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日本现代化的思想前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奋起直追,终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最初启动中,明治启蒙思想固然起了润滑剂的重要作用,但幕府末年兴起的诸种思潮的历史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如果说,明治启蒙思想是日本现代化的一支高亢激昂的思想进行曲的话,那么幕末的诸种思潮就是一曲低沉浑厚的思想前奏,尽管其中还夹杂着并不和谐悦耳的旋律或音符。探讨日  相似文献   

2.
吴根友  Chi Zhen 《孔学堂》2023,(4):23-32+126-136
萧萐父的“早期启蒙说”在思想来源处继承了侯外庐的思想,但其“早期启蒙说”中蕴涵着对启蒙理性与现代性所衍生的弊端的反思,则可以说是超越侯先生“早期启蒙说”的新意之所在。萧萐父晚年试图以自己所建构的“诗化哲学”形式来超越西方哲学在中世纪所具有的宗教迷狂和现代实证主义的狭隘,凸显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其“早期启蒙说”所蕴涵的对人的全面性的追求,以及其所提出的“哲学即人学”的哲学观,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哲学主体性之追求,均具有思想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的解放及其现代化--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主题寻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危机感”驱使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启蒙主题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晚清时期的政治化启蒙、人的解放与民族解放并重的五四启蒙、启蒙与反启蒙语境双重并置的新时期启蒙。其中 ,晚清启蒙因其时限的短暂和主题的尚待深入而被视为五四启蒙的序曲———“前五四”时期。至于新时期启蒙 ,它在承接五四启蒙的理性启悟、人的发现和角色认定等特质基础上 ,亟须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将理性的偏执与傲慢考虑进去 ,及时吸纳反启蒙的宽容、多元品格 ;二、针对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对人文理性的挤兑 ,要高举“批判”的武器 ;三、要调处好知识分子的拯人与拯己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思思 《南亚研究》2010,(1):125-136
蜚声世界的印度电影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的女性系列影片,通过探讨女主人公被家庭压抑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印度近代启蒙改革以来女性解放运动所掩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推动女性解放进程中,印度男性改革者主张在外部和物质世界模仿西方,促使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同时却在精神和内部领域保持作为“未被殖民的空间”的家庭,于是妇女被迫成为守护印度这一内部精神领域的“受压抑者”。  相似文献   

5.
晚清以降,以新文化运动爆发为契机,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等种种思潮的“现代性诸神之争”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多元化特征。①而由于文化时间的落差与文化空间的被动性,伴随着欧美国家内部自由主义秩序的生长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浪潮,民族主义和启蒙诉求扭结在一起,同时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迫切任务。可以说,在发轫之初,便决定了民族主义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现代性特质,以及启蒙功利性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王统照的美育思想,无疑也可为该论断作一个例证。在种种现代化方案中,“美…  相似文献   

6.
论徐玉诺的艺术风格朱强徐玉诺(1894—1958)是河南籍作家,自1920年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良心》至1924年,陆续用白话文发表了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尤以诗歌居多,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高峰。这时候,“五·四”运动刚刚结束,“五·四”彻底的反...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人类精神运动,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存在激进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三个维度,它们共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消解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对立的倾向,在思维方式上引发了一场“后/反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理论特征;最后着重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滥觞和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转向两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强调在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深度文化启蒙,建构现代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伦理思想的启蒙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是我国清末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对晚清思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善恶皆后起”说、“人情怀私”说、“解其棕缚”说、和“知耻振邦”说四个方面阐述了龚自珍的伦理思想,认为他提出的“人情怀私”说和与之相联系的个性解放思想,表达了时代的心声,富有强烈的启蒙色彩。  相似文献   

9.
现代解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解释学是本世纪在西方思想文化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理论思潮,它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解构。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批判的具体表现:批判对“人的本质”、“人性”的抽象预设,消解“主客二分”模式,用“理解”或“解释”对抗“认识”,用“语言”去代替“意识”,反对“符合论真理观”。然而现代解释学又由于其内在的局限性,有其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文章分析了其理论困境的症结,并指出了克服这种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汉语言言说与“存在”脱节由来已久,它使汉语言说无法触及真正的“存在”。“五·四”白话文运动实现了汉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 并由此拉开了汉语言在本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其中胡适、周氏兄弟对汉语言现代性的提倡最为自觉。然而由于汉语语境中根深蒂固的语言工具论、知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对语言品质的侵蚀等原因, 汉语言在二十世纪的现代性进程举步维艰,现代性依然是个未竟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启蒙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思潮,在启蒙的视域中考量卢梭与马克思的承继关系,能够彰显两者在思想上的承继关系,并凸显他们对于启蒙超越的不同维度.卢梭和马克思都对启蒙精神进行了反思,并通过不同的路径实现了对于启蒙的超越:卢梭在政治学语境中实现了他对于启蒙的批判,提倡公意,追求良知、道德自由;马克思则在经济学语境中实现了他对于启蒙的超越,把启蒙问题转化为了“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问题,并在对于资本逻辑的批判中塑造了一种新的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12.
走向极端的文化规范——浅析未庄、鲁镇文化的稳定性○赵士林彭红作为一个伟大的中国思想革命先驱,鲁迅所做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属文化传播的范畴。抱着满腔热忱走上文艺救国道路的鲁迅,对广大中国民众的“国民性”异常关注,但是,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3.
思想启蒙是指具有高度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近代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批判中世纪蒙昧主义和封建主义,宣扬近代社会政治主张,以实现人们观念的变革,促进近代政治、经济、文化诸制度确立的思想解放运动。从世界范围来讲,它既包括西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国明末清初的反理学思潮、日本德川前期元禄时代的“学艺复兴”等早期启蒙,也包括法国“18世纪启蒙”、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启蒙、日本明治初年的启蒙等近代启蒙,还包括一些后进国家当代所进行的启蒙。  相似文献   

14.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初期,即十六世纪初至十七世纪末的近两百年间,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充满危机和积极分化的时期,就学术思潮来说,则是一个“拆篱放犬”、“破块启蒙”的伟大变革时期。学术思潮的变革,发端于明代中叶的王阳明,经过阳明学的广泛流行和分化发展,促使“群寐咸醒”(邹守益语),对封建制度下的种种弊端开始进行反思。至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方以智诸大家出,形成了一个足以与先秦比美的学术繁荣局面。本文试就王阳明到黄宗羲的整个思潮演变过程,理出一个大概的脉络,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屡遭侵略的局面,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上述四人,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历史贡献。洪、康、孙曾经代表了中国近代三大进步思潮,且是指挥政治斗争的领袖,而严复则是广泛传播西方思潮的启蒙思想家。但从西方思潮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角度考察,这一派人物的成就是有限的,他们很少从理论上对它进行认真探讨,也未能在实践上真正解决它。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但也没有真正实现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近现代史中传统与现代化的四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近现代史中传统与现代化的四重关系乔清举把“传统”和“现代化”还原到历史过程就会发现,所谓“传统”,是近代以前的历史过程;而所谓现代化,其实是近代化,二者在英文里本来是一个词(modernization)。“传统”与“现代化”在西欧和东方有不同的关...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对科学理性的追求,对进步观念的信仰,还是对责任意识的崇尚,启蒙运动的精神财富是丰厚的.尽管对于启蒙精神的反思与质疑仍在继续,但只有重新认识启蒙精神,才能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才能切实推进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救亡、变革、启蒙是戊戌思潮的主题,批判与创新是戊戌思潮的根本精神。这就决定了它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使变革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使变革成为近现代中国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使人们认识到,当时中国的变革乃是社会的转型,而在此过程中,人的近代化至关重要。它对推动中国近代的观念变革、文化革新,哺育一支新型的知识分子队伍,也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所决定,戊戌思潮在理论上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和急躁情绪。同样是由中国近代特殊国情所决定,在戊戌时期思想启蒙与政治变革是同步展开的,因考虑服从现实斗争,也势必要影响思想启蒙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近年兴起的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代表着一种知识启蒙的立场。这种启蒙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现实紧迫感。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包蕴着一种浓厚的、以道德主义对抗现代文明的人文章识,它在知识分子层面引发一种持久的文化保守主义传统,而在大众层面上则通过习俗和传统的力量生成根深蒂固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因而,中国的现代化迫切需要一种以日常生活批判为内涵的知性启蒙,这一启蒙在社会向庄上应当导向一种法理精种的自觉,而启蒙的深度则有赖于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的完成。  相似文献   

20.
探讨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其重要特征的论述中,提出人的现代化建设要着重抓五个方面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