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危机的出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新发现城市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该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的一种全新解读,它主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框架下去考察城市问题,着重分析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和集体消费,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市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运动,力图揭示城市发展如何连接、反映和调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如何体现出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发展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为丰富和发展城市社会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佳 《东岳论丛》2022,(1):128-135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学者聚焦于城市空间生产和现代性危机的内在关系,展开了对现代性的空间批判.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和空间规划导致了空间生产的同质化、空间结构的碎片化、空间功能的消费主义倾向以及强烈的"时空压缩"体验,使现代性的悖论和矛盾在城市空间集中爆发.针对都市生存困境,列斐伏尔从技术官僚体制、哈维及卡斯特尔从城市空间生产的内在矛盾、索亚从空间正义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其实质和根源,并积极探寻拯救现代性危机的都市革命道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对我国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重建和书写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曾文婷 《学术论坛》2005,23(10):34-3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问题上,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阐释上,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继承、补充和修正的同时,它与马克思主义存在本质性的分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张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经典马克思主义则对资本主义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两者在批判对象、批判视角、批判性质及其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上既有共性也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5.
葛恒云 《兰州学刊》2006,(12):5-6,70
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某种批判性倾向的新思潮。它肯定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理想,特别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传统,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分析。但又主张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力图通过解构,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后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彻底拒绝,对辩证法的彻底抛弃,在哲学立场上滑向唯心史观,是一种极端的文化决定论立场。  相似文献   

6.
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追求。当前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大众化传播平台的现代化和立体化、大众化传播主体的群体特性问题以及大众化传播方法的灵活性问题等。城市社区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建立大众化宣传普及的专业化队伍,建立健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创新大众化的载体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生成,构建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主义的城市发展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长期的理论探索中,对城市的发生、发展以及未来的城乡融合趋势一直是极为关注的,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者的奋斗口号,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恶果之一城乡对立。到了列宁时代,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城市化的特征趋势更加突出地显现在世人面前,因而列宁的城市理论贡献便集中表现为更系统地阐述了近代城市化的原因和本质,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能否且如何与现实相联系,马克思主义能否面对21世纪世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而作出自己的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最新发展理论形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展开批判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借鉴和素材.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紧紧抓住了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关注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不同的问题,体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关注社会现实、强调社会批判性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给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应在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挖掘丰富的哲学思想资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构建宽松的学术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个性化方面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0.
沃野 《学术研究》2002,(4):28-31
本文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做了较系统的考察。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 ,在抽象意义上 ,可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但具体地 ,则是无工资价值的家务劳动的必然结果。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结合 ,他们认为 ,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父权的结合 ,是一种“父权的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也是其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永葆生机和活力,不断被发展和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已分别产生了四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大理论成果是分别在不同历史条件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主题的产物,但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虽具有不同的实践内容、探讨主题和侧重点,但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都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陈峰 《齐鲁学刊》2007,2(4):35-41
胡汉民是被后世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史学谱系中有意删除的人物。事实上,20世纪20年代的胡汉民在唯物史观的输入传布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先驱者的角色。他不但正面推介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还批驳了一些欧美学者对唯物史观的非难攻击。胡汉民把唯物史观归结为"经济史观",对阶级观点阐发较少。胡汉民1919-1920年的哲学史研究和井田制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史学领域的首次实验,意味着唯物史观开始从学理介绍向具体研究过渡,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由此萌芽。胡汉民将唯物史观作为学理来研究的态度,为我们审视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提供了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向军 《齐鲁学刊》2005,1(1):143-148
邓小平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 义就是共产主义,它既是思想体系又是发展的理论,它既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又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思想和胜利 的旗帜,它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对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强调坚定地 信仰,认真地学习,完整准确地理解,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李瑞环同志在新著《看法与说法》一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改革开放的目的、性质、内涵和意义,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价了改革开放的成效,阐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同时,李瑞环同志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看待和处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培养良好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这些论述深刻地阐明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当前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中的重大课题。艾思奇是这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紧扣我们党理论创新发展的主线,在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举办的首次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对艾思奇的思想理论、学术成果、历史贡献,以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的当代启示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研究会的成立和相关学术研讨活动的持续开展,将有助于推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推动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我们犯过教条主义错误,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与资本主义对立起来。当社会主义改革出现问题时,有些人又把账记在马克思主义头上,宣称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企图用资本主义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这些都启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放在世界背景下,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汪行福 《河北学刊》2003,23(6):45-5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随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兴起、苏联解体和东欧的剧变 ,西方马克思主义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的转变。如果说 ,由“冷战”和 196 8年的“巴黎风暴”所提供的思想资源已经被以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文本所耗尽的话 ,那么 ,正是上面所提到的七八十年代以来的新的历史情境和格局的形成 ,为已经衰弱不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神经的重新兴奋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事实上 ,从那个时期以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一些前卫性的学者已经开始结合时代的特征 ,以全新的方式研究并阐释马克思主义了。换言之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已经悄悄地改弦易辙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 ,我们必须对这样的转变获得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首先 ,必须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反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乃是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相互渗透、相互冲撞、相互融合的结果。然而 ,在以往的研究中 ,人们注重的只是现代西方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外在的、形式上的关系。比如 ,人们常常指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主义的理论、实证主义的理论等去“补充”马克思主义 ,从而形成了“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  相似文献   

18.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是要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我国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还不清楚,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还必须全面、辩证、正确地看待西方经济学,在学习、借鉴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郑伟 《理论界》2013,(12):5-8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的实际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认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有利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的科挚}生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的实践论立场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在于近现代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自我解放的历史实践,是理论的实践和实践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从而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应当研究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价值态度的同时,面向其他学科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同时自觉地立足中国的文化资源与实践经验,建构指导当代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