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双创”,亦或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科学丰富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和“取用有节”的可持续发展观等生态智慧方面,具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倡导知足知止的资源利用方式等特点。在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中,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从而不断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是对传统文化体系中人与自然的缺失的深层反思的结果.生态批评使美学和文学批评的封闭性空间充分向生态语境开放,将是对以前传统的批评观的扩展.从生态学视野向前延伸,并在此背景下将自然纳入诗学和文化批评的范畴.从文化转向的意义来看,价值的转向来源于危机的存在,危机是任何发展中的事物的直接动力.生态批评及其知识形态不是具有自足性的特征,其学理维度的多样知识谱系,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知识形态构建的必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生态批评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不断完善、更新并不断吸收其他学科体系的知识谱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思潮。面对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和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原因,提出了在平等生命互动的基础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推动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整体性与协同进化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紫萱 《阴山学刊》2005,18(4):41-44
游牧民族在长期的迁徙流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生态观念,这种观念以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为核心。充分表现在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思想、习俗与风俗中,特别是游牧生态观中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现代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可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生态理性是现代人在认识、完善自身与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约束和指导其实践活动的自觉意识,表现为对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真切眷注.这是一种追求全球系统安全的理性,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理性作为自觉的理性与人和自然关系理性的和解,有望把自然和人自身从逆反的文化模式的统摄与服膺中解救出来.这不仅要求重新建构外部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重新建构人类社会的文化精神生态或精神生态的协调与平衡,实现对人类文化理性与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新塑型.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它不仅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也是世界珍贵的文化资源。这种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并由此彰显着它的文化功能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道德哲学话语中的"道德"意蕴并非让人不去"得",而是教导人如何"得",但是,现代性道德存在着主体有限性带来的困境。与西方文化"预定的和谐"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多种价值理念构成的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对于解决现代性道德困境具有资源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圣刚 《中州学刊》2006,(1):155-157
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中原概念历史上的固定性形成了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必然产生一种区域性的精神生态,即文化生态。中原文化生态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中原人民创造、积累的物质文化,更包含文字文化、口传文化、技术、工艺以及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中原文化生态具有根基深厚、整体统一、稳固茂盛、动态发展、人地相关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燕秋  何玉宏 《兰州学刊》2006,20(8):102-105
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长久利益,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中华生态文化优势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内生  相似文献   

11.
陈璐 《兰州学刊》2011,(3):215-217
生态文化是一种兼顾自然之本体基础地位以及人之价值中心地位的文化形态。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共荣。生态文化是在经济社会赖以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被提出来的。只有通过这种文化的创建,借由人们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资源和环境状况才有可能得以改善。要弘扬生态文化,就必须采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并培养公民的生态文明教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试析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视角看,生态文化是兼顾自然之本体基础地位与人之世界价值中心地位,且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从经济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状况的现实来看,创建生态文化有着急迫的现实必要性:只有借由生态文化的创建,才能转变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得资源和环境状况得以根本改善.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现实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生态建设长效机制的建构、全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为生态文化的创建提供了极大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其根源在于人类将自己定位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无视生态整体利益与和谐共生的原则,对自然界展开了疯狂的征服和掠夺。同时,一大批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外国作家凭借文学这一媒介声讨了人类这一违背自然规律、与自然对立的错误行径,并通过一系列文学作品反映出生态紊乱带来的可怕后果,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宗旨.建设生态文明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小说中的生态文化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作为一种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批评学迅速发展。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劳伦斯的作品解读,分析劳伦斯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借以警醒当代社会,必须培养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以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苗族的生态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原生态的存在于苗族民间几千年的生活习惯.我们要达到跨越工业现代化时期努力赶上生态现代化的目标,保护、传承、推广苗族的生态文明现、生态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苗族的生态道德观把生态道德的视野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一切生物与自然界;认为人与自然都具有外在的价值与内在的价值;人是具有理性思维的动物,肩负着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与自然共生共荣的道德代理者的职责.这些观点与现代生态伦理观相吻合,但两者又有质的区别.苗族生态道德观是建立在苗族巫术一宗教信仰上的,为了信仰而关爱一切生物,这种生物道德观是靠文化来维系的,无法动摇,现代生态伦理观企图建立一种新的伦理道德去感化人,在商品经济时代,实践起来却是困难的.推广苗族生态道德观必须坚持"发展保护传承,传承保护发展"的方针,建议政府加大对苗族地区的投入并协调生态补偿,俾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傣族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区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世林  田蕾 《学术探索》2007,38(5):117-122
文化特征是通过民族性、区域性特点表现出来的,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有机统一。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成环境中,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都具有地域性特质,使得民族的社会群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因源流和文化特点不同形成的支系差别,也有因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的社会形态发展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傣族文化是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产生的,其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差别,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这种区域性也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其生态文化中尤其如此。研究傣族生态文化的区域性不仅有助于这个学术命题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关注的生态文化建设也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逻辑指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理论的科学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理性反思,是对当代中国自然问题现状的积极应对,是中国共产党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当代绿党政治理论中科学成分的辩证扬弃,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它要求做到人的全面发展、居民福利水平的有效提高、经济的稳健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工作基础、发展阶段、社会氛围、发展方式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不少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诸如庞大的人口基数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追赶发展的要求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的矛盾、资源短缺与持续稳健发展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局面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矛盾、相关技术的缺乏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需要的矛盾、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滞后与科学发展观新要求的矛盾等不利因素.克服这些矛盾,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到实处的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为此一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二要大力推进现有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三要努力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20.
论新疆图瓦蒙古人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作者在新疆图瓦人聚居区为期一年的田野凋查为基础,以图瓦蒙古人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从"万物有灵"是图瓦蒙古人崇拜大自然的主要根源、图瓦蒙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及其表现形式、图瓦蒙古人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等三个方面对其数千年来所遵循的生态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旨在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实践给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