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国华 《决策》2010,(7):92-92
张云泉同志有句名言:“做人要像人,做官莫像官”。领导干部首先是人,既然这样,哪能没有七情六欲,哪能没有人情?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讲什么样的人情,要怎么讲人情。  相似文献   

2.
《领导广角》2002,(8):24-26
在中国,人们不难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就是地方越穷的人越想做官,比如北方经济不如南方发达,北方人就比南方人喜欢做官;内地经济赶不上沿海,内地人则比沿海人喜欢做官;中国经济落后于美国,故中国人普遍比美国人喜欢做官。  相似文献   

3.
正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汉重孝廉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1926年《学界的三魂》)这将那些有官瘾的人刻画得淋漓尽致。汉朝的时候,还没有科举,普通人做官要靠"举孝廉",由地方长官举荐"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有人为了显孝,把自己的亲生幼儿活埋了,声称省下粮食来奉养老母;还有人父母都健  相似文献   

4.
第一种能力是前瞻力。对于领导者来说,就是要比别人看得清、看得远,就是要看透、看明白。这是领导者和普通人的区别。简单地说,前瞻力必须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就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趋势也好,危机也好,都要提前看到。但是,你要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出来,你看了讲不出来,那你就不能有组织地去实施。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宁静而致远。  相似文献   

5.
定律一:地方越穷人们越想做官倘若从现象观察,人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地方越穷,想做官的人越多。最近几年,国内不断有买官的事在媒体曝光,也有不少人被罢官判刑。你细心留意一下案发地点,会发现这类案件差不多都发生在贫穷省份,或是发达省份的贫穷地区。贫穷地区何以频频出现买官现象呢?经济学的解释是:一定局限条件下的经济人本性。经济学讲的经济人,有两层含义:一说人是理性的;二指人是自私的。既然人是自私的,必定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既然人是理性的,就一定会寻求在局限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办法。贫穷地区人们收入低,投资没本…  相似文献   

6.
鄙人此生为何当不了官?直到老来才从镜子里看清了脖子上那根犟筋,都怨自己生就了认死理的性儿。在官场,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怪现状:要想升官,须学会做“虫”,不讲人格,只讲“虫格”。做“虫”的成色不同,形成不同等级的做官坯子——  相似文献   

7.
宋庆森 《领导文萃》2011,(11):96-98
中举了,甚至参加殿试,点了翰林,通向官场的门敲开了,但是并非立马就授职入堂做官,"敲门砖"只是敲开了做官的第一道门,真正圆做官发财的梦还早着呢。从制度上来说,所有的文官都要由朝廷吏部铨选,并定期让士子"掣签"(即抽签以定做官的省份)而后分发。因此,凡是要做官的士子必须到京城投供报到。一般说来,凡是到地方上任的,都要按吏部规定的"班次"候选。  相似文献   

8.
詹华如 《领导广角》2000,(12):23-23
近读今年第10期《领导广角》“艾丰详解做人做事做官”一文,受益良多。特别是文章提出要把道德建设理论“扩展成为一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能用得上的道德规范”,颇有见地。  相似文献   

9.
一把手的威望从哪里来?有了权力就有了威望吗?不是。一把手的威望必须靠高尚的品德、聪明的才智、过硬的作风来树立。作为一名县委书记,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悟到:无德则与威无缘,无才则有威难养,无为则言威无益,无方则损威折望。一、讲政德树威,以人格魅力感召人政德是从政之要、为官之本,是一把手树立威信的基础与核心。要做官,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尽管能够形成领导者威信的因素很多,但从根本上讲,牢固的威信是由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铸成的。如果没有道德为基础,靠其他因素获得的威信是不可能保持长久的。一把手只有品德高尚,…  相似文献   

10.
官场不倒翁     
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做官是一门极其高深的艺术。这艺术看起来神秘,其实只隔一层纸。官场不倒的秘诀有二:一是不辨是非,良心丧尽;二是见风使舵,善投新主。官场不倒翁的人生哲学是:有奶便是娘,有枪便是草头王。这些人的人生目的就是做官,为做官而做官,除做官以外,别无  相似文献   

11.
王运宝 《决策》2009,(1):I0006-I0007
广德的加速发展,要讲一个字就是“人”;要讲两个字就是“干部”;讲三个字就是“一把手”;讲四个字就是“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2.
<正>青年干部在工作中要树立责任意识,尽快成为善学习、尚实干、敢担当的"顶梁柱"。一要善于学习,守持平心静气。青年干部要迅速成长,必须培养高度的学习自觉,就是要坚持做到白天"走干讲",真正"走入群众身入百姓、干事为民谋事利民、宣讲政策带动群众";晚上"读写想","读透而积累、写深而提升、想远而自省"。二要崇尚实干,敢于追求卓越。青年干部要淡化"官"念,强化责任意识,把做官当成做事,把行权当成履  相似文献   

13.
于建嵘  蔡霞  蔡永飞 《领导文萃》2009,(14):131-135
于建嵘(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事实上,“异地为官”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治理技术,至今仍然在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执政者在治理技术上的因循守旧。干部任期、交流、回避在我国古代吏制中早有规定,例如明、清时就规定,本省人不能在本省做官,到邻省做官也要距出生地有500里的距离。对官员的任期也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三人行     
有个汲黯,上辈世代做官,武帝即位时,他已是在皇帝身边供差遣的官,是崇尚黄、老而不喜儒的人。皇帝派他出差。他回来后报告:远处相攻是  相似文献   

15.
做人要讲人格, 当官要讲官德; 讲人格才让人佩服, 有官德才让人拥护; 讲人格就是得行得端、走得正; 有官德就是得有责任感. 能做到既讲人格又有官德,才能给自己的生活充填上实实在在的内容. 早年当过兵又带过知青的天津华津牧工商联合公司(以下简称华津公司)党委书记王子高,在他的当官经历中就真实地体味到了既讲人格又有官德的生活.只是他当的官大都不上"品",干的事儿可都是实实在在的.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入学习郑培民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胡锦涛指出,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学习郑培民——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17.
语丝语录     
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这就使我想起中国人发明的围棋,讲究既要谋势,又要做活,而做活需要“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当然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大家都想做官,都觉得做官其乐无穷。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人们却在纠结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去做官呢,还是去做隐士呢?这就是魏晋时期。山涛推荐嵇康做官,嵇康为啥不领情,反而与他绝交魏晋时期名士的隐逸生活是中国隐逸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有许多隐逸文化的新亮点和新特色,也是魏晋名士风流中的重要画廊之一。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各级领导干部在重大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领导干部讲政治首先要做到“三正”,即心正、言正和身正,如此才能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落实好“三讲”。一要“心正”,坚定政治方向。所谓“心正”就是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改革开放和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眼花缭乱的新世界,新的形势下向我们展示了新的天地。要快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前进的节拍就必须有一个坚定的政治方向。心不正则眼不亮、…  相似文献   

20.
段延林 《领导文萃》2014,(22):68-70
正×年×月×日,陈教授因公到某市出差,见到了多年的老同学唐经理,晚上唐经理为老同学接风洗尘,并邀请了李科长、曾主任、王秘书、张局长、李局长五人于晚上6:30在×市×酒店×包厢吃饭。品味这场官场饭局,不难看出官员的到场顺序反映出官员权力的大小;称呼后面玩的是面子游戏;酒是官场饭局的精华所在;吃腻了山珍海味反而觉得土豆好吃则是对官员的一种绝妙讽刺。到场顺序:权力大小的反映官员迟到:看似无意实则是摆官谱。官员迟到,司空见惯、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