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伦 《理论界》2009,(4):122-124
交往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事实,但交往问题为人类理性所反思,并成为哲学、伦理学领域的前沿性课题还是比较晚近的事情。交往之所以成为时代的聚焦点,其因在于现代交往的异化。交往异化的深层本质是人的精神与价值的危机。人们在文化价值、伦理道德方面的种种困惑揭示了当代哲学、伦理学理论的匮乏与软弱。交往现象学的构建就是摆脱现代哲学困境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强调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生产和交往是人存在的主要方式.因此,它必然要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和交往不断发展的线索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唯物史观研究倾向于把人类社会生产作为研究的重点,以此来领会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交往不断扩大的今天,这似乎存在着不能让人释疑的地方.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实践批判,对他们的资本主义交往观进行必要的梳理,由此及彼,进一步探究生产和交往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从生产和交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交往实践是社会实践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交往实践的意义、特点、结构和功能,当代世界交往实践的新特点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江峰  张瑞敏 《江汉论坛》2014,(5):126-129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对其予以探讨,有利于直接地推论、切近生活地解读、清晰地呈现和与时俱进地转换、衍扩其人类幸福思想。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的理论架构中,现实交往的人是人类幸福的主体,生存实践的交往是通往自由与解放的人类幸福之路。"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是核心的现实交往理念,财富"普遍的交换"的人类幸福价值就在于"生产出完整的人",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是人类幸福生存的理想化交往形式。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生产的前提、要素和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类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本质最普遍的方式。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产实践(广义上的物质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人自身增殖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本文所说的物质生产是指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二是交往实践活动,它建构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联系,直接创造和发展着不同的社会形态。生产决定交往,它是交往的基础和前提;交往又制约着生产,它是生产的前提、要素和环节。生产和交往的综合统一作用,构成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本文着重对交往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予以初步分析。在世界进入普遍交往的时代,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交往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活动。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于数字空间之中的交往,在主观方面,人类自身对于交往深入的需求以及突破现实限制的渴求是行为发生的根本动力;在客观方面,由于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自主性、交互性以及超时空性等特点,使其较现实中的交往行为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而这二者之间的众多要素的互动则构成了网络交往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
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人类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必须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可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交往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实践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市场经济社会,作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系统或社会形态,其交往活动也应有独特的本质与地位。任何交往活动,都是从一定的前提出发,运用一定的手段,实现其目的的过程。至今为止,可以说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阶段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阶段。而市场经济社会的交往活动,在前提、目的和结果上都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市场经济社会交往活动的前提,不在人自身…  相似文献   

8.
交往作为人类普遍实践的形式,它的产生与语言的产生一样悠久,而且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渗入到个体生活实践的每个领域。所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处于普遍联系和交往之中。而且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中也写到,“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人注定要过共同体的生活。政治交往已成为人类交往行为的基本组成部分,个体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其中。也正是政治交往推动着政治系统的沿革。  相似文献   

9.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了人的发展,交往的发展变化使得人的发展也表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强调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生存和发展,并不意味着为追求社会的发展而牺牲个人的发展。研究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也应该立足于马克思所倡导的交往视角。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的科技、文化交流,使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密切,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视野中的“交往”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春阳 《天府新论》2005,1(3):16-18
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历史的起点,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交往"是一个多学科共同使用的科学概念.哲学上的"交往"概念为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交往具有整合功能、沟通协调功能和人的全面发展功能.全球化是人类社会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建设性的姿态来迎接全球化,也应该理性地分析和理解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网络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往实践是信息时代交往实践发展的新阶段,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创设了一个新的空间,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人们通过网络交往踏上了走向世界历史性存在之路,同时还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正视网络交往实践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全球化条件下探寻人的发展的正确路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家道德中的交往理论丁大同在当前工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和交往秩序,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研究、借鉴传统的与国外的经验是有益的。在传统的交往理论中,儒家的交往理论在中国人的实际交往中影响甚为广泛。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中以古老...  相似文献   

13.
交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社会交往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也必须建立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在现代社会,交往全球化已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我们应该正视它的双重效应,立足于实现交往的合理性,顺应交往全球化的要求,推进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巴赫金的狂欢式的交往模式和马克思的理想交往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但是马克思的未来理想的交往模式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而巴赫金的狂欢式交往模式没有现实的存在根基,只是一种虚拟的乌托邦。然而巴赫金的狂欢式交往在当代社会也有其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论述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时,十分重视交往.在他看来,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交往的形式是随之变化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的产生.人类历史的交往形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人类历史上的"交往革命"直接决定着或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何锟 《南方论刊》2009,(2):63-64
本文立足于当代交往理论,在简要阐述交往主体、客体、手段和目的四要素及其联系后分析了战争要素结构,试图从理论上证明战争是人类交往形式的一种。文章评述了历史上的三次战争及影响,从史实方面进一步论证战争是人类交往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迈入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人类的交往方式正面临革命性变迁,虚拟交往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新型交往方式。虚拟交往具有数字化、虚拟性、匿名性、平等性、超时空性、开放性、互动性、娱乐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征,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交往理论,极大地延展了人们的交往领域和范围,导致人类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并引领了一个普遍交往时代的来临。当然,虚拟交往也可能导致某些潜在的或现实的负面效应,必须坚持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弘扬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以实际行动充满智慧地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与伊斯兰世界的历史交往对俄罗斯人的民族风骨和文化特质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长达1300多年的漫长交往历程中,俄罗斯人和穆斯蛛既有互相发现、互相沟通、互相扬弃、互相理解和互相融合,也充满着摩擦、碰撞、矛盾和冲突.俄罗斯与伊斯兰的历史交往证明:只有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才能出现人类梦寐以求的相互接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交往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9.
交往·实践·交往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门科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交往”问题,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没有一家学说把“交往”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考察。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科学地说明人类社会交往活动的钥匙。主体间的交往性本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中的应有主义,它是与实践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对象化活动不可分离的一种基本特性,实  相似文献   

20.
网络虚拟交往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往已经成为个体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与现实交往相比,虚拟交往具有去身体化、自主性、跨地域性、非物质性、非功利性、去中心化等特征,在推动人类交往发展的同时,虚拟交往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借鉴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有助于科学地界定虚拟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