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隐性德育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促使学生无形中学会做人、做事,还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从中职隐性德育的内涵及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中职隐性德育的实现途径,即人格感召、行为暗示、情感沟通与环境熏陶。  相似文献   

2.
做人堂堂正正地做人,是一切道德之首,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品格作风的重要内容。要当官先要学会做人,因为做人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当官是一时一地的事情。要做一个正直、清白的人,必须公道正派,老老实实做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靠品德立足。要从点点滴滴培养自己人生的价值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时时处处心地纯正,光明磊落,做到在金钱、物质面前不为所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权位、名利、美色面前,见权不争,见利不要,见色不迷,保持堂堂正正做人的纯洁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忍得住清苦,耐得住寂莫,顶得住歪理…  相似文献   

3.
“官者,民之公仆也”。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即是老百姓口中俗称的“官”。如何做一个新时期为群众所称道、所拥戴、所企盼的官,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能把做官与做人、做事、做学问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做官先做人、做官先干事、做官先为学。“做官先做人”。所谓做人,就是做一  相似文献   

4.
一 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中有一项任务,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大学生要成才,首先要成人,做人是对学生成才第一位的、基本的要求,做人与求知、成才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呼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能消极的  相似文献   

5.
汪峰 《人才开发》2007,(6):44-46
道德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积淀在人们心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处世的底线。它为人们所推崇,并靠人们的自觉遵守而维系,不具有强制性。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模式,继而产生相应的影响力。一般说来,符合大众、  相似文献   

6.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郑培民为官的座右铭,也是郑培民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从他所做的每一件具体动人的事迹中可以体会到其中闪烁的精神彩虹,感悟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和生命的意义,而其中,我们学习郑培民精神,最主要的应该是怎么“做”。 第一个“做”——做人。“做官先做人”,不是怎样“做官”,而是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做人”决定着“做什么样的官,怎样做官”,进而决定着“伪谁做事,怎样做事”。做人是基础,是基石,是根本。在一个人的生命旅程中,做官多是一时一地,而做人则是一生一世。诚然,会做人不一定会做官,但是,不会做人即使“会”做官,也肯定不会做人民满意的好官。郑培民同志以自己“做”的行动证明了,他不仅是一个正  相似文献   

7.
才智心:◎教育家陶行之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如果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管 理是美国人整理出来的,美国曾经是“管理”的最大输出国。然而,日本人在管理上却很成功,为什么 ?因为日本人除了管理科学以外,还十分重视经营理念。   1.中国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效率。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就是管理。   只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团和气,是和稀泥,管理上等于零。   相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   因此,要先会做人,自然会做事,这就是管理。   管理哲学,就是反省自己的管理经验。   2.全世界对器物的看…  相似文献   

9.
10多年前,我偶读这样一首小诗:“为官不能袖清风,不如归去做田翁;为人折腰打哈哈,堪称猪猡与哈巴;为文不得见真淳,何必欺世又盗名。”这首小诗,虽没有气势如虹、气宇轩昂的豪放,也没有那婉约如小桥流水般的含蓄与舒缓,字里行间甚至有点泥土气息,但读来琅琅上口,字字真实,句句见淳,越品越有味道,让人刻骨铭心。为此,不管我家搬到哪儿,这首诗都随我到哪儿。我之所以喜欢这首小诗,把它珍藏,是因它揭示了做人、做事、做文、做官的真谛与准则。  相似文献   

10.
何谓人才,仁者见仁;如何成才,智者见智。本文想通过详细探讨与人才紧密相关的人的外表、人们对人才的甄别、人才的标准以及成才后的回报等,启发我们的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与树立精英意识,力争成为真正的人才,实现自我发展的突破,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方敏 《人才开发》2006,(6):24-25
一、诚信的含义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诚,即诚实无欺;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自古便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诚信已不单单停留在对做人准则的要求上,更是人们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加强诚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国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3.
第一,要学会做人。这是一切事业成功最基本的条件。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有事业心的人、勤奋的人、诚实的人。人都做不好,事业就不可能成功;做人不成功,人家就对你不尊敬、不信任。要做一个社会的人,要把周围的人关心好,包括客户、消费者、同事、竞争对手、同行,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处理好。学会做人,人家才愿意跟你相处,与你合作。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雅戈尔在未来的发展中,就是要培养一批人,培养方方面面的接班人,每个部门都要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董弋芬 《人才开发》2005,(7):12-13,36
所谓道德缺失,是指由于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以致缺少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进行道德评价,使实际道德状态出现混乱和无所适从。高校学生道德缺失问题同样存在。对于类似问题的研究, 人们习惯于用定性的“思辨”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说服力或流于说教。运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社会问题是当今的一种学术潮流。这种分析方法之所以形成“潮流”,自然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传统的“思辨”方法得出的结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数学模型。将这类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得到的措施建议往往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从事医科教育的教师在传统道德观念与科学发生撞车时,一定要以科学为准绳,以不误人子弟为己任。明晰道德与非道德的界线,当好经师与人师;使学生既学医又做人。还学生一方净土,秉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培养出一大批心灵纯洁、医术高超的优秀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6.
“江湖感”似乎与现在时兴的.“领导力”比较接近。有“江湖感”的CEO能从专才蜕变成通才,从做事转移到做人,从自己干变成别人干,甚至从聪明转为糊涂。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入学习《弟子规》,使我们明白“首孝悌,次谨信”,百事“孝”为先,“孝”是一切教育的根本。要做到知行合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相似文献   

18.
一般看来,道德社会化可以理解为道德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过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则是大学生在与社会的道德互动中,通过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成为社会合格公民的过程。特定社会总是希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道德目标的一代公民。因此,道德社会化问题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浪潮下,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的择业素质如何,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自由度和取得职业岗位的层次,大学生身为知识分子的先锋队,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在学校期间不断提高自身的择业素质,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真正的德育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梁启超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能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他人思想言行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