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由于他们不同的地域环境、相异的发展历程,使得神话这种最初的原始文化形态所显示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精神相差甚远,因而东西方神话对各自民族文化精神产生的影响、所显示的理想精神和民族性格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张丽 《齐鲁学刊》2003,(3):133-137
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在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洪水灾难等神话题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也在形与神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特殊思维方式 ,显示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张国清 《晋阳学刊》2004,(1):98-100
就神话母题而言,各民族的神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却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精神色彩。羿和赫拉克勒斯这两位神话英雄恰恰说明了这一切。对二者不同的结局和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原因以及二者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特征的分析与考察,可以展示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创世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蒙昧幻象的产物,神话反映的“是民族精神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是民族文化最悠久古老,最顽强健壮的生命之根,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所在。”各类的创世神话虽大体上相似,但不同的地域环境、意识形态、文化观念以及思维模式,必然导致其神话体系的个体差异。原始神话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内在遗传因子是解读、破译一个民族基因密码的重要方式,也是能清晰照见原始人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永在性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具有“当下”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艺术就是这样一种意义和价值的永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艺术,面对一个现实的接受者,都会有他“当下”(或在场)的绝对意义。 距我们已相去几千年的古代神话,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现实的“当下”意义,虽然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神话和神话所产生的时代的人所理解的神话其意义相差甚远,然而神话还是以它特有的自身意义在我们的意识中呈现出来。谢选骏在他的神话学专著《神话与民族精神》一书中也这样说: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上古神话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最原始的、最基础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神话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缩影。通过对中日神话的比较研究,考察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涵,使我们在中日交往过程中能够知己知彼。  相似文献   

7.
地母主题存在于中国和希腊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但同一文学主题在不同的民族神话中呈现出不同的生态审美意蕴。从现代生态审美视域和跨文化比较的角度,运用现代生态文艺学的批评方法来探析在中希文化语境中地母神话故事的审美精神,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异质特性、生态审美意识以及文学隐喻,透析出中希地母神话故事在书写地母形象上叙事模式、精神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欧洲各民族开始关注自己的神话.这是各民族为了提升自己文化地位,认证自身文化的一个策略.尼采通过研究悲剧来证实自己的民族神话,反对基督教和文化移植.他借用"金发野兽"批判犹太人和基督教文化."金发野兽"代表着古希腊英雄主义精神和欧洲先进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暗合了迷索思的精神.尼采的神话理想就是用迷索思的方式来批判当时欧洲虚无主义和基督道德.  相似文献   

9.
刘杨 《中州学刊》2008,(3):192-193
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中国神话具有强烈的终极意识,其中盘古开天神话思考了.宇宙起源"问题,女娲神话解答了"人类起源"问题,伏羲神话则解答了"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终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神话中死亡母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民族神话中的死亡母题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解读文化差异性的一个独特视角.中国神话中的死亡母题与创世、轮回、背叛、永生和精神升华等内涵紧密联系,是中国文化中崇尚道德、强调自然和谐、推崇旷达的生活态度等价值取向的重要形成因素;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则体现了责罚、抗争、爱情、荣耀等意义,成为西方文化中悲剧精神、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推崇个性与自由等文化基因的发展根基之一.  相似文献   

11.
神话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期,是低下的生产力和原始人对自然界认识严重不足的共同结果。黑龙江三小民族的英雄神话历史悠久,饱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风采。是黑龙江三小民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痕迹,是三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之一。作为三小民族英雄神话中的最主要角色———英雄,都带有着浓厚的渔猎风采。可以肯定地说,在各种神话类型中,英雄神话是最具社会属性的一种。关于黑龙江三小民族的英雄神话,不仅与整个神话体系中的英雄神话保持着相同之处,更加具有自己的文学风格,反映出三小民族人民独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在塑造神的形象时,主要有三点区别:情感与行为刻划的不同;众生对神明态度的不同;神族谱系划定的不同。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两个民族在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也决定了后来东西方文化系统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孜孜以求,追溯民族文化之源--论闻一多的神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闻一多用扎实的古代文化知识,科学分析的方法,以崭新的文化视角,对中国古代神话进行了精深的研究.他孜孜以求,追溯民族文化之源,探求中华的民族精神,取得了中外瞩目的成果.闻一多先生"对于‘龙'的考证","对图腾形式意蕴的揭示"及"原始情欲和生殖崇拜的解说"等在神话研究领域里所取得的开创性成果,对于闻一多神话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希腊远古神话描述出当时时代所能认识的自然世界的形态,实现了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结合、现实美与艺术美的统一,这是东西方两个民族神话共同的美学精神内涵。由于各个民族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物产资源等的不同,东西方神话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中国神话歌颂劳动,赞美意志,表现强烈的正义感和献身精神,具有理性、严肃的恬静美;而希腊神话则讴歌冒险,崇尚肉体,具有热情、粗犷、险峻的紧张美。不同神话风格的由来,是不同民族不同生存条件、心理定势、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因素交互作用、彼此影响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宝贵精神遗产。作为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产品,它既具有一般神话思维共有的普遍属性,反映了原始人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审美观,又带有希腊民族文化的烙印,反映了古希腊历史、文化和人的精神风貌。古希腊仪式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也是以神话为支撑的。那种神话思维下的以礼敬神明为目的的古老仪式,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地外化成了一种公共行为,从而形成了古希腊特有的仪式文化。  相似文献   

16.
神话作为人类生活的原初基础观念和范式,与原始宗教以及信仰关系密切。神话以其丰富的含义表达着原始宗教甚至文明社会早期民族、国家宗教晦涩难懂的宗教义理。把握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需要反诉诸于神话。中国的儒道思想传统以及希腊和印度的思想文化精神之特点都是神话与原始宗教密切关系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最古老的一种艺术载体 ,它保存了各民族原始文化或民间文化生活中的精神想象与艺术创造的成果 ,并且与原始宗教和诗歌具有亲缘性联系。现代意义上的神话解释一方面重视通过神话去还原各民族的原始文化信仰 ,另一方面则重视探讨神话思维的诗性自由特质 ,强调神话与文艺创作之间的联系。神话解释中的这种文化诗学意向为现代艺术解释建立了一种有意义的诗学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中国北方民族学中的一个重要贡献,便是一批知名学者对中国北方诸民族萨满文化中的灵魂观及其相关神话与仪式的深入探讨,其中尤以凌纯声先生和乌丙安教授对赫哲族之魂观念的考察最具代表性。赫哲族的灵魂说,在萨满文化圈内很有代表性。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存在不同或有区别的观点。比如有的民族萨满文化显示人的灵魂是超过三个或者更多。然而,这众多的灵魂大致还是可以归纳和包容在乌丙安教授归结的生魂、游魂、转生魂三类之中。随着中国北方民族宗教与神话学的深入发展,今天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则是中国北方民族之魂观念所呈现的独特寄魂方式与寄魂物,和由此展示出的民族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19.
伴随萨满教信仰而出现的各类萨满神话,在经过历史的长期变迁之后,仍然存在于黑龙江流域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当中.这些神话类型各异,内容丰富多彩,所反映的事物也千姿百态.然而它们无不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折射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20.
《学术探索》2013,(10):F0002-F0002,F0003
《西南民族节日文化》一书运用民俗学、神话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对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节日祭祀作了系统的剖析。从纵向上阐述了节日大多起源于祭典的规律,并从横向上梳理了西南民族节日的形态、类型、特点等。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运用了“以民俗文化研究为基础,以神话哲学、文化精神研究为先导”的民族文化研究方法,体现了从神话原型着手探寻民族节日深层内涵的理论特色。还以文化变迁的视角,对民族节日与当代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转型的关系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