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伦理革命与庶民主义对于19世纪后期的“中体西用”论者来说,宪政只是一种从西洋文明引入的“有用的”制度,其作用是要保卫和保守中国文明之“本体”,也就是所谓“保种”“保国”“保教”。进入20世纪之后,原来意义上的“体用说”动摇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保种”“保国”“保教”的内在涵义,对民主的认识也逐渐从实用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保种”的提法基于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假设,即白色人种要在生存竞争中消灭、淘汰包括黄色人种在内的有色人种。经过“八国联军”一役,中国并没有变成殖民地,使中国知识分子大大减轻了对种族生死存…  相似文献   

2.
在康有为那里,教与学相混,孔子之学、孔子之教、孔学、孔教异名而同实;严复强调教与学各不相涉,始终侧重对教与学进行区分。这使康有为、严复所讲的教呈现出宽窄之分。康有为将教理解为教化之教,将保教视为保国的不二法门;严复对宗教的态度与康有为大相径庭,认定宗教与科学、自由相悖,反对通过保教来保种、保国的做法。康有为、严复对孔子思想以及孔教的理解既有差异,又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使康有为与严复宗教观的比较成为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牛余宁 《南方论刊》2008,(10):87-87,89
本文从顾炎武的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简述其一生的游历经过。顾炎武一生的旅行乃是孜孜不倦的“保国”、“保天下”之旅。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给中国人带来的"保国保种"之民族危机视为文化危机,"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以及如何建构古今中西智慧资源交融的人生哲学,成为诸多时贤的重大难题.与西化派对垒的现代新儒家援引西方哲学理论方法,反思传统并以接续中华民族文化慧命为己任,建构了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新型理论形态--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由于所关涉问题的悬疑性与延伸性,及其学说自身的内在价值,使这种理论至今仍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放包容心态是指一个人主动敞开自己、悦纳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培育大学生开放包容心态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的基本标尺,是建设和谐高校校园的基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从"情绪控制""开放性""包容度""冲突化解""乐群性""人际融合力"等六个层面展开对当代大学生开放包容心态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心态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开放包容心态培育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复杂演变,19世纪中期以"夷""洋"标志的西器西俗,至清末则成为文明的象征."文明"引领着都市社会的生活时尚,也成为思想领域的价值尺度,可谓蕴涵复杂的近代话语.但清末民初知识界对"文明"的认知和思辨值得注意:他们试图纠正文明潮的物质化偏颇,而彰显了制度和精神文明;他们辨析了奢侈与文明的本质区别,而重视道德修养;同时摒弃了西方文明观隐含的殖民主义意识,体现了多元化的文明观念.民初知识界对近代文明观及社会风尚的反思影响于社会思潮,推动了"五四"以后文化热的兴起.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印象"在西方由18世纪到20世纪的传播和转变,表现为从崇尚到歧视的翻转,体现了中国古老农耕文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落差。本文以世博会上的晚清中国为考察线索,以影像中出现的"中国人""中国馆"和"中国展品"为观察对象进行系统梳理,回顾百年之前西方主流世界形塑近代中国、建立西方世界中的"中国印象"的过程,着力探讨西方世界看中国是如何由主观演绎到形象曲解、直至文化歧视的历程,审视近代"中国印象"在西方世界中的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生态生产力"是在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理论先导,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现实保障,以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为重要支撑,以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为现实发展模式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构建"中国式生态生产力"需要从四个基本的"向度"着手,即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构建中国式生态生产力的理论先导;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是发展中国式生态生产力的制度保障;生态科技的广泛运用是培育中国式生态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是生态生产力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萌 《中州学刊》2004,(4):101-105
清末民初,在内忧外患的政治背景下,以维新派和革命派为代表的男性知识分子精英,掀起了以"保国保种"为目的的女性解放启蒙思潮.这次思潮有利于女性走上社会,但过于强调女性对国家民族的义务和责任,而忽略了女性应享有的权利.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不少先觉的女性也认同男性知识分子精英的贤母良妻主义等救国观念,但仍有部分女性清晰地传达出与之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以往研究庄子之"德"多囿于内篇,同时相对于"气变而有形"而言,"德"所指的是游心于道的状态,心或神从何而来?往往没能确切地说明。以文本整体为视域,通过考察"光""天""天光""心神""性"范畴与"德"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德"之本源、状态、衰败和修养层面揭示其内在理路相对比较明晰。具体而言,"德"本源于"天光"的布施而降于人,赋予心灵以正直、泰然、安定、和谐、宁静、缄默、清纯、平静等自然状态,心神保此状态乃是"德"。由此"德"构成了心神存在的形上依据,而"光"是形成心神的直接本源。如同"光"在受外物遮蔽下曲而不直、不能普照万物一样,心神受外物形名、仁爱、法度和情欲的困扰而散乱,由此失去了自然状态,"德"遂衰败。鉴于此,需要"吾丧我""无为言之""莫若以明""成和之修""安之若命""性修反德"等修养功夫返归自然状态,与德相合、与道相辅而行,而其德论的意图主要是破除德之"伪"而挺立德之"真"。  相似文献   

11.
继计算主义、联结主义和具身认知之后,近十年来,心智的预测加工进路有望发展成为统合心智各个领域和诸多特征的新范式。围绕"预测"这个概念,从观念层面、功能层面和实现层面阐释三个问题:第一,心智为何(why)会做预测?第二,心智如何(how)做预测?第三,何谓(what")预测"?尤其是"先验""预设""预期"这几个近似概念在预测加工进路中有何关联?与以往三种范式不同,该范式从根本上颠覆我们关于心智的传统理解。  相似文献   

12.
清代“开国儒宗”顾炎武以“校雠”为“读书”,以“钞书”为学问正途,就是为了复“古人之学”,而“复古”的目的,正是为了尽“匹夫之责”以“保天下”.作为“匹夫”的哲人既“保天下”也“保国”是出于守法,但作为“匹夫”的哲人不将“保天下”和“保国”混为一谈.如果说,以钞“先秦古书”为主的顾炎武之“钞书”可谓之“竖钞”,则我国自严复以降的欧西古典翻译就可谓之“横钞”,且如今“横钞”仍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西方发展理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中,大致经历了"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依附论""世界体系论""新发展现"和"文明冲突论"等理论形态的更迭.当代西方发展理论演变的主要趋势是:从注重物的发展到强调人的发展;发展观念不断更新,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综合发展;从强调欧洲中心到主张发展道路多样化;重视发展负效应的探索.西方发展理论认为发展包含着三种核心价值--生存、自尊和自由,并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发展的含义.西方发展理论深入讨论了可持续发展及其基本原则.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学"特征,拓展了发展问题的界域,但也走入误区,而且理论模式和观点不断更迭和争论,往往因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又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7,(4):27-34
古代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极为重视"水"的民族。在中国古代,由江河而兴政权、兴经济、兴城镇、兴精神的现象比比皆是。江河发挥的资源宝库、军事屏障、运输通道等重大作用功能,使江河文明居于十分重要地位。但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江河地域限制难以承接现代全球性资源配置要求,江河速率缓慢也难以适应现代交通信息流的快速流转,江河文明衰弱了。而这种衰弱虽总体上体现文明进步,但却也有诸多负向功能。新时期,随着对资源环境的重新认识,中国应重拾"江河文明"发展战略,将"江河战略"与"海洋战略"一并作为新时期"水战略"的两翼,以"保护—使用—开发"为主线,形成新型的"水利开发战略""产业兴轴战略""旅游文化战略""资源循环战略",全面推进江河文明的转型升级及其伟大复兴,将之作为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担当。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人类社会迈进21世纪,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开始在孕育兴起和形成.从世界范围来看,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首次发表的<有类环境宣言>到可持续发展的提出,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以及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对生态文明的呼唤已成为时代的间符.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文化作为全球历史中唯一自成体系、未曾中断的文化,得到了世界上各界有识之士的由衷赞赏。例如,20世纪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以"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认为"文化"(宗教)是区分或辨识不同文明的基本标记,并据此不仅把中华文明列为五种"不从属于其他文明的文明"之一,另四种  相似文献   

17.
悲剧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唐代诗歌作为中国正统文学的代表,自然也蕴寓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而其表现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唐诗中的"乌""鹤"意象蕴含着的深邃的悲剧意识:"离愁悲思""仕宦悲叹""生命悲苦",人们在读诗颂词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特别是诗歌文明本身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8.
古代日本曾派遣过众多的遣外使节,他们为日本引进了大量的"人"和"物"等层面的文明载体.但对当时的日本来说,这两种文明载体却远不如内藏于两者中的思想和卓见即第三种舶来品那么重要.此第三种舶来品,与通过民间等途径传入日本的习俗、技术层面的文明,大大地推动了日本古代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财富虚拟化"是"财富实体化"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是"资本逻辑""社会化""技术化""网络化"运行的必然产物。在客观形式上,"财富虚拟化"顺应了财富自由与效率、流动与便利、易操作和低费用的"文明化"需求,符合"资本时代"及历史运动发展的大势,业已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全球性的发展课题。同时,财富形态的"非实体化"、自成体系、自我运转,在逻辑和事实上也催化出一种"虚拟至上"文明观念和社会行为。这一现象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虚拟化、社会运转的虚拟化具有内在的"共通性",同属于"虚拟文明"的逻辑范畴。这也决定了要返回"财富本身",必须深化"实体和虚拟"的辩证法认识,必须对"虚拟"优先性的逻辑和价值观念进行深入的反省。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类在生态环境危机中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的制度道德深刻地型塑着所有权的时代样态。仅仅依靠20世纪初"所有权负有义务"的内涵已难以回应生态时代的正当性危机,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制度道德转换为整体法秩序义务,妥当地植入所有权所负义务之中,其路径是可在立法层面进行建构,即在所有权制度上配置不得损害生态环境的消极义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义务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