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刘海萍  谭波 《职业》2012,(18):7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作为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指导方针,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从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来设计教学。那么,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这是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最佳组合.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加快语文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藏族学生的汉语读说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汉语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策略、设计以理解性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将死记硬背转化为活学活用,化抽象为具体。教师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课内外联动,调动藏族学生汉语学习主动性,激发其学习潜能,有效提升其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包括四项基本功,那就是听、说、读、写.传统教学中通常把"读"依附于"写",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实际上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读"都是极为重要的.古人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课程设计思路"中也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由此可见,积累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设与知识联系在一起的情境条件,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提高起着促进的作用。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沟通交流的工具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打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向能力转化,在情境中体验情感和思维活动的特点。在当前这样一个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情境教学法的使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将情境教学法有效地运用在工作实践中。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9.
李晓莉 《职业》2016,(35):61-63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其中写作能力往往被当成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要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学生自身加强读写训练外,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也十分重要,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文学、写作的兴趣,而且有必要教给他们一定的文学理论和写作方法,同时还要鼓励、督促学生多写多练多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境界。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劳秋华 《职业》2012,(26):126-127
大多数中职学生虽然智商正常,有的甚至很聪明,但是在中学阶段学习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自我约束能力差,以致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指责和埋怨,成为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一是缺乏学习自信心,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二是学习动机不明.不少学生对学习认知的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心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认为上理论课没用,学理论知识浪费时间,不如不学,从而出现学习上"急功近利"和"短平快"现象.三是学习焦虑现象普遍.不少学生内心不愿读书,但又不得不读,因为家长逼着读,所以在学校只是应付老师,而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学习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为此,中职教师不但要遵循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规律,而且还要深入了解此阶段中职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在农村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出现错词或错句时,老师会十分恼火地大喊“错了,重读。”如果是学生读的结结巴巴时,老师会猛然打断“不熟练,下去练习20遍”。至于学生出现读的平平淡淡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淡淡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尽管如此,之后老师也就是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那么,对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应该怎样做呢?笔者结合自己在上营屯从事多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研读教材文本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新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师,要用心体会课文中的德育因素,细心发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涵,采用各种方法手段落实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一个懂得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关爱生命的大写的"人". 当然,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科学体系,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不同于政治思想教育,不能采用灌输说教的方法传授人生观、生命观;而高中学生是一群心智渐趋成熟,主体意识基本确立的青年人,有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和学校生活,他们既渴望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又讨厌空洞贴标签式的说教,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授的过程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这种渗透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是"点点滴滴总关情,万语干言读自明"的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5.
语文,这一伴随我们一生的学科,如今却成为职校学生眼中的"无用"课,对此我们要进行教学反思,践行人性化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本文主要对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求通过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重拾语文的母语地位.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不变的话题,以构建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探究合作,创设情境等方面入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将二者有机结合和联系,给学生学习的空间,注入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充满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全方位考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沈骏 《职业》2017,(7):114-116
语文课堂练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强化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练习教学的好坏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并且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生课堂练习和教师教学都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语文课堂练习效率低下.因此本文提出一系列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练习实效性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渐成为一个新鲜的现实问题。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学语言的重要作用,还要更好地讲究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祖国宝贵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古诗语言凝练,蕴含情感,意境深远,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也是学生学习语文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古诗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增强记忆力、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爱思考的良好习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在目前的古诗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许多教师对古诗的教学流于形式,千篇一律,无论什么样的古诗都是遵照"读-讲-背-默"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在此,我结合本人浅薄的经验谈一谈古诗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