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莎·卢森堡政治学说中所包含的后现代社会的内容得到了世界学者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在这里,我们根据2006年3月20—22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此问题的讨论特发表以下三篇论文。这三篇论文的特点是结合现时代世界历史提出的重大问题,从哲学的层面反思了罗莎·卢森堡政治学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当代罗莎·卢森堡政治哲学研究的水平和视野。这些论文无论对于深化罗莎·卢森堡政治学的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专栏发表的三篇论文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何萍教授组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王雨辰教授也给予了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罗莎·卢森堡关于党内民主的"自我集中制"理论,认为"自我集中制"是"无产阶级在自己的党组织内部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同时强调党内民主并不是无原则的民主,而是与专政、与集中相统一的民主,对党员个人和下级党组织仍具有约束力.完全区别于资产阶级和无政府主义者鼓吹的"绝对自由",还要求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因此该理论既体现了实行党内民主的前提和基础,又揭示了实现党内民主的保证和核心内容.罗莎·卢森堡的"自我集中制"思想发展了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对我国当前发展党内民主理论和发扬民主作风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系统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这一系统的运行方式可相对区分为主体、客体和手段等层面.社会心理参与社会管理各层面的活动,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与社会管理活动一起,对社会现实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是传统社会发生断裂或所谓"现代性"的产儿,这一知识体系的出现是西方知识界对因工业文明和民主政治而导致的旧制度的崩溃所产生的秩序问题的一种反应,这决定了社会学与现代社会的重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一开始,这一重建工作就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获得了推进,而第一代社会学家还从不同的学术路径出发,就社会建设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范式.这些理论既影响到西方社会建设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西方社会学以保守和改良性质.  相似文献   

9.
波兰政治经济学元老泰狄士·科瓦利克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波兰的传播和实践,并且与米哈尔·卡莱茨基展开合作,力图通过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解读来修正凯恩斯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重建由马克思开创的政治经济学传统。科瓦利克认为,不论是斯威齐,还是布哈林,这些理论家对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都存在误读和误解。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试图创造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因此,从简单再生产的角度来批评她所做的工作是不可取的。科瓦利克的这一观点对卡莱茨基的理论创造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卡莱茨基晚年论文《论资本主义的关键改革》中,他们合作把凯恩斯革命放在围绕资本主义再生产辩论的背景下进行考察。这是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进行当代阐释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0.
以"民族自决权"为中心的民族问题的论争是罗莎·卢森堡与列宁长年论争的焦点之一。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的基调认为卢森堡是错误的。这是否是对卢森堡民族思想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她关于处理民族问题应随时空的变换具体把握,反对民族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等思想无疑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今天重新认识和客观评价卢森堡民族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对罗莎·卢森堡的最新研究中,何萍通过分析卢森堡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阐释和创新,认为卢森堡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预言、对资本积累环境中东西方国家关系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成为人们思考当今人类历史发展问题重要的思想资源,卢森堡对马克思思想富有创新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保尔·泽瑞姆卡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比较了卢森堡与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思考,认为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是在马克思之后,这一领域研究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赵凯荣具体分析了卢森堡与列宁的多次争论,正面回答了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体系内部论争这样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的问题.奥图卡·鲁本以大量档案资料为依据,记述了卢森堡对列宁中央集权政党观念的批评,认为这仅仅是两人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2.
赵凯荣 《河北学刊》2006,26(3):7-10
在对罗莎·卢森堡的最新研究中,何萍通过分析卢森堡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阐释和创新,认为卢森堡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预言、对资本积累环境中东西方国家关系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成为人们思考当今人类历史发展问题重要的思想资源,卢森堡对马克思思想富有创新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保尔·泽瑞姆卡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比较了卢森堡与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思考,认为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是在马克思之后,这一领域研究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赵凯荣具体分析了卢森堡与列宁的多次争论,正面回答了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体系内部论争这样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的问题.奥图卡·鲁本以大量档案资料为依据,记述了卢森堡对列宁中央集权政党观念的批评,认为这仅仅是两人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3.
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阐明了民主与专政的联系以及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论述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提出了对民主集中制的独特见解;阐明了党的领袖、群众、个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的重要性;从制度层面上论述了民主建设的一系列原则和形式.罗森堡的民主思想具有超时代的现实意义,对加强现阶段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4.
周凡 《河北学刊》2006,26(4):17-22
在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视野之下,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被定性为客观主义的宿命论而遭到清剽式的批判。拉克劳与莫菲彻底扭转了这种高压指摘的一边倒态势,把长期以来被视为罗莎·卢森堡理论污点的自发性概念拨正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积极理论资源并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同宿命论指控将自发性纳入坚硬的必然性的做法截然相反。拉克劳与莫菲把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当作寻觅偶然性的“黄金领地”。但是,他们寻求的偶然性,不是作为革命运动之起因和必然性之表现的辩证偶然性,而是在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中主体身份建构时的偶然性。拉克劳与莫菲认为,在罗莎·卢森堡那里,作为政治统一性的建构机制的偶然性逻辑受到多元决定过程之外的必然性逻辑的严格限制.从而导致了罗莎·卢森堡的两难困境和“双重空场”。只有勇于面对偶然性并实际地承认偶然性逻辑在形构政治一致性的作用,才能走出罗莎·卢森堡式的困境。才能填补失效的必然性退场后形成的空场,而这正是拉克劳与莫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5.
周凡 《河北学刊》2006,26(5):16-22
在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视野之下,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被定性为客观主义的宿命论而遭到清剿式的批判。拉克劳与莫菲彻底扭转了这种高压指摘的一边倒态势,把长期以来被视为罗莎·卢森堡理论污点的自发性概念拨正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积极理论资源并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同宿命论指控将自发性纳入坚硬的必然性的做法截然相反,拉克劳与莫菲把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当作寻觅偶然性的“黄金领地”。但是,他们寻求的偶然性,不是作为革命运动之起因和必然性之表现的辩证偶然性,而是在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中主体身份建构时的偶然性。拉克劳与莫菲认为,在罗莎·卢森堡那里,作为政治统一性的建构机制的偶然性逻辑受到多元决定过程之外的必然性逻辑的严格限制,从而导致了罗莎·卢森堡的两难困境和“双重空场”。只有勇于面对偶然性并实际地承认偶然性逻辑在形构政治一致性的作用,才能走出罗莎·卢森堡式的困境,才能填补失效的必然性退场后形成的空场,而这正是拉克劳与莫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转型期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社会政策逐渐成为-个热门词汇,无论是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受到广泛关注.但迄今学术界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往往持一种"问题取向".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演变,社会政策基本上是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展开的,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转型期与弱势群体相关的具体的社会问题."问题取向"虽然使社会政策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迅速成为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无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政策体系,都存在着明显的缺憾:(1)"问题取向"虽然可以循着解决问题的进路,迅速地进入"问题",但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变动不居的,如果社会政策长期随"问题"而动,就会成为"问题"的附庸,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罗莎·卢森堡与列宁属于同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他们在民族自决问题上有过直接的理论争论。其中,列宁是从政治方面来给民族自决下定义,而卢森堡是从经济方面来理解;列宁坚持一切被压迫民族有实现民族独立的自由,而卢森堡认为民族利益服从于无产阶级革命利益;列宁从批判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来主张民族自决,而卢森堡从批判被压迫民族中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反对民族自决。另外,卢森堡与列宁在民族自决问题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卢森堡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与党建研究中把党的领导分为革命、建设、改革三个阶段不同,本文以逻辑分层,以中共领导的社会(非国家)发展为研究对象,确立了社会革命与社会建设两个层次.改革开放以前,中共领导的社会革命思维占据了主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革命让位于社会建设的思维.在不同的领导思维中,中共总是善于利用和投资社会资本.从社会资本角度来观察这两种领导思维,将具有更多的新涵义.  相似文献   

19.
商鞅的社会理想分为两个特点不同、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理想的法治社会与大治无为的社会.其社会理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表现为其社会理想具有合理性;理想的设计完整、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手段具体、步骤衔接紧凑,使之易于在实践中推行;社会理想的初级阶段的超前性适当;社会理想实现过程的可控性强.同时,其社会理想又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倾向,存在着"无刑"目标与"重刑"手段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在波兰,罗莎·卢森堡是一个至今仍不受欢迎的女性社会主义者.为什么?因为她一直站在反对波兰民族主义和重建波兰民族国家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