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罂粟早在唐代就由阿拉伯商人引入中国西南地区种植,19世纪以前是作为花卉和药物使用。中国种植罂粟且作为加工毒品的原料,大约在19世纪初期,19世纪30年代后种植渐广,种植范围也逐渐由西南边疆扩大到内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表面上仍然执行禁烟措施,但因为内外交困的形势,在执行过程中已经力不从心。实际上,清政府在默许鸦片走私合法化的同时,也采取了容忍甚至鼓励农民种植罂粟的政策,不少官员主张以自产鸦片代替进口鸦片,这直接导致罂粟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鸦片加工质量也逐步提高,已经逐渐可以同进口鸦片进行竞争。云贵川西南边疆始终是中国罂粟的主产区,19世纪后期云南全省有三分之一的耕地种植罂粟,鸦片成为该省最重要的农产品。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产鸦片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进口鸦片已退居非常次要的地位。鸦片是在中国历史上传播时间最短而种植地域最广的一种作物。种植罂粟不仅是政府增加财政税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也是农民增加短期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广大农民不仅没有因为种植罂粟改变严酷的生活处境,反而更加悲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因种植罂粟而染上鸦片瘾者越来越多,他们陷入更困难的生存状态;种植罂粟必然占用大量耕地,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经常造成饥荒。  相似文献   

2.
晚清"鸦片商战"观与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非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增合 《河北学刊》2005,25(3):105-110
经济民族主义是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充分彰显的一个领域,"鸦片商战"则是近代经济民族主义观念的重要形式.鸦片战争以后,清廷无法有效地禁绝外来鸦片.民间人士为抵制外国鸦片入侵,纷纷主张弛禁土产鸦片,扩张罂粟种植面积.这种观念不但表现在一般士大夫身上,而且清廷重臣、地方官员也不乏其意,域外人士与国内士绅声气相求,世俗报刊与教会媒介均有相关言论刊布.作为一种非理性的经济民族主义观念,"鸦片商战"给晚清社会和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以禁烟为导火线,却以鸦片的合法贸易而告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殖民者不仅恣意向中国贩运鸦片,同时看到就地种贩鸦片更为有利可图,遂进而与腐败的清政府合污,诱引中国国内广为种植鸦片,积极钻营土药贩运。在这种背景下,四川逐步发展为国内土药产销的重要基地。土药的经营,对近代四川的社会经济一度起过重要影响。这是一种畸形的历史现象,但又是近代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对  相似文献   

4.
一、禁烟祸、重桑棉、发展经济作物两次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的战败,鸦片由猖狂走私到公开大量输入。清政府对此束手无策,转而采取措肉补疮的“寓禁于种“政策,这样就促进了罂粟种植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北方的鸦片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以甘肃、陕西、山西为盛产之地,山东、河南也大量种植,给北方地区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破坏。如山西省,1877年全省耕地面积约530万亩,有60万亩种植罂粟,占1/9强①;甘肃之宁夏“宜谷腴地,半已化为妖卉”;陕西省“地尤肥饶”的渭南,也开遍了粉红杂绿的罂粟花。罂粟的耕种既侵占和…  相似文献   

5.
人类自跨入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使得各国社会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要求从理论上解决社会发展问题。20世纪下半叶,在许多有关发展问题的讨论中提出了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即以人为宗旨,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整体性发展。对此,中国也不例外地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从历史的角度观察,近代中国的历史就说明了认识社会整体性发展的重要性。近代中国整体性发展的艰难探索近代中国整体性发展的客观要求,鸦片战争前并没为人觉知。鸦片战…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上无法删去的一页。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炮舰下的鸦片贸易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奇耻大辱。鸦片战争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侵略者和殖民主义者获得靠输入鸦片在中国牟取暴利的特权。自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中叶的百余年间,中国成为最大的鸦片销售市场。罂粟移植入境,制造和贩运鸦片随之风起。遍地是罂粟,处处有烟民。中国人因之被称为“东亚病夫”。白银外流,国力衰竭,历届政府通令禁烟戒毒,甚至提出“吸毒贩毒一枪律  相似文献   

7.
鸦片的包装     
鸦片战争前,中国烟毒泛滥。英国不法商人对华走私的鸦片,产自印度。印度酷热多雨。载有鸦片的商船经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入南海,在热带洋面上得航行数十天,为保存、运输好鸦片,鸦片制造商精心包装鸦片,“把鸦片装入为便于偷运而特制的箱子”。产于印度东部孟加拉地区的鸦片名为“公斑土”(按;有些史书写成“公班土”),装放的“箱子是用芒果木制成的,分两层,每层有二十格,每箱共四十格。浓缩烟浆制成实体圆球之后,包以罂粟花瓣(按:鸦片的原料为罂粟果汁)和劣质烟浆制成的硬壳,垫以干罂粟叶,然后放入格内,每箱放满四十个烟球。为  相似文献   

8.
清朝的禁烟政策与鸦片贸易合法化问题述论吕秀莲刘艳秋鸦片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鸦片其危害之大,甚于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鸦片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可耻的象征。本文试就清朝的禁烟政策与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问题略作论述,以就教于同仁。一鸦片作...  相似文献   

9.
晚清贵州鸦片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贵州是中国鸦片的重要产区之一.而鸦片的种植和贸易与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过去,对此研究不多,论著较少,本文拟对晚清贵州鸦片的输入和种植,贸易和路线、清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等课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方家. 一、鸦片的输入及种植经过熬制、提炼,以吸食为主要功能的鸦片,早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就输入中国,但流入内地甚少.清朝中前期,贵州并无鸦片输入记载.鸦片输入贵州是在鸦片战争前不久.据《贵州烟毒流行回忆录》称:"作为吸食毒品的鸦片自何时流入贵州的……可以初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帷幕,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由此发端,中华民族也开始觉醒。 当资本主义潮流席卷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武装侵略时,反抗侵略,维护独立,就成为中国各阶级、各民族面临的共同任务。这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成了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林则徐被派到广州禁烟,力图以果断而严厉的措施断绝外洋鸦片来源,开始把反对英国的鸦片侵略放到主要位置。他到广州不久,为了能制订出有效的禁烟政策,开展  相似文献   

11.
鸦片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社会及文化现象之一,因而近代小说对此多有反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近代小说的鸦片叙事呈现出一条明晰的由滥觞到发展、勃兴最终走向式微的弧形轨迹.近代小说的鸦片叙事存在着三个显著特征,展现了不同时期作家对鸦片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书写鸦片时的心理嬗变.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鸦片叙事在近代社会乃至毒品走私与消费依旧猖獗的当下中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量文献记载,罂粟栽培技术于公元7世纪末或8世纪初传入中国,在唐代,罂粟的利用价值主要限于花卉观赏;到了宋、辽、金、元时期,罂粟的医药功能得到医家高度重视和广泛使用;鸦片输入中国始于公元15世纪下半叶(明成化年间),在明代,鸦片的医药功能得到了积极利用,到清代,随着混合烟草吸食方法的发明和传播,鸦片开始被滥用,成为危害社会的毒品。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史研究述评孙占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于鸦片战争史的研究,一向受到史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拟就有关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鸦片战争前的禁烟问题、鸦片战争时期的人物研究及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的影响等主要问题做些述评。一、关于清政府闭关政策的...  相似文献   

14.
清末的禁烟运动声势浩大,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场运动的发韧和卓有成效,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是一个基本原因。一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以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以武力支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导致近代中国鸦片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15.
鸦片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近代中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对鸦片问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道光帝个人对鸦片问题及整个鸦片战争的态度,对于鸦片之禁弛和鸦片战争之胜败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以来,人们大多认为道光帝妥协、求和、动摇、投降、卖国。也有学者作过新的探讨,或认为道光帝是抵抗派;或认为道光帝左右摇摆,在某一阶段主战,在某一阶段妥协;或认为道光帝是速胜论者,等等。本文认为,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的总体心态始终是主和的。 (一) 鸦片战争与鸦片问题紧密相联,因此首先应探讨道光帝对鸦片的态度。谈起禁烟,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林则徐。其实,在林则徐之前就早已开始禁烟了。据载,清朝最早的禁烟令发…  相似文献   

17.
冷东 《学术研究》2012,(8):101-106
1840年,英国侵略军向中国发动了震惊世界的鸦片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100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在鸦片战争期间,基于"英夷船坚炮利"、"器不如人"的感受,清朝开始了战船的建设活动。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战船建设未能在战场上发挥制敌的效用,但成为近代中国引进西方军事技术的初次尝试,对清朝水师走向近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为鸦片战后"师夷长技"的主张提供了思想营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对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启迪和借鉴的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一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起点,也是近代和现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起点。在这一年中,帝国主义强盗开始大规模地侵入中国。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互相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其中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这短短的六、七年中,中国人民就连续地举行过反对英国鸦片侵略的战争、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的太平天国战争、反对法国侵略的战争、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和反对八国联军的战争。中国人同每一个侵略中  相似文献   

19.
清朝道光统治时期,沿海省份浙江成为遭受鸦片侵害的重灾区之一。台州、温州种植罂粟、售卖鸦片,嘉兴、杭州、宁波等地鸦片走私入境。吸食与贩卖行为是造成鸦片毒害蔓延的重要因素。外国鸦片商,闽、粤等地的商贩,本省烟贩和鸦片吸食者,盗匪游民等均是鸦片利益的"收获者",成为官方处理鸦片问题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论鸦片战争前后沙皇政府在恰克图地区禁止鸦片走私的政策米镇波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从俄国自身的重要利益出发,俄国政府在中俄恰克图贸易地区曾采取了禁止鸦片走私的政策,在这个问题上持有别于英、法、美等国的立场。从1838年至中英鸦片战争开始,是鸦片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