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丽 《理论界》2008,(11):163-164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的价值观经历了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共存、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的变迁轨迹。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新理念:在价值观教育的宗旨上,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上,确立多元价值与核心价值相协调的理念;在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上,确立务实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周家华 《云梦学刊》2012,33(3):123-126
新时期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道德责任能力。根据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实践,积极探索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是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面临重要的时代课题。根据时代需要与我国社会发展实践,高校道德责任教育要围绕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分析与判断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与道德责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责任教育具有多重伦理向度,文章通过对不同学派社会责任教育伦理的梳理和考察,分析媒介素养教育和新媒体政治社会化的教育实践,提出青年社会责任教育必须坚持自由与责任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相统一、社会认同与批判意识相统一四重伦理向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微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内容的解构,指出传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传播主体话语权受到威胁、课堂思政教育内容未能与"微"信息结合,以及传播方式与接受偏好相脱节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微环境相结合,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包括搭建多元对话平台、借助微环境传播主体;提高思政教育素质、熟练掌握教育微技术;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实现思政教育微结合;与微传播内容相结合、引导大学生价值追求;丰富思政教育方式、增加学生接受度;紧密与微传播结合、增加教育的互动性等.  相似文献   

5.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既是大学生健康教育本质与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教育提升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二者的互鉴与融合,主要的方面在于,教育目标相统合、教育内容相互补、教育方法相互鉴、教育资源相兼容。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德育新课程改革中的责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军  张薇 《兰州学刊》2006,3(3):197-199
新一轮高校德育课程改革必须加强责任教育的内容。当前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关注过于偏重经验分析而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文章详细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践性指向及实施的原因,认为责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在责任教育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责任实践能力和培养内在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多元视阈下,针对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脱节、教育的方式与大学生的要求分离、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形成合力等主要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加强对大学生关心的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的理论研究,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班级、进学生公寓的有效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增强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能否在道德冲突面前作出正确选择是衡量其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正确的道德选择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冲突,当代大学生除了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原则外,还应遵循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相统一、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个人完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最大善目的"与"最小恶手段"相统一、认知与行动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刘政军  朴勇慧 《理论界》2009,(9):182-183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明确时代要求与社会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才具有生命力和执行力.本文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涵为突破口,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责任内容,并结合大学不同阶段的特点,明晰社会责任培养的重点,从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明确培养重点,增强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双创教育即“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多元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满足高校大学生创业之需的核心路径。因此,地方高校应立足新工科视角,创新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延展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路径,致力于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首先对优化双创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加以阐述,进而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性地从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创建创业孵化园等方面,提出了建构多元双创教育体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清华 《兰州学刊》2006,2(4):207-208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应遵循一定的规律。遵循大学生主体性规律、道德实践规律、教育与管理相统一规律和多学科渗透规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建设人本化校园文化 提升大学生人格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的塑造离不开文化环境,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必要条件。我们应通过建设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相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和谐的制度文化,以及建设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等人本化的校园文化,努力为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境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影响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是大学生村官的孤独感与挫折感相交织。大学生村官心理误区克服的关键是调适与塑造相结合。做到调适心态、转换角色,塑造自我、责任到位,完善自我、优化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张小媚 《南方论刊》2011,(6):102-104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任务。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网络互动相促进、教师专题讲授和学生主题研讨相结合、案例教学与问题教学相贯通、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方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具有多元价值和功能,可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艺术教育的方法与措施,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个性差异、构建主体性艺术教育模式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现代智力理论揭示了智力测验及其方法的局限,突破了学业智力的研究范围和纯认知的理性主义传统,形成了以社会智力、成功智力、情绪智力、实践智力、三元智力、多元智力等概念为标志的多元智力理论格局.现代多元智力理论使高校思政课智育功能走出了抽象认知能力培养的范围,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道德移情能力、利益平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成功发展能力的责任,实现了高校思政课“德智共生”的教育价值与教学功能.现代智力理论视域中高校思政课的智育功能呈现出社会性、人文性、实践性与价值性等多重向度.  相似文献   

17.
王丽萍  王亦晨  王妍 《河北学刊》2012,32(5):184-186
大学生是多元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如果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可能缺失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成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等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实施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孟福来 《兰州学刊》2010,(7):148-150
社会转型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政治绩效的缺陷、传统教育模式的缺失以及互联网主题社区的渗透,对大学生认同危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面对这一现实,教育者需顺应大学生性格特质与思维模式。通过政治文化认同教育与强化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观塑造,重塑核心价值认同,从而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重塑当代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进入剧烈的转型期,呈现出多元文化竞争的局面。高校文化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也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虽然高校亚文化帮助大学生确立良好的价值观,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但也大大的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功能、效果等等,使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校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网络平台对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作用.要针对高校网络平台的发展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树立全新的网络时代教育观念,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和监管;关注网络发展动态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紧密结合;改进网络平台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促进网络平台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