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同性恋是电影表现的一个边缘题材,但是在西方电影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它已成为一种话语方式和批评方法。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总体上是较薄弱的。在华语电影发展史中,其言说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语塞与暧昧”;20世纪90年代是“走出衣柜”;21世纪初是“时尚元素”。从90年代以来的发展态势和言说深度分析,同性恋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已经在华语电影中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从前 30年中被打扮成“革命感情”、“阶级友谊”到 80年代的“性启蒙” ,再到 90年代商业经济背景下的女性身体写作与欲望写作 ,“性叙事”的生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消解神圣”与“除蔽还原”的过程。与之相应 ,也出现了五种叙事话语形态———国家神话、启蒙话语、权力话语、私语独白、复调话语  相似文献   

3.
村史文学的发生历史可描述为:从80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80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90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村史叙事,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4.
制度创新: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创新是推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向前发展的活力之源。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紧紧依托制度创新而不断向前推进。新世纪初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实行自身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以政策法规制度的创新、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和中介组织制度的创新为重点,进行更高层次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考察物流理论演化发展的历史背景、条件和过程,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物流理论出现了由PD向Logistics的转化;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又出现Logistics向SCM发展;随着21世纪强调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物流理论进一步向MF方向发展,因此,全球的物流理论呈现出“PD—k塔isticrSCM——MF”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村史文学的发生历史可描述为:从80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80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90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村史叙事,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论经历了从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或者说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再到反语言论的流变过程。尤其是文化研究主导下的反本质主义,成为当代文论从“文学理论”到“理论”再到“后理论”的话语表征。可以说,以“审美”为中心的本质主义文论是基于对“从属论”和“工具论”的反驳而生成的,而“反本质主义”则生成于“文化研究”的话语语境。于是,当代文论的流变过程可具体化为革命话语(外部研究)→本质主义(审美、语言)→反本质主义(文化、媒介、意义)的流变过程。具有悖论性意味的是,当代学界诸多争议性的话题,如文学研究的空洞化、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以及用理论强制阐释文学等,使得文学研究领域有一种重新回归以“审美”为中心的“本质主义”研究的理论诉求。不仅如此,要研究当代文论的流变及未来发展的话语逻辑,进而搞清楚当代文论发展的来龙去脉与历史轨迹,就有必要回到曾经的“历史现场”——以“主体性”和“本体论”为中心的本质主义文论的本土旅行和话语建构过程之中,并将本质主义视为新时期文论研究的知识起点和参照系。这些都是研究当代“本质主义”文论的本土旅行和话语建构的触发点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14,(8):54-55
“对于核武器,人类经历了3个阶段。”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说。“从核武器研制并用于实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第一阶段,没有国际条约约束,有能力的国家竞相发展;从196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始有条约约束,限制发展核武器;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就是苏联的后期,开始裁减核武器。”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理论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中国的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历了起步、奠基和发展的过程,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尽管有各自不同的角度,但总体上反映了中国现代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论张抗抗作品主体意识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抗抗的文学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在这三个阶段,体现在作品中的主体意识也有所不同。本文按照三个阶段,结合该时期的作品,对主要文学形象进行详细解读,对张抗抗作品主体意识的流变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和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的变迁和整个经济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结合中国财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动,通过分析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变迁的历程,找出其变迁中存在的特点,并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法律体系系统性的标准,我国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存在效力等级不合理,事项内容缺失,法律规范不衔接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论文运用法的"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的理论,结合现实背景、立法宗旨和法律属性,提出完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要兼顾宏观和微观,要将制度的完善归于相应原则中。坚持宪法原则——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完善矿业权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原则——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维护生产安全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化行政是作为宏观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作为微观的文化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文化行政转型是指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行政转型的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行政转型的直接手段,而体制、机制创新是重建文化行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影响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宏观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是当代政治学领域中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前沿课题。影响和制约我国公民在社会转型中政治社会化的宏观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其中 ,政治因素是关键性的因素 ,经济因素则是基础性因素 ,而文化因素作为对我国公民的政治思想意识起直接作用的因素 ,对我国公民在社会转型中的政治社会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起到了综合性的作用。客观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宏观因素 ,是社会转型中完善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对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公共管理制度变迁的适切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变迁实即制度创新。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适用制度变迁理论在当前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促进公共管理绩效的提升。但在适用过程中,应注意“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的辩证关系,促进“效率行政”向“民主行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管理宏观上应以系统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管理构建理论框架,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现代行政事务日益增多,行政职权不断膨胀,公共行政和法治理念随之发生变迁,行政法需要不断更新。行政法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平等、合作的行政法人文精神正在形成;行政权的正当化理念变迁;行政法由单一的公法到公法私法化融合;行政组织法变迁、放松规制和重新规制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变迁是在不断创新、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发生演变的,而且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现代海南的社会人口、经济和政治三大方面,研究了海南社会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同时对海南社会变迁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历史上南方民族区域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并不仅仅是由于封建中央政权强化政治经济统治的需要,其中也包含着统治者对不同时期特定区域文化状况的深层理解,它是各个时期民族管理政策对南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一种因应和调适.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的范式转换与价值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威尔逊—韦伯范式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转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从而引发了重塑公共行政的运动。治理主义民主行政范式在吸收政治民主和社会自治思想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公共行政的基本框架,是对传统范式的改进和补充。在公共行政范式转换的过程中,隐含在公共行政传统范式中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相应的消解与嬗变,从善政逐渐转向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