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无论是在曹氏家族中,还是在建安文学中,曹植的文学成就都是最高的。谢灵运尝云“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自然是极言曹植才高的说法。历来对曹植的“才”评价很高确实是事实。为他做传的陈寿在“评曰”中说:“陈思王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但紧接着又说“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这是认为曹植识见不高,眼光不远,不能克己忍让,以致使他和曹丕之间产生仇隙,并因此造成他一生的悲剧。郭沫若同志对曹植也有同样的责备,在《论曹植》中有“说到子建的受猜忌,固然是毫无疑问的事,但他委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2012,(16):32-33
曹植,字子建,史称陈思王,192年约10月15日生,安徽亳州人,历任正地市级的平原侯、临茁侯,副省部级的中郎将,少将军衔的征虏将军,副国家级的陈王。曹植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才高八斗”的成语由此而来。曹植的代表作品有《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等。  相似文献   

3.
曹操现存作品一百六十多篇。其中散文一百四十余篇,占的比重相当大。这些散文虽然绝大多数是令、表、书、谱一类应用文字,似乎算不上“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的所谓“以能文为本”之作,故而昭明太子的《文选》收入曹丕、曹植文多篇,对曹操的文则奔而未录。然而,我们如果稍微认真地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曹操的散文并不同于一般的诏浩教令、表奏书檄之类的应用文。这些散文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曹操一生军国事业中的思想言论,是研究他的思想和当时历史的重要材料,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价值,而且在表现上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中国的逻辑思想是从墨翟开始。他把墨子的“三表”作为三种论证方法。他说第一表“本之者”,是寻求立论的根据,跟演绎法相当。第二表“原之者”,是从人们的意见中导出刑政法律,有归纳法的萌芽。第三表“用之者”,是用理论在实际上的效果来判明理论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洛神赋》主旨新议周澍田丁毅关于曹植《洛神赋》的主旨,历来有“感甄”、“寄心君王”两种说法的争议。最近通读赵幼文先生的《曹植集校注》,发现一些诗赋与《洛神赋》有关,且诗人在青年时期经过了一次爱情悲剧,《洛神赋》乃若干年后痛苦爱情的浪漫主义再现,洛神是...  相似文献   

6.
谈曹植的思想变迁崔积宝考察曹植的思想,特别是他年轻时的思想,可以看出他受所读书籍的影响是很大的。然而他在某一时期的思想定势,以及后来的动摇、变迁,又主要是由他所处的环境,他的人生遭际决定的。曹植做为曹操的公子,他的地位自然使他年少时就有条件看到他想看...  相似文献   

7.
《东西南北》2011,(22):10-13
日前,一网友因为在微博上“鉴表”,收集官员的公开照片,为他们戴的手表作品牌、价钱等方面的鉴定,一时在网上名声大噪。网友们都挺他,说他是福尔摩斯和《皇帝的新装》小男孩的混合体。不过一些官员却对他恨之入骨.一些官员朋友也纷纷来电:“你千万别写我。”  相似文献   

8.
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毛泽东同志在建国之初讲话文稿中经常出现的特色字眼,也是毛泽东的一个重要的“立国”思想。 初得天下,何以治天下?中国历史上贤明的开国者都曾用心探讨过这一问题。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告谓侍臣:“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他的“草创难守成亦难”之见解,去奢省费、澄清吏治之举措,不仅直接造成了唐初的“盛治”,也给后世以鉴镜。  相似文献   

9.
当艾青唱着“归来的歌”,以其沉稳、睿智、精深的风格走上他久别的诗坛之后,评论界几乎出现了“艾青热”,艾青研究工作展开了新局面。在研究者群中,骆寒超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当他在《文艺论丛》、《钟山》、《东方》、《浙江学刊》等刊物上发表那些单篇论文时,人们便感到他的评论不随风就俗,从立意到分析方法都在力图追求一种新的角度,新的诗评风格。而他的专著《艾青论》(浙江人民出  相似文献   

10.
欧洲杯其实不是豪门的盛宴.而是球迷的盛宴,“罗马王子”托蒂因为一口“口水”湮没于天下人的“口水汪洋”,“天下第一大帅哥”贝克汉姆只是罚失了两个点球.就立即陷人四面楚歌,“英超射手王“亨利也为他的低迷给世人留下了“名不副实”的口实…金戈铁马,鼓角争鸣,到处都是刀光创影,腥风血雨.在这场战争中,豪门委实乐不起来.在盛宴上大快朵颐的,只有那些如醉如痴的各国球迷们。  相似文献   

11.
李鲁歌 《学术交流》2001,(2):119-123
曹雪芹最早的祖先是轩辕黄帝,曹芸、曹彬、曹玮、曹孝庆、曹善翁、曹子义、曹端广、曹俊都是曹雪芹的祖先;曹端广应是曹俊之父,他于明永乐二年从江西南昌武阳北上至丰润(今属河北),住了三年左右,然后入辽,"著籍襄平",后又南下七十里定居于辽阳,在此生下曹俊;后来曹俊及其后代曹智、曹锡远、曹振彦、曹玺等多人"世居沈阳".说曹雪芹的祖籍是灵寿、武阳、丰润、襄平、辽阳、沈阳,都不算错.  相似文献   

12.
潘殊闲 《阅江学刊》2014,(4):105-111
元代陈草庵的散曲透露出浓浓的叹世伤感情怀,其中有他的社会梦想,更有他人生苦旅中的颖悟。他劝谕世人要退守雌让、淡泊功名、安分随缘、与人方便,也告诫世人及时行乐。这些劝谕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作者浮世中矛盾心态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3.
木斋  尚雪红 《求是学刊》2012,39(3):104-109
陆机应是南人中写作新兴五言诗的第一人,其五言诗风格和成就,是陆机入洛学习和仿效曹魏文化的结果;陆机代表作《赴洛道中作》,应是陆机多次赴洛中的晚年之作;陆机对曹植代表的建安诗风的模拟仿作,正是陆机对曹魏文化学习和模拟的结果,其中对十九首的拟作,也应该是陆机在北方生活了相当长时间之后的作品,而非陆机赴洛之前所作.  相似文献   

14.
"义"是李贽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梳理李贽书信、史传、笔记、杂著中对"义"的阐述可发现:李贽"义"观念的根本属性是"义固生于心",基本要求是"真"与"自然",是人本心的"有激而为".因此李贽《忠义水浒传序》中的"忠义"需从"心"上解,"忠义"与"侠义"作为李贽"义"观念的具体表现被赋予新的内涵.李贽"义"的观念是特殊的政治环境与学术背景的产物,融通了儒墨两家的思想并有所新变.  相似文献   

15.
钱志熙 《求是学刊》2007,34(4):102-108
郝经以理学著名,对其文学成就与文学史地位历来较少注意。文章以郝氏文论为主并联系其各体文学方面的创作实践,探索其文学创作的渊源及其艺术上所达到的成就,指出郝经以金代中期以来形成的"国朝文派"为其文学基础,并上溯到以北宋中期文学为下限的整个古代文学传统,对宣和以下的宋代文学则有所贬抑,隐含有以金元文学为正统的文学史观。郝经同时继承宋金时代理学与文学两方面的传统,重视诗赋文章的艺术表现,注重才情,表现出气格与法度并重的创作倾向。其古文继承唐宋古文家的思想与艺术传统,古体诗与辞赋则追仿汉魏六朝的风格。郝经作为一个处于复杂交错的政治、族群及文化背景中的文学家,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田恩铭 《唐都学刊》2007,23(5):7-10
"龙虎榜"事件之前的陆贽经历了一个由得宠到失宠的过程,事件之后又经历了一个由得宠到失宠的过程。陆贽以其文才被擢用,因精于吏治而得宠,而他的失宠则缘于他的儒者精神。唐德宗与陆贽在经历了丧乱之后,都发生了心态上的变化。由翰林学士到当朝宰相,政治身份的变化使得君臣关系也发生了质的改变,"龙虎榜"事件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柯贵文 《学术交流》2004,(4):152-156
称曹禺为青春型作家,是因为代表其创作最主要成就的四大名剧都完成于30岁以前,因而都带有鲜明的青春期特征:青春期的激情形成其创作的情感动力机制,青春期对人生与社会的探索形成其剧作的基本冲突。它们寄寓着作家对社会人生理解的同时也构成一部作家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随着青春期的结束、社会化的完成,作家的创作也走向了衰退。  相似文献   

18.
胡建次 《唐都学刊》2004,20(6):9-13
北宋诗坛对唐诗模本的选择与改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步骤中:第一,白体、晚唐体、西昆体对唐诗传统选择接受;第二,在"诗文复古"运动中,唐诗范式逐渐转换;第三,伴随杜甫"诗圣"观念的变化,杜诗作为经典范式得以确立并开始被片面张扬。上述这几个步骤与方面,最终促成了宋诗的成型。  相似文献   

19.
李静 《求是学刊》2005,32(3):106-108
张孝祥是南宋前期的重要词作家,其词的创作因其生活经历的不同,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临安五年的为官生活是张孝祥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里,风流倜傥的张孝祥与“三五少年”诗酒唱酬,刻红剪翠,写下了不少词作。这些作品同其前期交游生活密不可分,也深受词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是词人整体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我们全面认识张孝祥词的创作特征的必要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20.
张连举 《唐都学刊》2001,17(4):31-32
“飘逸”是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但人们常常由此以为李白的生活个性同样“飘逸”。究其实,从李白的个人经历及其诗歌创作中不难看出,李白一生更多的是壮志无从施展、理想无法实现的幽愤,甚至有时还免不了媚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