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天安门的两侧有两个三拱门的门洞,一个是天安门西的南长街,另一个是天安门东的南池子。从我记事起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东北上山下乡,我家一直住在南池子南口的小苏州胡同8号,那里有我童年的所有记忆。菖蒲公园的修建,使小苏州胡同消逝了。菖蒲公园建成后,我曾去寻找小苏州  相似文献   

2.
青见 《山西老年》2009,(11):6-7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作为皇城的正门,它和它背后的紫禁城共同构成了明清王朝的皇家禁地。然而,老百姓不能跨入一步的禁区之门,却曾在侵略者的炮声中轰然打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竟在紫禁城举行"阅兵"!那狂笑,至今撕裂着中国人的心。如今,受阅的三军将士,又一次把这条记录着屈辱与觉醒的长街,变成了展示我国自信与自强的阅兵场。长安街告诉人们,强大的国防,永远是国家的盾牌!  相似文献   

3.
亚清 《北京纪事》2013,(8):62-65
昔日国宴,今日“程府宴” 在东靠紫禁城,西临中南海的南长街上,有一处幽静的小院,名叫“程府宴”。整个小院面积不大,却敢称之为“宴”,还要源于主人程汝明国宝级国宴大师的身份。  相似文献   

4.
罗薇 《社区》2008,(20):50-5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界精英搬进了北京的四合院。现代社会的匆忙与四合院的闲适在这一方小小的院落里。又将演绎出怎样的现代生活。 南池子港商中意的风水宝地 南池子街区紧邻故宫东墙,曾经是皇城的一部分。曾经作为官署和库房用地。如今,港商陈锦鹏在北京的家——一座有着精美砖雕院墙的独门独院就坐落在南池子大街东侧。他是最早一批来北京买四合院的港商之一。  相似文献   

5.
梁立新 《北京纪事》2011,(2):100-101
北京紫禁城古皇宫四周,在明清时期称为皇城根儿。皇城里面,是平民百姓很难想象的世界,皇城外面,则是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一个天子脚下独特的社会群落。  相似文献   

6.
古城温州南北走向的大街道只有两条:一条是信河街,一条是解放路。解放路古时称“大街”,是一条贯穿温州古城的长街,北端设有望江门(后称朔门);南端设有瑞安门(后称大南门)。沿街小巷小弄极多,有人统计东侧有名称的有27条,西侧有名称的有34条,其中棠荫坊(今仓桥街)、问政坊(今七枫巷)、德政坊(今县后巷)、双桂坊(今纱帽河)、墨池坊、康乐坊、五马坊等,在北宋时就称温州“三十六坊”。百  相似文献   

7.
正位于西城区的北长街南起西华门大街,北至景山前街,因地处紫禁城西华门外之北而得名。街内有福佑寺、万寿兴隆寺、昭显庙、静默庙等众多古迹。1965年将福祐寺、庆丰司、关家胡同并入,合称北长街。这里是皇城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北长街游玩,当你沉浸在众多寺庙古老街道的同时,会被一个不大的两侧挂满京剧脸谱的小门脸所吸引,抬头看到的"别古斋"的  相似文献   

8.
肃南皇城地处祁连山中部北麓,该区域是河西走廊南通湟水流域的节点,早在十六国时期即已见诸史载,其自然地理环境适宜畜牧,是优良的牧场。皇城城址遗迹保存完整,分为南、北二城,一直以来两座城址都被认为始建于蒙元时期,但根据实地调查所见,南、北二城并非建于同一时期,推测南城为元代永昌王所建之避暑宫,明代仍有沿用。北城始建早于蒙元,可能为西夏时期所建。  相似文献   

9.
张田 《北京纪事》2014,(2):106-107
正南池子大街紧邻昔日的皇宫紫禁城,这里没有喧嚣嘈杂的人声,也没有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背影,一切都与散落在北京各处的胡同一样普通而宁静,除了街道两侧高大而雄壮的红色宫墙。明清两朝,这里曾属皇宫禁地,明朝的东苑和小南城就在此地,清朝时期这里虽然不再是皇家苑囿和宫殿,却依然是供奉内廷生活所需御用材料的库房与衙署。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为了便利交通,才将天安门东  相似文献   

10.
1925年10月紫禁城作为逊清的最后一个皇室堡垒向公众开放了,紫禁城去掉了皇城的称号,变为了面向大众的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建立,不仅担负着传承文化的任务,而且在当局的权力运用下也具有了传播意识形态的作用。民国政府通过故宫博物院对社会民众进行着破除帝王权威,树立自身政权威信的宣扬,这种宣扬对社会的不同阶层产生了不同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
《北方人》2006,(4)
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内西侧的平房办公区内,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提起刚参观了故宫的台湾学者李敖的“忏悔”:“过去我说大陆故宫有宫无宝,台湾故宫有宝无宫。我认为我错了。要为此忏悔。”在清逊帝溥仪1924年被逐出紫禁城时,宫内许多最珍贵的文物被溥仪带走,并就此流失。此后在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时,存放在南京的许多故宫南迁文物精品被运往台湾也早已是人所皆知。“有些国家领导也曾经问过我,两  相似文献   

12.
1900年,当新世纪的曙光冉冉升起的时候,东方最大帝国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正扮着农妇,带领一帮蓬头垢面的王公贵族,丢魂落魄地奔逃在前往西安的乡间土路上。他们身后是火光冲天血流成河的皇城北京。昔日君临天下的紫禁城,此时已沦为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人间地狱。  相似文献   

13.
现在把故宫称作紫禁城的人,怕都是些上岁数的老人了。这称谓源于明朝中、晚期。红色帝王家,这块权贵者的乐土。从来都是老百姓的禁地。误入者是要砍脑袋的。而今紫禁城城门洞开,欢迎四方来客。 1951年春,我还年轻,第一次来京城。当天就去逛故宫。在天安门城楼,迎面碰见宋庆龄副主席,擦肩而过。当年,故宫游人不多,限制也比今天宽松多了,可去可玩的空间比今天大许多。从三层重檐、结构精巧的角楼上看皇城,景物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14.
九江行     
藏佳 《山西老年》2011,(9):36-36
印象里,九江似乎只是与庐山有关。但去了九江方才知道,九江绝不仅仅只有庐山,那一条临注的长街,陈列着令人感慨万千的千年惆怅,百代风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2009,(10):12-13
长安街,自打明朝建筑皇城起,就是北京乃至中国最具政治意义的—条街道。  相似文献   

16.
太和殿是紫禁城建筑的中心,也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权力的中心。自明代起.太和殿就是皇帝登基、寿辰、大婚的场所.因太和殿内外有众多雕龙装饰,人们将太和殿俗称为“金銮殿”、“祥龙宝殿”那么,太和殿到底“藏”了多少条龙呢?  相似文献   

17.
综观古今有关史料与考古遗迹,大同北魏平城形制应是自内而外由宫城、皇城、京城、郭城组成的四重城垣。皇城、宫垣在京城北中部的汉故平城及今操场城中,其京城形制为南北长7里(古里,下同),东西宽3里的长方形之城(明府城仅为其南半城),即南起明府城南墙,北至现火车站一带,计南北长约4 000m,东西宽约1 730m的范围内。其建城时间亦当如《魏书》所记:"泰常八年(423年),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  相似文献   

18.
皇城司,本为守卫皇城的禁卫亲兵,若汉之北军,唐之北衙。宋初号武德司,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为皇城司。长官皇城使,为武臣升朝官,“其职任则选内外通领焉”,但非枢密院宣授。“而殿前(司)复不予此,此祖宗处军政深意也”。所谓选内外官通领,即以武臣与内侍为长官。而实际上武臣为皇城使者,只是表示资历的官阶,任事头目实为宦者,“本朝只此一项令宦者掌兵。……此项又以制殿前都指挥使之兵也”。枢密院在京房名  相似文献   

19.
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大街提起平安大街,京城无人不知,国人也多有闻晓。平安大街是20世纪末北京市建成的最重要的道路之一。但不少人可能未注意到,偌大的“平安大街”,其实在各种类型的地图中,却寻觅不到。为什么京城的第二条长街会在地图上不曾标注呢?原来,平安大街实际上是一条与长安街平行的几条道路的统称,  相似文献   

20.
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每市各占两坊之地,两市每边长均为六百步。东市位于唐皇城东南(今西安旧城外东南方向的交通大学之西),西市位于唐皇城西南(今西安旧城外西南方向西北大学之西),这是当时两个集中的商业区。唐代安史之乱以前,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土特产品,纷纷向长安汇集。再加上唐王朝与世界上的数百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密切的交往,经由丝绸之路和海路诸渠道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