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社科界》2008,(5):43-46
“5.12”大地震,给德阳境内的绵竹、什邡两个极重灾区造成严重损失,房屋成片倒塌,群众生活困难。为全面了解极重灾区群众的所思所盼,国家统计局德阳调查队和德阳市统计局在绵竹、什邡开展了“德阳极重灾区群众安居乐业意愿调查”,形成了《德阳极重灾区群众安居乐业意愿调查报告》。现将调研报告提供给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受灾群众主要需求及相关特征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汶川地震灾区受灾居民的当前主要需求划分为基本生活需求、住房修建需求、就业生产需求、公共服务需求、伤残救助需求、心理疏导需求,对每一类需求设计若干问题项进行测量并形成问卷,通过分析对五大极重灾区1243户受灾家庭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研究了城乡受灾群众的有关特征变量与每类需求的显著相关关系,以此为基础,分析城乡受灾群众的需求特征及差异,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川社科界》2008,(3):13-13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全省社科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心。灾害发生后。我省社科界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省社科联在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指导各级社科联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相关学会开展灾后救助工作.针对灾区群众急需心理咨询救助的情况.与长期从事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四川省易学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了心理咨询队伍,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为灾区群众送去我们社科工作者的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4.
"5·12"震后灾区重建工作,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重建中发展,在发展中重建,统筹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谋求灾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的长远之计、两全之策、和谐之道,令灾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2016,(3)
新中国成立初期,频仍严重的水、旱、虫、霜、雹等自然灾害导致梁山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广大百姓缺粮断炊,大量灾民四处逃荒,甚至死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梁山县自然灾害,特别是民政机构把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工作,通过发放救灾物资、贷种贷粮、生产救灾、移民移工等措施积极应对,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灾区群众也积极响应国家诉求进行自救,抢险救灾、互助互济、开展农副业生产。国家与民间良性互动,救灾和生产紧密结合,取得了抗御自然灾害的伟大胜利,积累了重要经验,对当今防灾、抗灾和救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9(4):F0002-F0002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给灾区群众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牵动着我校广大师生的心,抗震救灾瞬时成为民院的焦点。全校各族师生以各种形式,自发开展了多次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  相似文献   

7.
燕良中 《南方论刊》2008,(11):F0002-F0002,I0001,I0002
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公安分局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和市局安排,组建一支58人的赴川抗震救灾支援大队,于7月1日抵达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7月31日安全回撤至龙岗,历时31天,圆满完成了市局指挥部、汶川县公安局及当地政府赋予的各项公安工作任务,为灾区治安稳定、重建作出了一份贡献,奉献了一片真情,洒下了一片爱心,受到了灾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热情拥戴。  相似文献   

8.
张欢  吴苏锦 《天府新论》2014,(6):92-102
政策受众对于政策的公平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会直接影响政策受众相关的行为.利用五维度公共政策公平感量表测量汶川地震灾区群众对恢复重建补偿政策的公平感,研究公平感的各个维度对灾区群众遵守政策、支持干部、发表意见、积极重建和利他等五类参与恢复重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受众的公共政策公平感能够有效预测与政策相关的政策受众的行为.其中,政策受众对于公共政策直接的和个体化的应对行为更符合分配优势模型,分配公平对这类行为的预测力最强.政策受众对于公共政策间接的和社会化的应对行为则更符合代理——系统模型,人际公平对这类行为的预测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道路"或"中国梦"问题必须坚持辩证法,这就要求我们反对任何抽象独断,对各种理论和观点进行批判性考察。在这里还必须运用价值论和主体性分析的方法,也就是在考察不同的理论观点时,首先要分析其主体取向如何,是否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社会群体的需要和利益。我们还要看到实践高于理论,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根源于日常生产与生活的实践需要,不被经典的理论和教条所束缚。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价值论与实践观前提出发,就会看到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上,必须辩证地批判走"邪路"和走"老路"的危险,走"邪路"归根结底是体现了极少数人搞资本主义发财致富的要求,而走"老路"则是根源于超越历史条件和无视人民群众真实需要的官僚主义。这些"邪路"和"老路"在当前表现为几个理论灾区:混淆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观中片面的GDP标准论、模糊其词的正义分配论。实践证明,这些理论灾区不除,我们就难免要陷入混乱和迷失。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灾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灾区群众认同并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才是有效率的。论文构建了汶川地震灾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共7个分类指标36项具体指标;选择村民对现有公共产品供给的满意度作为效率的映射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汶川地震灾后一些迫切性较强的农村公共产品具有较高效率的供给,但仍然有些问题未能在短期内解决,需要在宏观上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汶川地震灾区投资项目和各兄弟省市对口援建工作的逐渐结束,汶川地震灾区整体上进入了后援建时代。灾区农村居民是整个汶川地震灾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基于灾区农村居民的能力视角,汶川地震灾区的农村后续发展面临着农民主体的可支付能力和农村社会资本负向发展的双重困难,加大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源投资、完善制度,提高其可行能力就成为灾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肇源县恢复、重建、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从不利因素看,肇源县是全省的重灾县份,水毁工程修复和重建家园任务繁重,工农业生产都有实际困难。从有利条件分析,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启动和开发农村市场,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鼓励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特别是中央、省市关怀灾区,省市工作队包扶灾区,社会各界支援灾区,为肇源县恢复重建、加速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灾区恢复重建将扩大和拉大需求,为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决心以党的十五大为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汶川地震灾区投资项目和各兄弟省市对口援建工作的逐渐结束,汶川地震灾区整体上进入了后援建时代.灾区农村居民是整个汶川地震灾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基于灾区农村居民的能力视角,汶川地震灾区的农村后续发展面临着农民主体的可支付能力和农村社会资本负向发展的双重困难,加大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源投资、完善制度,提高其可行能力就成为灾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4.
治省方略     
湖南省省长杨正午对湖南当前工作提出四点要求:第一,统一认识,艰苦奋斗,全面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今年是大灾之年,非常之年,要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要求。灾区要以超常的决心和措施,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立足于自己救自已。全社会要想灾民所想,急灾区所急,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所有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勒紧裤带过日子,咬紧牙关渡难关。第二,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大灾之年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坚持原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各项措施不动摇;坚持实现今年经济工作目标,完成各项计划和任务…  相似文献   

15.
赵鑫 《兰州学刊》2010,(9):98-101
2008年8月到2010年2月笔者跟随某NGO组织以志愿者身份利用寒暑假机会三次进川,对四川灾区中小学学生开展支教活动。在支教中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家访,通过大量访谈和学生、家长、当地村民有深入的接触,对灾区家庭状况有了大体的了解,且认为灾区农村急需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文章分为三部分阐述。1.灾区农村家庭问题:研究者认为受到地震影响使原本已有的农村家庭问题更显严重,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问题、婚姻关系问题、教育子女问题、赡养老人问题、人际冲突问题等方面。2.灾区需要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3.研究者就家庭社会工作常涉及的家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家庭福利政策等四个领域提出对灾区家庭社会工作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置社区建设——汶川震后重建的社会工作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灾难不仅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凸显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地震灾难对人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对人自身各种关系的影响,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影响,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对社会关系的影响.这些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的社会关系,重构和重建人的社会关系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安置社区和安置社区建设范畴能够满足这种灾后社会关系重构和重建的要求,以安置社区为区域,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重构和重建人的社会关系,对于形成受灾群众的互助体系,加速受灾群众的自我恢复,提高受灾群众参与灾区重建的积极性,形成受灾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辉 《理论界》2008,(11):73-74
恢复和振兴灾区经济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法在应对恢复和振兴灾区经济这种非常规性问题上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恢复和振兴灾区经济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恢复和振兴规划;制定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合理实施税收优惠,利用税收政策激励投资;合理分担损失,促进金融竞争与创新、公平分享金融资源,从而实现财政法、税法和金融法等经济法在恢复和振兴灾区经济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四川社科界》2008,(4):37-37
目前,雅安市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灾后重建阶段,怎样做好灾后防疫、环境消毒、自救互救等工作,帮助灾区群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以健康的心态自救,走出心灵的阴霾,重拾信心,更加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重建美好家园,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为此,雅安市社科联与市卫生局、雅安电视台联合举办“雅州讲坛,抗震救灾电视专题讲座”,5月27日,特邀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游永恒教授、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是最广大的群众事业,首先必须坚决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决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与败、好与坏、快与慢的关键。要发展农业生产当然也是如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可靠的保证。我们为什么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坚决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深深懂得人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应在尽量完善过渡性居住区生活设施配套与环境改善的同时,加快地震灾区城镇住房重建步伐。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做好灾区城镇住房重建的各项前期工作,重建与灾区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匹配衔接的住房供应体系,并防止以灾后解决城镇居民住房为由产生的违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