施政中心不全在皇都 ,而常在“四时捺钵”驻跸地 ,这便形成了“捺钵”与皇都并存的两元政体制度 ;它对巩固契丹王朝的统治和发展社会经济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一制度也影响了后世的金、元、清三朝  相似文献   

9.
<正> 去年我们到乐都县对扶贫工作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调查,掌握了不少第一手材料。通过调查,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不发达地区经济上的脱贫离不开精神、文化上的“脱贫”,必须做到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并重,无钱无物的单位同样可以扶好贫。 一 帮助、引导贫困户脱贫,首先要找到产生贫困户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任何一个农户都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它的贫与富,除了有一定历史原因外,都是与  相似文献   

10.
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尹世杰在《消费经济》1995年第4期撰文分析了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区别.消费文化是一种极重要的文化。在人们的消费生活中有丰富的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消费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人们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势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势差”杨军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我们国家提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似乎还是停留在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上,对旅游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够。对此,笔者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文化之间的关系。一、旅游...  相似文献   

12.
风水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故而它源于古代人们观察和改造自然环境的体验。由于风水——“萨些”理论的积极参与,才使得人与建筑、自然环境相融合,才使得佛寺建筑具有了隐喻、象征意义,并由此带来许多美妙传说,生出无限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知人论世”作为中国文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批评方式,涉及研究作家作品时要参照其生活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唐代文学家权德舆的诗歌创作受其家乡润州地域文化影响比较大,在诗歌意象上较多地使用练湖,在诗歌语言上学习楚骚文学的语言艺术,在诗歌风格上借鉴齐梁体诗歌的创作模式.权德舆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成绩与他家乡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化”这个词儿,时下不单是很时髦,而且使用的频率可能位列各种词汇之冠。它随处可见,什么都跟它挂钩,诸如水文化、鬼文化、性文化、厕所文化等等,不一而足。它像万能的上帝一样,无所不在,主宰一切。似乎只要挂上“文化”二字,便有了文化品位,档次使高。殊不知这是把文化泛化、庸俗化,是在损害文化,糟蹋文化。到处是文化,到头来等于天文化。在“文化热”的浪潮里,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议论。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文化热”,虽有海外学人鼓吹“复兴儒学”,但就总体趋向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遭贬损,甚至是被否定的…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变迁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现代化”置于一个比“社会发展”更宽泛的概念“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来加以审视、思考和规划,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是在个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这三个关系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方面用新的联系方式、新的和谐取代旧的联系方式、旧的和谐的历史过程。一“现代化化”理论的开创人之一帕森斯在他的名著《社会系统》一书中,把工业化和民主化加以综合来衡量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水准,这一观点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帕森斯以及许多资产阶级的“现代化理论”家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要求民主化和工业化首先必须是要求者——文化的创造者获得了对文化与社会的支配地位和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只有当  相似文献   

16.
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研究中所说的文化,指的是宽泛意义上的文化,它应当被看作是一个表意的系统,是意义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化研究的兴趣,并不在于探寻“文本”的那个“单一的”、“本质的”、被承诺的意义,而在于“文本”的“社会”意义,以及它如何被挪用、又如何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消费实践之中。霸权通过意义的流传得以生效,意义的流传又可以加强统治和服从。应该在文化与权力的关系中思考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一 依托着雄奇秀美的黄山、山与云齐的自岳、如诗如画的新安江画廊这样的绝佳自然环境.数千年来栖息在这片热土上的先民们用劳动、用智慧、用心血、用生命建成了“桃花源里人家”美丽和融的“徽州”,铸就了“徽州文化”的历史辉煌。以传统徽派古建筑为突出特色的徽州古村落点缀在徽州水秀山青的大地,绘出了一幅幅清丽朴雅的“中国画”;  相似文献   

18.
在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基于“批判继承法”在实践中的错误倾向,冯友兰提出了“抽象继承法”.“抽象继承法”是一次方法论革命,尽管它存在着把传统文化继承问题一定程度上归结于言语问题、形而上学地理解哲学命题的意义等错误倾向,但是它强调全面整体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其宏篇巨著《历史研究》中曾经提出过“挑战与应战”的著名观点,按照这一观点,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对于“挑战”的“应战”。所谓“挑战”,就是外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向人们提出了一些不容回避的课题;而所谓“应战”,就是人们在这些课题的要求下调动主观能动性而产生的文化对策。因此,每一次“应战”的成功,都会导致一种文化模式的出现或变革;而每一次“应战”的失败,都会导致一种文化模式的衰亡和破产。根据这种理论来审视儒家文化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儒学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四次重大的“挑战”,而相对于这些挑战的每一次“应战”,都使儒学获得了一种历史性的丰富与变革。 在上古时代,由于我们的祖先受到了特殊的自然环境——黄河的“挑战”,因而不得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过早地促成了社会结构的发育,以便能够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20.
游牧文化自秦汉起就以其独特性而成为我国三大经济文化区之一。它不受上层文化章法、图式的影响 ,无拘无束 ,是人类智力、艺术才能和本性的自然流露 ,是集功用与审美为一体的艺术创造。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处处体现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洽、和谐、一体 ,草原上的点点蒙古包与散落的羊群是游牧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生活意境 ,也是游牧文化与自然环境融会贯通的典型写照。正是在这诗情画意的岁月里 ,游牧文化始终执着地表达着一个古老而新鲜的主题———“天人合一”。一、生态环境对游牧文化的影响生态环境是由地形、气候、土壤、岩石、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